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云,郭燕,宋丹華,張倩,王萬霞,劉春芳
?
個性化護理模式在乳腺腫瘤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高學云,郭燕,宋丹華,張倩,王萬霞,劉春芳
目的:探討個性化護理模式在乳腺腫瘤術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乳腺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40例。2組患者均進行手術治療,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模式,通過回訪,并對2組患者術后護理效果及滿意度進行統(tǒng)計。結果:觀察組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且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乳腺癌腫瘤術后的護理過程中,個性化護理模式能明顯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乳腺腫瘤; 個性化護理模式; 術后護理
乳腺腫瘤是女性婦科疾病中常見的一種,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乳腺腫瘤的發(fā)病率也逐年上升且日趨年輕化,引起廣大女性的廣泛關注。該病早期癥狀不很明顯,多以腫塊為診斷依據(jù),后期若檢驗結果為惡性,則需根治,這時患者會出現(xiàn)焦慮、暴躁、恐懼的現(xiàn)象,對患者的心理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為保證患者治療順利,醫(yī)護人員還應進行適當護理[1-3]。個性化護理在臨床上屬于一種優(yōu)質(zhì)護理方式,其更多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改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為探討個性化護理對患者術后的應用效果,我們對收治的40例乳腺腫瘤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模式,效果滿意,現(xiàn)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腫瘤患者作為觀察對象,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為40例。所有患者均為女性且經(jīng)診斷后均判定為乳腺腫瘤。觀察組40例,已婚28例,未婚12例,年齡23~58歲,平均年齡(32.56±4.58)歲。其中多發(fā)性腫瘤19例,單發(fā)性腫瘤21例,腫瘤直徑0.52~3.18 cm,平均直徑(1.35±0.24)cm。病程3~7個月,平均病程(3.28±0.98)個月。對照組40例,已婚25例,未婚15例,年齡22~55歲,平均年齡(31.55±4.55)歲。其中多發(fā)性腫瘤18例,單發(fā)性腫瘤22例,腫瘤直徑0.51~3.21 cm,平均直徑(1.32±0.26)cm。病程3~8個月,平均病程(3.35±1.01)個月。所有觀察對象均征得患者及家屬的同意,并簽署協(xié)議。2組患者年齡、婚姻狀況、病情以及腫瘤大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護理模式干預,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對患者傷口進行護理,多為患者宣傳乳腺癌疾病的相關知識。觀察組在治療組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模式,主要措施如下:首先要對患者的心理健康進行測試,根據(jù)測試評分將患者分為以下幾種:焦躁型、依賴型、悲觀型、恐慌型,根據(jù)不同的類型采取不用的個性化護理。(1)焦躁型:觀察患者的情緒,給患者講解手術治療乳腺腫瘤的重要性,并將手術過程簡單告知患者,并強調(diào)在手術中如出現(xiàn)不適癥狀,要及時告知陪同護士,以便采取相應的措施[4-6]。(2)依賴型:患者在生病時都會對親人產(chǎn)生依賴感,變得沒有主見,意志也很薄弱,在沒有親人照料時患者就會感到孤獨,這時醫(yī)護人員要給予患者更多的關心和愛護,多用鼓勵的話語激勵患者,樹立起患者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醫(yī)生的治療[7]。(3)恐懼型:患者在不清楚自己的病情時往往會出現(xiàn)恐懼的心理,主要表現(xiàn)為精神高度緊張、失眠等,醫(yī)護人員應適時跟患者進行交流,了解患者出現(xiàn)恐慌的原因,幫助患者緩解情緒,教會患者積極對待疾病,客服恐懼心理。(4)悲觀型:患者在還沒出審核結果之前就比較緊張,懷疑自己是惡性腫瘤,又考慮到手術使得自己的體型有缺陷,對生活失去信心,對后期的治療抱有消極態(tài)度,有嚴重的患者甚至不愿意手術[8]。因此在手術之前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幫助患者樹立起信心。
2.12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法滿意度比較2組患者進行護理干預后,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82.5%,觀察組總滿意度為97.5%。觀察組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不同護理方法總滿意度比較 (n,%)
2.22組患者術后感染率比較對照組術后感染的患者有7例,術后感染率為17.5%;觀察組術后感染的患者有1例,術后感染率為2.5%,觀察組的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乳腺腫瘤是婦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多為良性,主要與患者自身內(nèi)分泌失調(diào)、遺傳、飲食和精神狀態(tài)有關,據(jù)研究數(shù)據(jù)表明,其發(fā)病率在我國女性癌癥中最高,并且還處于上升階段,嚴重威脅著女性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該病臨床癥狀多種多樣,主要為:乳腺腫塊,乳腺疼痛,乳頭溢液、糜爛或皮膚凹陷,腋窩淋巴結腫大等。如女性出現(xiàn)上述癥狀時須及時治療。目前臨床上治療該病的方法主要為手術治療,輕度患者一般在手術后會在乳房的表面留下傷疤,重度患者要切掉整個乳房,這樣患者勢必會給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9]。大多數(shù)患者之前對該病沒有確切認識,往往會出現(xiàn)悲傷、失望的情緒,對患者及其家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影響,也會阻礙患者術后恢復。因此,對患者進行全面護理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我國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護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個性化護理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10]。本資料中,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模式,結果顯示,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82.5%,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為97.5%,觀察組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術后感染為17.5%,觀察組的術后感染率為2.5%,觀察組的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乳腺腫瘤患者采用個性化護理模式干預可有效緩解患者的焦躁情緒,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幫助患者樹立起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患者的滿意度也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李文秀.疼痛護理干預在乳腺腫瘤術后的應用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15):230.
[2]盧萍.個性化護理模式在乳腺腫瘤術后護理中的應用[J].吉林醫(yī)學,2013,34(32):6869-6870.
[3]趙芳.個性化護理模式應用于乳腺腫瘤術后護理中的效果分析[J].現(xiàn)代養(yǎng)生,2015(5):198.
[4]劉玲,魏興華,胡海燕,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膀胱腫瘤患者術后化療依從性的影響研究[J].當代護士(??瓢?,2013(1):91-93.
[5]黃輝英,曾彩華,黃新銀.個體化護理干預模式對婦科腫瘤患者術后的影響[J].中外醫(yī)療,2013,32(6):156-158.
[6]付麗群.個性化護理對婦科惡性腫瘤患者術后生活質(zhì)量的干預作用[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5(16):86-87.
[7]馮春玲.乳腺腫瘤患者71例術后的心理護理分析[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5(21):4450-4451.
[8]柏興華,臧爽,蘇蘭若.個性化護理模式在老年腫瘤患者放射治療護理中應用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27):141-143.
[9]丁羽芳.試論個性化護理在乳腺癌患者放化療期的護理干預效果[J].人人健康,2015(21):93.
[10]趙曌,閆城.個性化護理模式下老年腫瘤患者放療的效果觀察[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5(10):1473-1475.
單位] 蚌埠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 腫瘤外科一病區(qū),安徽 蚌埠 233000
[作者簡介] 高學云(1987-),女,護師,大學。
10.14126/j.cnki.1008-7044.2016.05.053
R 737.9;R 473.6
A
1008-7044(2016)05-0615-03
2016-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