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張藝芳
真實的莊生
文_張藝芳
《莊子》內(nèi)七篇析義張文江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出版
莊生夢蝶的故事,也被西方人所熟知。這種荒誕也應和了一些情境:不知是莊周化蝶,還是蝶化莊周。走啊走,突然分不清理想和現(xiàn)實。為了維護理想的純粹,甚至去更改我們看到的現(xiàn)實。
現(xiàn)行的語文教材,雖是重新編訂而成,但還是保留了莊子的《逍遙游》篇。年輕人也多會背幾句,“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電影《大魚海棠》上映后,這段話成了部分人回憶的入口。
但由于電影的視角,從一個少年說開去,椿出于報恩和愛,舍掉半條命去挽回,整個故事限于一個故步自封的“小我”當中。以至于遇到更大的困難,總是經(jīng)由他人的犧牲,才化解。這并非莊周的精神意旨所在。
《逍遙游》中有一處對比:蜩、學鳩、鯤鵬。學者張文江認為,“如果以鯤鵬為交響曲的主題,則蜩與學鳩為副主題。前者當《老子》四十一章所謂‘上士聞道,勤而行之’,后者當所謂‘下士聞道,大笑之’?!?/p>
現(xiàn)今依然有很多類似的情形。鯤化鵬,是漫長的進化史,也是人類一直以來的夢想——下能入海,上能飛天。對于個人來說,從魚到鳥,長出大翼,背負青天,是一個讓外人大笑的夢想。也許可以乘借海運,但最大的阻力始終來源于自己——自身需要漫長的積累。
“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边^程大概如此,張文江在《<莊子>內(nèi)七篇析義》中認為,此兩處“皆言積累,因遠行要做復雜的準備,必積漸而成?!?/p>
飛到南冥,則是莊子想象中的一番凈土。凈土,并非是現(xiàn)代商品社會的無限物質(zhì)欲望,那是一個無底洞,更應該說成一種安定、安靜的心境。也如亞當·斯密曾在《道德情操論》中寫:在我們憧憬的輝煌生活中,我們可以帶著與自己如此急切想離開的卑微環(huán)境中相同的安全感,來享受那些真正的、令人滿足的快樂。據(jù)說,亞當·斯密晚年最看重自己的這本書稿,而非更為人知的那本《國富論》。
也許到不了南冥,不過,無所謂,每一層云天,顏色皆不同。再到《齊物論》那篇,有共通之處:顏成子游,悟道以后,氣氛不同,感染到周圍之人。問老師“今之隱幾者,非昔之隱幾者也?”張文江解,“身形尚是故我,思想?yún)s脫胎換骨?!?/p>
可惜的是,當世人少有這種體驗了?,F(xiàn)世的種種困惑,可以通過不斷打開眼界來應對。一些人幫我們張望世界,我們卻不關注,便是另一種掩耳盜鈴。最怕的是陷入一種自我滿足中,沒了鯤鵬之志。
在《<莊子>內(nèi)七篇析義》整本書的結(jié)尾,張文江認為,“孔是莊的思想對象,且往往揶揄之,細查則有息息相通處。莊子的語言方式是寓言、重言,后世的詩里稱莊為‘莊生’,其形象不衫不履,且英氣逼人?!?/p>
如果對《大魚海棠》感興趣,不妨從這本書中,去了解一個真實的莊生。
《教育的重建》
楊東平 著/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16年出版
本書是楊東平先生近年來的教育演講結(jié)集。作者從教育問題出發(fā),圍繞中外教育差異、家庭教育、高考改革、教育公平、教育的歷史文化傳統(tǒng)、教育創(chuàng)新等,探討教育的價值,教育改革的方向,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其深刻的思想、開闊的視野和深入淺出的表達別具魅力。
《給學生無限可能》
方帆 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
在美國,其實并沒多少人知道“56號教室”和雷夫老師;“建構理論教學法”早就被推翻了,美國也不存在什么“素質(zhì)教育”,美國的公立教育改革從來沒有“成功”過。但本書作者用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試著告訴我們,為什么美國老師要鼓勵學生早戀,為什么美國孩子可以做出大學生都做不出的研究,并試著告訴我們,如果中國家長把孩子送到美國的公立中小學讀書,會面臨怎樣的挑戰(zhàn)……
《蒙臺梭利教育箴言》
朱永新 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
蒙臺梭利是研究兒童和家庭教育繞不過去的一座山峰,是她提出了“敏感期”“精神胚胎”“有吸收力的心靈”等極富革命性的理念,為我們揭示了兒童發(fā)展的奧秘。本書由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朱永新先生主編,通過對蒙臺梭利教育語錄的甄選,以期讓每一個教師和父母了解童年的秘密。
《柏林童年》
本雅明 著/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出版
本書是德國著名思想家瓦爾特·本雅明的名著,創(chuàng)作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記述了作者對二十世紀初柏林兒時年華的追憶,有不少事件都是其兒時的親身經(jīng)歷,被稱為“二十世紀最美妙隨想集之一”,因其筆法的特異性,該書被當今西方評論界看作“通過對現(xiàn)代都市生活的體驗揭示了現(xiàn)代主義的最初源起”。
《我青春漫游的時代》
三島由紀夫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2016年出版
本書是日本著名作家三島由紀夫講述自己17歲至26歲的青春紀事,記錄了作者在學生時代青春萌發(fā)時的荒唐行為,并通過回憶戰(zhàn)時生活,展現(xiàn)了“二戰(zhàn)”末期日本社會的現(xiàn)實狀況以及民眾的心理變化,以及作者幻滅意識產(chǎn)生的心路歷程。在書中,三島還記述了自己如何走上文學之路,以及對一些日本當代作者的評價,如川端康成、太宰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