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振兵
(西南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重慶 400715)
?
【漢唐研究】
唐代水驛述略
侯振兵
(西南大學 歷史文化學院,重慶400715)
水驛是唐代三種驛站形式之一,主要分布在江南地區(qū),是適應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交通形式。水驛均設驛船,水陸相兼的驛站還要配置馬匹。水驛中有驛長、船丁、水夫等為驛站服務。唐玄宗時曾下詔停廢江淮河南地區(qū)的水驛,但這一詔令并沒有奏效,在唐后期依然有很多水驛的存在,因為這種交通形式滿足了使人出行舒適的需要,唐人留下了很多有關水驛的詩文。
水驛;驛船;廄牧令;停廢;社會生活
成書于唐玄宗開元年間的《唐六典》云:“凡三十里一驛,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二百六十所水驛,一千二百九十七所陸驛,八十六所水陸相兼。若地勢險阻及須依水草,不必三十里)?!盵1]163可見唐玄宗時期驛站的規(guī)模比較龐大。當時的一千多所驛站,是保證盛唐時期政令暢達、出使有效的重要條件。對于唐代的驛,從陳沅遠《唐代驛制考》以來,成果頗豐,屢見論著*胡戟,張弓,李斌城,等《二十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李錦繡《唐代制度史略論稿》,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李錦繡《敦煌吐魯番文書與唐史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古怡青《從〈天圣令·廄牧令〉看唐宋監(jiān)牧制度中畜牧業(yè)管理的變遷——兼論唐日令制的比較》載于臺師大歷史系、中國法制史學會、唐律研究會《天圣令論集》(上).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年版。。尤其是明鈔本北宋《天圣令》發(fā)現(xiàn)以后,關于唐代驛傳制度的研究又上了一個新的臺階[2],筆者在此不再贅述。但是學術界的著眼點大都是唐代的陸驛,對驛的另一種類型——水驛的論述則稍嫌不足。原因之一是關于水驛的傳世史料比較少,之二是唐朝本身在制度層面對水驛的規(guī)定遠不及陸驛豐富。在明鈔本北宋《天圣令·廄牧令》中,有一條令文是關于宋代水驛的規(guī)定,這給我們重新考察唐宋之間水驛的制度變遷提供了依據(jù)。因而筆者不揣淺陋,擬在傳世史料的基礎上,結(jié)合新出資料,對唐代的水驛問題進行探討,以求正于方家。
根據(jù)《唐六典》可知,盛唐時期的水驛并不多,僅是陸驛數(shù)量的1/5。這主要是由自然環(huán)境的因素決定的。在水鄉(xiāng)澤國,以馬匹為工具的陸路交通不便通行,但行船是方便的,所以,那些地區(qū)的驛站交通就完全靠水道來實現(xiàn)。王勃的《秋江送別》詩體現(xiàn)了陸路交通與水陸交通的區(qū)別:“歸舟歸騎儼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誰謂波瀾才一水,已覺山川是兩鄉(xiāng)?!盵3]684陳沅遠先生《唐代驛制考》第一章《驛之組織》第五節(jié)《驛船》云:“唐繼隋而定天下,坐享運河之利。北自涿郡,南達杭州,運道大通。更益以揚子江黃河之匯通東西,水上交通,極稱便利。故水驛之建置頗急?!?參見陳沅遠的《唐代驛制考》,載于《史學年報》第五期。意即運河、黃河、長江等大型水源是唐代水驛發(fā)達的基礎。清代《江南通志》亦云:“隋大業(yè)中,自京口穿河至余杭,擬通龍舟,此其故道也。自唐武徳后,累浚為江南之水驛云?!盵4]卷13《輿地志·山川》“常州府”條可見,唐代的水驛亦有建在運河之上的。但水驛并不等同于借助大江大河的漕運,水驛設置之地要以文獻中出現(xiàn)的具體位置來定,而不能籠統(tǒng)地說在大型河道旁邊。然而,可供交通的水道畢竟是區(qū)域性的,故水驛不能像陸驛那樣如一張網(wǎng)覆蓋著全國。
按,《通典》云:“三十里置一驛,其非通途大路則曰館”[5]924。所以館也是驛的一種形式。查閱史籍,唐代有名的水驛有以下幾所:橫水驛[3]6347、戲水驛[6]3227、甘水驛[6]3639,4105、敷水驛[6]4331、滋水驛[7]36、壽安水館[3]6514、濠州水館[3]5817、淮陰水館[3]5822、揚州水館[3]5488、夷陵水館[3]5434、湓浦沙頭水館[8]366、長樂水館[8]2129、婺州水館[3]8036、盤豆驛水館[3]等。在這些水驛中,除戲水驛、甘水驛、敷水驛、滋水驛、長樂水館被設置在長安、洛陽附近的河流上以外,其他各驛均分布在今安徽、湖北、江蘇、江西、浙江境內(nèi)的江河上,體現(xiàn)出水驛依水而建的特點。
陳沅遠先生在《唐代驛制考》中,列出了一張?zhí)拼A置船的表。他的依據(jù)是《唐六典》卷七《尚書工部》“水部郎中員外郎”條中關于津渡置船的規(guī)定,我以為這是錯的。按,《唐六典》該條云:
其大津無梁,皆給船人,量其大小難易,以定其差等。(白馬津船四艘,龍門、會寧、合河等關船并三艘,渡子皆以當處鎮(zhèn)防人充;渭津關船二艘,渡子取永豐倉防人充;渭水馮渡船四艘,涇水合涇渡、韓渡、劉椌坂渡、眭城坂渡、覆籬渡船各一艘;濟州津、平陰津、風陵津、興德津船各兩艘;洛水渡口船三艘,渡子皆取側(cè)近殘疾、中男解水者充。會寧船別五人,興德船別四人,自余船別三人。蘄州江津渡、荊州洪亭松滋渡、江州馬頰檀頭渡船各一艘,船別六人;越州·杭州浙江渡、洪州城下渡、九江渡船各三艘,船別四人,渡子并須近江白丁便水者充,分為五番,年別一替。)[1]226-227
由此可知,津渡處給船,與水驛給船有較大區(qū)別:一、這些給船的地方是“大津無梁”處,即給船是為了渡河之用,并非水路交通。二、渡子的身份有鎮(zhèn)防人,永豐倉防人,殘疾、中男解水者,近江白丁便水者等多種,水驛則給船丁,二者身份有別。*關于船丁的身份,筆者擬另文探討。目前學術界僅對陸驛中的驛丁進行了研究,認為驛丁是“驛中夫役”(劉俊文)、“地方性的徭役……廣泛來自民間征發(fā)”(張澤咸)、“色役的一種”(日野開三郎),可供參考。
《唐六典》又云:“凡水驛亦量事閑要以置船,事繁者每驛四只,閑者三只,更閑者二只……船一給丁三人?!盵1]163這里規(guī)定了水驛設置的船只和船丁的數(shù)量。蓋水驛分為三等,劃分依據(jù)是驛中事務的繁劇程度?!短焓チ睢亮睢匪?1條云:“諸水路州縣,應合遞送而遞馬不行者,并隨事閑繁,量給人舩?!盵9]399依據(jù)此條復原的唐《廄牧令》第31條云:
諸水驛不配馬處,并量事閑繁置船。事繁者每驛置船四只,閑者置船三只,更閑者置船二只。每船一只給丁三人。驛長準陸驛置[9]511。
據(jù)此可知,水驛置船是有條件的,相反,如在“諸水驛配馬處”,就不需要“量事閑繁置船”。水驛而要配馬,是何緣故?估計這是針對那86所水陸相兼的驛站而言的。而實際上,真正的水驛數(shù)量是很少的,水陸相兼的驛還比較普遍。水陸相兼的驛站不僅需要船只,還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馬匹,以供陸路上的往來。這類水驛的情況可以從史料中獲得一點信息。如《唐會要》云:
開元二十八年六月一日敕曰:“先置陸驛,以通使命,茍無闕事,雅適其宜。如聞江淮、河南,兼有水驛,損人費馬,甚覺勞煩。且使臣受命,貴赴程期,豈有求安,故為勞擾。其應置水驛,宜并停?!盵10]1248
這是針對江淮、河南地區(qū)除陸驛外兼有水驛的情況而做的改革。因為在這些地方,本來已有陸驛,但同時存在水驛,勞民傷財,故取締水驛。所可注意者,水驛的交通工具本來應是船只,但玄宗的詔敕中卻說水驛“損人費馬,甚覺勞煩”,可見水驛中也必然是養(yǎng)有馬匹的,不單單使用船只。同時,這條詔令也透露出,在水驛運行的過程中,水驛馬匹的使用強度不會亞于陸驛。既然使用馬匹,就必有陸路交通,那么玄宗詔敕中的“水驛”其實就是一個籠統(tǒng)的說法,可能包括水陸相兼之驛在內(nèi),不獨指純粹的水驛。
李商隱《雨中長樂水館送趙十五滂不及》詩云:“碧云東去雨云西,苑路高高驛路低。秋水綠蕪終盡分,夫君太騁錦障泥?!盵11]詩中水館應是較偏僻的水驛。長樂水館旁邊還有驛路,那么此水館可能就是水陸相兼的水驛?!短苾删┏欠豢肌吩疲骸癧外郭城]東面三門:北曰通化門,門東七里長樂坡,上有長樂驛,下臨浐水?!盵12]可證。又如,杜荀鶴《秋宿臨江驛》詩云:“漁舟火影寒歸浦,驛路鈴聲夜過山。”[3]7931臨江驛旁既有小舟,又有驛路,亦與長樂水館相仿。故而對于水陸相兼的驛站而言,既要設置船只,又要飼養(yǎng)驛馬,這應就是白居易所說的“驛舫妝青雀,官槽秣紫騮”[8]608的繁華場面。
但標準的水驛都是要配給船只的,《新唐書》道:“水驛有舟”[13]。此即《廄牧令》所說,“量事閑繁置船。事繁者每驛置船四只,閑者置船三只,更閑者置船二只”。這種按照事務閑劇來置船的做法,類似于陸驛按照驛的等級分配馬匹的做法。按,唐《廄牧令》規(guī)定:“其都亭驛置馬七十五匹,自外第一道馬六十匹,第二道馬四十五匹,第三道馬三十匹,第四道馬十八匹,第五道馬十二匹,第六道馬八匹”[14]。但船只的數(shù)量無法與馬匹同日而語。
杜甫《宿青草湖》詩云:“洞庭猶在目,青草續(xù)為名。宿槳依農(nóng)事,郵簽報水程。”[15]可知水驛的運轉(zhuǎn)也必須按照一定的行程,這一點與陸驛的“乘傳日四驛,乘驛日六驛”[16]的行程規(guī)定基本相似。并且,乘水驛還要有郵簽,這與陸驛的驛符、紙券[17]也相仿。驛船的運行情況,還可以參看一些唐人的詩文:
舟依淺岸參差合,橋映晴虹上下連。輕楫過時搖水月,遠燈繁處隔秋煙[3]5488。
山橋槲葉暗,水館燕巢新。驛舫迎應遠,京書寄自頻[3]5870。
驛舫江風引,鄉(xiāng)書海雁催。慈親應倍喜,愛子在霜臺[18]414。
城底濤聲震,樓端蜃氣孤。千家窺驛舫,五馬飲春湖[18]299。
驛舫過江分白堠,戍亭當嶺見紅幡[3]4337。
作為水驛的驛船,不僅要負責迎來送往,接待使人、行客,還需要傳遞書信,任務不比陸驛輕松。
如前所述,唐代使人乘水驛畢竟是少數(shù),這種情況只發(fā)生在江河湖津之上。而那里所謂的船丁、驛長則都是在水上服役的。驛長有時又被稱為“郵吏”,船丁被稱作“郵童”,在唐人的詩句中,留下了他們的一些身影。如蘇味道《九江口南濟北接蘄春南與潯陽岸》云:“江路一悠哉,滔滔九派來……鱗介多潛育,漁商幾溯洄……津吏揮橈疾,郵童整傳催。歸心詎可問,為視落潮回。”[3]754-755戴叔倫《留別道州李使君圻》云:“瀧路下丹徼,郵童揮畫橈?!盵3]3087方干《漳州于使君罷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國二十四州使君無非親故》云:“漳南罷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泊岸旗幡郵吏拜,連山風雨探人行……”[3]7464這里的津吏、郵童、郵吏均指水驛的驛長和船丁,他們在船頭擊槳搖櫓,在岸邊迎來送往,為水路驛道的暢通做出了貢獻。
不僅如此,唐代還有為驛船服役的纖夫,這些人由于居住在水驛旁邊,就被征發(fā)來為水驛拉纖,生活十分悲辛。王建《水夫謠》記錄了他們的生活情況,詩云:
苦哉生長當驛邊,官家使我牽驛船。辛苦日多樂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鳥。逆風上水萬斛重,前驛迢迢后淼淼。半夜緣堤雪和雨,受他驅(qū)遣還復去。衣寒衣濕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無處說,齊聲騰踏牽船出。一間茆屋何所直,父母之鄉(xiāng)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長使水夫不怨天[3]3382。
由于每日辛苦拉纖,他們甚至希望此處的水道變作平整的田地,那樣就再也不用受此沉重的負擔了。由此也可想見,驛船應都是體積比較龐大的船,而非輕舸小舟。但這樣的水夫并不是無償為官船服役,而是有一定報酬的?!短茣吩疲骸敖磧烧?,每驛供使水夫價錢,舊例約十五千已來。”[10]1255可見水夫不是一種徭役,不屬于水驛系統(tǒng)的正式役丁,與所謂船丁身份有別。
唐代皇帝經(jīng)常頒布與驛制有關的詔敕,對驛制進行規(guī)范或制約。這些詔敕的內(nèi)容,主要可分為三類:禁止擾驛行為,規(guī)范驛站設置,增設管理驛站官員。總之,唐代對國家的重要交通保障——驛,不停地進行改革。上引《唐會要》言之鑿鑿,說明水驛在開元二十八年(740)時已被叫停。但《通典》記載的同一道詔書卻與此說法相反:“[開元]二十八年六月勅:‘有陸驛處,得置水驛?!盵5]643對比來看,《通典》雖未指明敕書的頒發(fā)日期是六月一日,但可斷言,這是與《唐會要》所載內(nèi)容相同的關于驛制的敕書,因為在同一個月內(nèi)不可能頒下兩道意思相反的敕書。《唐會要》所載為敕書的全文,而《通典》所載為其節(jié)錄。二者意思南轅北轍,唯一的解釋就是,其中必有一處記載存在訛誤。其實,“有陸驛處,得置水驛”是無法解釋的,全國有近1 300所陸驛,不可能每一處都適合建水驛,另外,有陸驛存在,其功能已經(jīng)齊備,為何還要再建水驛以浪費物資呢?所以,《通典》在“得置水驛”前漏掉了一個“不”字,“不得置水驛”才能與敕書全文的意思相符??傊?,開元二十八年六月改革了關于水驛的規(guī)定,令江淮河南應建的水驛全部廢止。
但現(xiàn)實情況并非如此,玄宗以后,江淮河南地區(qū)的水驛仍沒有完全廢止。如元和十五年(820)八月己亥,宣歙觀察使令狐楚被貶為衡州刺史,途中作《發(fā)潭州寄李寧常侍》詩,云:“君今侍紫垣,我已墮青天。委廢(一作棄)從茲日,旋歸在幾年。心為西靡樹,眼是北流泉。更過長沙去,江風滿驛船”[3]3750。白居易《江州赴忠州,至江陵已來,舟中示舍弟五十韻》云:“昔作咸秦客,常思江海行。今來仍盡室,此去又專城。典午猶為幸,分憂固是榮。箳篂州乘送,艓驛船迎?!盵8]374從這些詩的描寫中可以看出,那時的水驛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運行順暢,十分繁榮。
為什么乘用水驛屢禁不止?筆者認為,這是因為水驛比較特殊,和陸驛相比,不僅運行平穩(wěn),而且速度緩慢。所以,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使臣受命之后更愿意選擇乘水驛趕路,這樣比陸驛更舒適。正是由于這樣的原因,水驛才不斷地出現(xiàn)問題。會昌二年(842)四月二十三日敕云:
江淮、兩浙,每驛供使水夫價錢,舊例約十五千已來。近日相仍,取索無度。蘇常已南無驛,使供四十余千?;蚪鐑?nèi)有四五驛,往來須破四五百千。今后宜依往例,不得數(shù)外供破。如有越違,長吏已下書罪[10]1255。
2018年12月11日,在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器官移植科成功實施1例胰腎聯(lián)合移植手術。該手術填補了我省在胰腎聯(lián)合移植技術上的空白。整臺手術歷時7 h,術后患者血糖等各項指標恢復平穩(wěn),目前該患者在貴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器官移植科住院觀察。
這里表明水驛中存在借口給水夫工價而無度增加開支的情況。其實這種索要,無非是“相仍”舊例的緣故,但其數(shù)目卻超出了原來的數(shù)十倍。究其原因,一是地方長吏借機增加收入,二是乘用水驛的人數(shù)不斷增多。大中五年(851)七月的一道敕文中披露了這樣的事實:
江淮之間,多有水陸兩路。近日乘券牒使命等,或使頭陸路,則隨從船行。或使頭乘舟,則隨從登陸。一道券牒,兩處祗供。害物擾人,為弊頗甚。
可見,在江淮地區(qū),依然存在陸驛、水驛兩種交通工具,使人為了出行方便,根據(jù)情況,同時使用兩種交通工具。但他們的手中僅有一道券牒,卻讓兩方提供服務。這樣做違反了唐代乘驛的基本規(guī)定。所以,要求“自今已后,宜委諸道觀察使及出使郎官、御史,并所在巡院,切加覺察。如有此色,即具名奏,當議懲殿。如州縣妄有祗候,官吏所由,節(jié)級科議,無容貸”[10]1255。這一事件說明了大中年間江淮之間水驛運行的情況。但自開元二十八年治理當?shù)厮A開始,至大中五年,歷經(jīng)將近百年時間,水驛不但沒有得到控制,反而變本加厲,可知制度規(guī)定與現(xiàn)實之間的巨大差異了。
水驛像陸驛一樣,亦建有館舍,只是因其建置在水邊,故平添了一絲別樣情調(diào)。所謂近水樓臺先得月,旅居其中的人們不僅可以欣賞到驛中的美景,更容易由物及人,睹物生情,慨嘆自己的羈旅生涯,懷念故鄉(xiāng)與故人。我們可以從他們的詩句中尋訪一些水驛館舍的情形和他們身處其中的所思所想,例如:
水驛中景致:
《濠州水館》:高閣去煩燠,客心遂安舒。清流中浴鳥,白石下游魚。秋樹色凋翠,夜橋聲裊虛。南軒更何待,坐見玉蟾蜍[3]5822。
《壽安水館》:地接山林兼有石,天懸星月更無云。驚鷗上樹滿池水,瀺灂一聲中夜聞[3]6514。
《送客》:明月孤舟遠,吟髭鑷更華。天形圍澤國,秋色露人家。水館螢交影,霜洲橘委花。何當尋舊隱,泉石好生涯[3]8448。
水驛中過節(jié):
《八月十五夜湓亭望月》: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臨風一嘆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8]卷1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366。
《婺州水館重陽日作》:異國逢佳節(jié),憑高獨若吟。一杯今日醉,萬里故園心。水館紅蘭合,山城紫菊深。白衣雖不至,鷗鳥自相尋[3]卷698韋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8036。
水驛中交游:
《贈歐陽秀才》:桐上知音日下身,道光誰不仰清塵。偶來水館逢為客,舊熟詩名似故人。永日空驚滄海闊,何年重見白頭新。權門要路應行遍,閑伴山夫一夜貧[3]6526。
《酬黃從事懷舊見寄》:舊游不合到心中,把得君詩意亦同。水館酒闌清夜月,香街人散白楊風。長繩系日雖難絆,辨口談天不易窮。世事自隨蓬轉(zhuǎn)在,思量何處是飛蓬[3]7545。
在水驛中發(fā)生的一些政治糾紛,也值得注意,如元稹與宦官劉士元在敷水驛所發(fā)生的摩擦。按,敷水驛在華州,“由華州東北行經(jīng)東石橋十五里至漢沈陽故城北,又十五里至敷水店,置敷水驛,在敷水西岸”*見嚴耕望《唐代交通圖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耸?,1985年。,是一所水驛。元和五年(810),監(jiān)察御史元稹奉召還京,宿敷水驛上廳。隨后,宦官劉士元亦至該驛,與元稹爭奪上廳,并“以鞭擊元稹之面”,致使“稹跣而走”。這場糾紛發(fā)生以后,御史臺奏:“……舊例,御史到館驛,已于上廳下了,有中使后到,即就別廳。如有中使先到上廳,御史亦就別廳。因循歲年,積為故實。訪聞近日,多不遵守。中使若未諳往例,責欲逾越。御史若不守故事,懼失憲章。喧競道途,深乖事體。伏請各令遵奉舊例,冀其守分”。于是敕旨云:“其三品官及中書門下尚書省官,或出銜制命,或入赴闕庭;諸道節(jié)度使觀察使赴本道,或朝覲,并前節(jié)度使觀察使追赴闕庭者,亦準此例?!?按,《舊唐書》卷166《元稹傳》云中使為劉士元,《新唐書》卷174《元稹傳》、卷207《仇士良傳》云中使為仇士良?!顿Y治通鑒考異》云:“《實錄》云‘中使仇士良與稹爭廳’。按稹及白居易《傳》皆云‘劉士元’,而實錄云‘仇士良’,恐誤?!薄短茋费a》卷下則只云“中使”,未知孰是。[10]1251《唐國史補》記載此事道:“元和中,元稹為監(jiān)察御史,與中使爭驛廳,為其所辱。始敕節(jié)度、觀察使、臺官與中使,先到驛者得處上廳,因為定制?!盵7]52表面上,朝廷頒布此道詔書是為了整頓乘驛制度,使之先后有序,免起糾紛。其實,更深層的意圖是調(diào)節(jié)外朝與內(nèi)朝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外朝官員與內(nèi)使之間的矛盾與斗爭。
以上論述了唐代水驛的一系列制度規(guī)定與運行情況,除此以外,筆者對唐代乃至宋代的水驛問題還有一點思考。
前引《天圣令·廄牧令》宋11條云:“諸水路州縣,應合遞送而遞馬不行者,并隨事閑繁,量給人舩?!币罁?jù)此條復原的唐《廄牧令》第31條云:“諸水驛不配馬處,并量事閑繁置船。事繁者每驛置船四只,閑者置船三只,更閑者置船二只。每船一只給丁三人。驛長準陸驛置?!弊屑毐容^這兩條令文可以發(fā)現(xiàn),宋代雖無水驛之名,但有水驛之實。唐宋共同的特點是在“水路州縣”設置水驛。唐宋關于水驛規(guī)定的最大區(qū)別在于,宋代給船,必須是“遞馬不行”;唐代給船,則必須是“不配馬處”。細審之,前者是說遞馬行至水路州縣,無法再往前行,換言之,水路州縣,根本不配置遞馬;后者則體現(xiàn)出有兩種水驛:一種配馬,一種不配馬,換句話說,唐代有些水驛中依然有驛馬的存在。筆者認為,這不并是因為唐宋之間在地理環(huán)境方面有什么大的區(qū)別,而是二者在馬政方面存在較大的區(qū)別。宋代在水路州縣,根本不配置遞馬,與宋代馬政缺失、馬匹數(shù)量減少有重大關系。這才出現(xiàn)了唐宋水驛制度的區(qū)別。
[1]李林甫,等.唐六典[M].北京:中華書局,1992.
[2]趙晶.《天圣令》與唐宋史研究[G]∥南京大學法律評論:2012年春季卷.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43-45.
[3]彭定求,等.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4]江南通志[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5]杜佑.通典[M].北京:中華書局,1988.
[6]劉昫,等.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7]李肇.唐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8]白居易.白居易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9]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天圣令整理課題組.天一閣藏明鈔本天圣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M].北京:中華書局,2006.
[10]王溥.唐會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11]劉學鍇,余恕誠.李商隱詩歌集解[M].北京:中華書局,2004:2129.
[12]徐松.唐兩京城坊考[M].北京:中華書局,1985:33.
[13]歐陽修,宋祁.新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1198.
[14]侯振兵.唐廄牧令復原研究的再探討[G]∥唐史論叢:第2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15:8-9.
[15]仇兆鰲.杜詩詳注[M].北京:中華書局,1979:1953.
[16]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6438.
[17]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M].北京:中華書局,1996:814.
[18]岑參.岑參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責任編輯朱偉東]
A Brief Account of Water Station in Tang Dynasty
HOU Zhen-bing
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China)
Water station was one of the three station forms in the Thang dynasty,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uth of Yangtze River, a very suitable transportation for the local natural environment.All the water stations had boats, those water and land stations were also equipped with horses.Heads, boatmen and seamen were appointed to every water station.Tang Emperor Xuanzong once ordered to suspend the water stations in Jiang-Huai and Henan areas, but the imperial decree didn’t come into effect.At the end of Tang dynasty, water stations still existed only because they met the requirements for people’s travel and comfort, poets in Tang dynasty also composed many verses about them.
water station; water station boat; grazing order; suspension; social life
K242
A
1001-0300(2016)02-0024-06
2015-11-03
2013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西部項目:“唐代交通法令研究”(13XZS013);2012年度重慶市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唐代交通法令研究”(2012BS41);西南大學2013年度基本科研項目:“唐代對律令制度的接受程度研究”(SWU1309393)階段成果之一
侯振兵,男,河南滑縣人,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講師,史學博士,主要從事隋唐五代制度史、社會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