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春雄
幾個月燒掉C端一年的錢,B端電商你能燒得起?
文/劉春雄
都說互聯(lián)網(wǎng)是去中心化的,其實互聯(lián)網(wǎng)能夠造就更大的中心。平臺是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趨勢,就是中心化的結果。燒錢要么能夠燒出黏性,讓客戶回頭,或讓客戶產(chǎn)生依賴。
在C端電商,包括C端邏輯的O2O,這個邏輯和做法基本是成立的。
但是,在B端電商的推廣中,很多人不自覺地移植了C端的燒錢邏輯。很快就發(fā)現(xiàn),不僅燒的邏輯是錯的,而且B端沒人能夠燒得起。
在B端電商中,現(xiàn)在的支付還是以現(xiàn)金為主。為什么會這樣?
因為B端的交易量太大,是批發(fā),交易頻率和交易量都大,按照C端的支付方式,費率太高,支付不起。這就是B端與C端的重大差別。
燒錢同樣如此。
B端的交易頻率和交易量,決定了B端要是燒錢,必須有比C端體量更大的錢可燒。不要說現(xiàn)在風投比較謹慎,即使像前幾年O2O風行的年月,那點錢拿到B端電商,很快就燒完了。
原因很簡單,B端是批發(fā),C端是零售,不是一個數(shù)量級的燒錢水平。我知道幾個燒過錢的B端,基本上幾個月就把C端一年的錢燒完了。
其實,B端和C端相比,B端對政策更敏感。
一是只要有人燒錢,立即見效。所以,有的B端初期GMV特別大,因為只要有人燒錢,就有人敢囤貨,這與過去廠家做促銷相似,一次促銷完成幾個月的銷量不是沒有可能;
二是只要有更優(yōu)惠的政策,B端客戶很快會“見異思遷”,也就是說沒有黏性?,F(xiàn)在已經(jīng)有些燒慣錢的B端平臺,燒錢就有流量,不燒錢就沒流量。就像以前講的“促銷依賴癥”一樣,形成了“燒錢依賴癥”。
我在提出B端“四不”的概念后,有讀者解讀得很到位?!安粺X”不等于不花錢,“不補貼”不等于沒政策,“不亂價”不行于不變價,“不打劫”不等于不活躍。
我前不久有個說法:過去不信馬云,現(xiàn)在堅信馬云,這其實都是病。
應用到B端領域,過去不信C端邏輯,現(xiàn)在B端上也用C端邏輯。過去燒錢有人質(zhì)疑,現(xiàn)在不燒錢也有人質(zhì)疑。這也是病。
有一個做B端的朋友,找到一個過去投O2O的風投,說他的B端不燒錢,別人壓根不信:哪有不燒錢的電商?
不燒錢還要把B端做成,技術含量就在其中。不是有句老話:凡是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B端電商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