李永峰
【摘要】新課標對培養(yǎng)學生的作文能力有明確要求,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由于詞匯量匱乏,生活經驗不足,要準確表達、敘述存在一定的困難,故很多小學生不喜歡作文、懼怕作文。文章主要立足于實踐教學經驗,提出幾點提高學生作文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能力;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從某種程度上講,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可以通過其寫作綜合體現(xiàn)出來,可以想見,不喜歡寫作的學生很難對閱讀感興趣,相應的,其語文理解能力、表達能力及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等也會有所欠缺,因此語文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的提升學生的作文能力,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
一、樹立亦課文、亦作文的觀點
語文并非語法+文字的簡稱,其包括了閱讀理解、口語演練、寫作運用及綜合語文能力等各個維度,相應的,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教學也并非只要講清楚文章的段落大意、主要內容及中心思想即可,老師還要樹立“亦課文、亦作文”的觀點,因為入選小學教材的課文原本就有寫作樣本的作用,老師不僅要向學生講清楚其基本內容,還要有意識的注重課文的寫作技巧,不僅吃透教材課文,還要重視文章方法的引導、應用,開拓學生思路,使其了解到課文與作文的內在聯(lián)系及相互作用等。
二、在寫作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學會寫作
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寫作是屬于文字創(chuàng)作,因此與生活密切相關。小學生寫作時有無從下筆之感,一是其閱讀量不足、詞匯量小,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其生活經驗不夠豐富,不了解如何通過寫作表達自己的生活感受。因此老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感悟生活,使其掌握觀察生活、認知事物的方法,不斷豐富其生活體驗,從生活中找到作文思維的起點,真正做到在寫作中融入生活,在生活中學會寫作。比如在學習《滴水穿石的啟示》一文中,老師可先讓學生細細品味滴水穿石的故事內涵,再讓其從生活中尋找類似于滴水穿石的事物,可以引導學生采訪身邊的人,讓其講述自身如何通過不懈的努力達成某項目標的事跡,比如運動員通過堅持不斷的訓練勇奪金牌,使其現(xiàn)身說法讓學生真正感受到滴水穿石的力量;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利用網(wǎng)絡、圖書館等渠道查找與“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成語或典故,比如“鐵杵磨成針”的故事,與滴水穿石的內涵相近,再比如“愚公移山”的故事、“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等等,加深學生的印象。
三、積累作文素材,注重課外練筆
要想寫好文章,就必須立足于好的素材,學生要通過日常生活積累更多的素材,寫作中選擇最有價值的、最恰當?shù)?,才能使自己的作文“言之有物”。新課程改革提倡“創(chuàng)新”,題材新穎的文章總會給人“耳目一新”之感,老師要引導學生掌握收集素材的方法。比如閱讀,學生閱讀大量的文章、書籍,不僅可以豐富其詞匯量,還可以收集更多的寫作素材,從閱讀材料中受到各種啟發(fā)。比如詩歌可以使人巧意,為作文營造一個深遠的意境;數(shù)學則會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倫理知識則使學生更加了解社會道德標準等。學生見多識廣,寫作時自然可以更加輕松,各種詞匯運用恰到好處,文章的質量也會提高。老師還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多的語文課外活動,比如各種演講、朗讀會、閱讀角等,使學生在課外活動中提高自身的作文能力。當然,各種寫作素材合理、恰當?shù)慕M合在一起可以成為一篇文章,但這種文章僅僅是“粗坯”,需要經過作者合理的想象、加工,才能成為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因此要提高學生的作文能力就必須勤練筆,熟悉各種詞語、語法的應用方法。老師可以鼓勵學生記課外日記、周記等,讀書時可以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段落、詞語等,并嘗試記錄下自己的讀書心得。課外練筆要注意形式多樣、靈活自由,以保持學生的寫作興趣為前提。
四、自改作文,加強交流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批改是一項重要工作,科學、有效的作文批改不僅可以指出學生作文中的不足,還可以指出其優(yōu)點,鼓勵學生更進一步。而老師將作文批改變成學生“自改作文”,學生由“學生”變?yōu)椤袄蠋煛保粌H可以激發(fā)其批改的興趣,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作文水平。針對小學生的自改作文要充分尊重小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老師需要給予其適當?shù)囊龑?,比如提供批改作文基本綱要,將自己批改好的文章給學生進行參考;針對具體內容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修改指導,比如重點修改語言、排比句、擬人句等,通過細節(jié)指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此外,還可以讓學生互相批改,在互相批改作文的過程中互相欣賞彼此的作品,分析同學的遣詞造句、寫作角度、文章結構等,與自己的作文進行比較,分析對方的優(yōu)點與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議等。
宏觀上講,文章是記錄人們生活世界發(fā)展的重要載體,是人們感悟生活、熱愛生活、表達情緒、抒發(fā)情感的渠道,更是一種文化積累;微觀上講,對于小學生而言,其作文水平的高低對其語文水平及語言表達能力會產生直接影響,尤其是強調素質教育的今天,學生的作文能力更是其綜合素質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老師要基于“亦課文、亦作文”的觀點,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積累更多寫作素材,通過自改作文、互相交流不斷提升自己的作文能力。
(編輯: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