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ly
有沒有一種不打針,不吃藥,還能為小寶寶治病的方法?當然有!捏積療法就可以做到。
捏積療法
捏積療法是通過捏拿小兒脊背,對小兒脊柱正中線的督脈和督脈兩旁的膀胱經進行良性刺激的一種治療方法。
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脊柱正中有一條重要的督脈,主統(tǒng)一身之陽氣;督脈兩旁的膀胱經上又分布著各個臟腑的俞穴,因此,這種療法具有調陰陽、理氣血、和臟腑、通經絡的作用。因而可以達到無病健體,有病治病的目的。
捏積助消化安睡眠
捏積治療療效最好的是消化系統(tǒng),例如小兒厭食、便秘、腹痛、嘔吐等。另外就是神經系統(tǒng),比如寶寶的睡眠障礙、脾氣急躁、夜驚不安等。上述情況西醫(yī)診斷起來可以很明確,但是臨床沒有什么有效的治療手段,有些癥狀甚至視為無??;但是從中醫(yī)來講,還是一種病態(tài)。還有像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導致的多汗,捏積療法可以有明顯的治療作用。對體弱多病的寶寶可起到提高免疫力的效果。
捏積進行時
捏積前,關好門窗,讓房間保持溫暖,脫去寶寶的上衣,褲子褪到屁股下。
讓寶寶俯臥在床上,父母站或跪靠在孩子腿部的邊側,全身放松,活動一下手指,用溫暖的手輕輕撫摸幾下小兒的背部,使肌肉放松,然后進行捏積。
捏積6種手法穿插并用
1推法 操作方法是術者用雙手食指第二、三節(jié)的背側緊貼著寶寶施術部位的皮膚自下而上均勻而快速地向前一推。這個手法在運用時應注意的是,術者雙側食指在向前推動的瞬間,力量不可過猛,如果力量過猛,容易出現(xiàn)滑脫,或劃傷寶寶的皮膚。
2捏法 操作方法是術者在上述推法的基礎上,雙側拇指與食指合作,將寶寶施術部位的皮膚捏拿起來。這個手法在運用時應該注意的是術者捏拿皮膚的面積及力量都要適中,捏拿面積過大,力量過重,影響施術的速度,寶寶也會感到過度的疼痛;捏拿面積過小,力量過輕,寶寶的皮膚容易松脫,而且刺激性小,影響療效。
3捻法 操作方法是術者在捏拿著寶寶施術部位皮膚的基礎上,拇指與食指合作,向前捻動寶寶的皮膚,移動施術的部位,左右兩手交替進行,如果手法嫻熟,看上去就像海邊的波濤向前滾動。這個手法在運用時應該注意的是左右兩手配合要協(xié)調,向前捻動時不要偏離督脈,捻動的力量要始終均勻適中,中途不能停頓,也不要松脫,一鼓作氣,從督脈的長強穴一直操作到大椎穴(或風府穴)。
4放法 放法也就是上述推、捏、捻三個手法綜合動作后,隨著捏拿部位的向前推進,皮膚自然回復到原狀的一種必然結果。這個動作的瞬間掌握得當,就可以使整個捏拿過程出現(xiàn)明顯的節(jié)奏感。
5提法 操作方法是術者從捏拿寶寶脊背第二遍開始的任何一遍中,在寶寶督脈兩旁的臟腑俞穴處,用雙手的拇指與食指合作,分別將臟腑俞穴的皮膚用較重的力量在捏拿的基礎上向后上方用力牽拉一下。目的是通過這個手法,加強某些背部臟腑俞穴的刺激,用以調整小兒臟腑的功能。這個手法如果運用得當,在重提的過程中可發(fā)出清脆的聲響。
6揉法和按法 操作方法是術者在捏拿小兒脊背結束后,用雙手拇指指腹在寶寶腰部的腎俞穴處,揉中有按,按中有揉。這兩個手法在運用時應該注意的是拇指向下按壓的力量不可過強,否則因施術面積僅有拇指指腹大小,寶寶會感到異常疼痛。
不可捏積的情況
寶寶的后背有癤腫、外傷或患有某些嚴重的皮膚病而出現(xiàn)背部皮膚破損的情況,應暫緩捏積,等好轉后再進行。
寶寶患有嚴重的心臟病,施術時若寶寶哭鬧,可能加重病情甚或可能出現(xiàn)意外的險情。
寶寶患有某些先天性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不全的疾患,或后天中樞神經系統(tǒng)因感染、外傷而出現(xiàn)明顯的損傷,表現(xiàn)為智力明顯低下的疾患,按照中醫(yī)的理論,這類疾患因先天經絡發(fā)育不健全,或因后天經絡嚴重受到損傷,運用此療法治療效果不佳。
寶寶患有某些出血性疾病,由于捏拿脊背或哭鬧,可能會加重局部或全身的出血傾向。
寶寶正患有某些急性熱性病,如感冒、發(fā)燒等。
捏積期間有些食物不能吃
中醫(yī)講究飲食調理,為了達到良好的施術效果,一些影響或削弱捏積療效的飲食或調料應在施術中和施術后禁食。
1蕓豆 蕓豆是一種扁豆成熟后的種子,從現(xiàn)代科學來講,其中含有較高的植物蛋白及鈣、磷、鐵等多種對人體有用的營養(yǎng)素;但是這種食品煮熟后,質地黏膩,不易消化吸收,因此把它列為積疳病兒的禁忌食品。特別是在捏積期間是不能食用的。
2醋 醋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味品,同時中醫(yī)也把它列入藥物之中,按照中藥氣味的歸屬,醋具有酸、苦、溫等性能。醋食入過量,對人體會產生一些不利的影響。明朝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中就有記載,如“多食損筋骨,亦損胃”,“多食損人肌臟”,以及“脾病毋多食酸,酸傷脾”等。
3螃蟹 螃蟹是我們經常食用一種美味佳肴,營養(yǎng)價值也比較高。按照中醫(yī)里的歸屬,本品具有咸、寒的性能,因此,日常食用時,常與具有辛溫性能的姜汁同食,這不僅是為了調味,同時也是為了抵御本品的寒性作用。患有疳積的病兒,脾胃虛弱,最怕寒涼之物繼續(xù)傷及脾胃,因此馮氏醫(yī)家認為疳積病兒在脾胃功能尚未恢復之前,應禁食螃蟹。從現(xiàn)代醫(yī)學來講,螃蟹作為一種異性動物蛋白,容易使部分寶寶發(fā)生過敏反應,加重疳積寶寶的病情。
媽咪分享
丁咚媽
出生后就捏
我家寶寶從出生起,月嫂就開始給他捏積了,一直到現(xiàn)在,每天晚上睡覺前我都會給他捏積,然后搓后背。捏的時候,寶寶很乖,很舒服的樣子。
捏積讓寶貝愛上了吃飯
3歲多的女兒由于嚴重挑食,變得像豆芽菜,弱不禁風的,容易得感冒、肺炎,抵抗力特別差。一位朋友說,可以試試給孩子捏積,我豁然開朗——媽呀,這捏積都被我淡忘N年了。回家后,就帶寶貝去了附近的中醫(yī)院兒科。剛開始捏時,女兒哭得厲害,嚷著“疼,不捏”,醫(yī)生哄著,說輕點捏。捏了三次后,不哭不鬧了。捏了兩周后,我就不再去醫(yī)院,而是自己給她捏了。一個月后寶寶吃東西香了,明顯小臉上也有肉了,真開心。
捏出壯寶寶
軒兒1歲多時,瘦得厲害,各項發(fā)育指標屬于偏低的一檔,讓我這個做媽媽的感覺好自卑。聽朋友說捏積好,于是,我就在每天洗澡后加了一項捏積。開始每天捏3遍,寶寶哭得不行,捏完后滿臉通紅,鼻涕眼淚橫飛。軒兒是個極不愛哭的孩子,一天也聽不見哭聲,而最慘烈的哭聲竟然是我這當媽的親手捏出來的,心里真不是滋味。我動搖過,也想過放棄,但最終還是堅持下來了。大概過了三四天,軒兒在捏積時不哭了,還很享受的樣子,我想是經絡疏通了的緣故吧。現(xiàn)在我已經每天可以給他順利地捏上7遍了。
捏積療法適合1歲以上的寶寶。年齡過小的寶寶皮膚嬌嫩,掌握不好力度容易造成皮膚破損。
操作手法要連貫嫻熟。捏積的過程中不可松脫,應保持一路緊湊上行。
雙手暖而柔。捏積者的指甲要修整光滑,手部要溫暖,手法宜輕柔、敏捷,用力及速度要均等。第一次捏,有些寶寶會有疼痛的感覺,可用力稍輕。
在家給寶寶做時,每日一次,清晨空腹進行效果最好。6天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