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辰
2016年4月,在清華大學無障礙發(fā)展研究院成立典禮上,有專家感慨:“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已經為中國的盲人堅持不懈服務10年了?!睆?006年到2016年10年間,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成功培訓出101條導盲犬,無償贈予全國各地的盲人朋友,為在黑暗中摸索的他們帶去光明與希望,基地創(chuàng)始人便是被譽為“中國導盲犬之父”的王靖宇。
真愛如一,養(yǎng)狗少年變身動物學家
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九臺縣(今九臺市)的王靖宇,從小就表現(xiàn)出對動物異乎尋常的熱愛,他與狗的淵源來自于7歲時養(yǎng)的小狗小黑。幼小的王靖宇把小黑看作自己的弟弟,每天同吃同睡,形影不離。一次,小黑誤食了有毒食物,焦急萬分的王靖宇哭著走了十幾公里,到鎮(zhèn)上找獸醫(yī)為小黑治療,經過診治,小黑挺了過來,從那以后,小黑更加依戀王靖宇了。與小黑的情感,讓王靖宇切實感受到人與動物之間的親近與信任。
對狗的這份熱愛,一直延續(xù)到王靖宇成年。27歲時,畢業(yè)于延邊大學農學院畜牧專業(yè)的王靖宇贏得到日本公派留學的機會。1992年,王靖宇前往日本學習。在日本學習期間,王靖宇對動物行為學表現(xiàn)出極大的興趣,比如,不同的狗叫聲代表什么?如何修正人與狗之間的關系?王靖宇決定自費報考日本廣島大學動物行為學教授伊藤敏男的研究生,進一步深造,但苦于經濟拮據(jù),讓他很是煩悶。他給伊藤敏男寫信,表達了學習的愿望,在得知王靖宇缺乏學費時,伊藤教授回信鼓勵他:“錢是次要的,青春就是錢。”經過多方努力,1993年9月,王靖宇成功考取了伊藤教授的研究生。
9年的留學生涯,王靖宇通過努力,不僅獲取了豐厚的獎學金,而且成功轉型為一名研究動物行為的科學家,對狗的行為的相關研究則尤為深入。是留在日本繼續(xù)安逸地從事科研,還是回國發(fā)展?王靖宇沒有猶豫。2001年,王靖宇博士畢業(yè)后,第一時間回國擔任大連醫(y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主任一職。
工作中,整天和動物打交道的王靖宇,對于那些在實驗中受傷的動物充滿憐憫,他說:“我喜歡看著它們,但受不了它們難受的樣子?!痹谕蹙赣畹闹鞒窒?,遼寧省唯一 一座校園內實驗動物紀念碑落座于大連醫(yī)科大學,每年4月份的世界實驗動物日,學校的學生會自發(fā)到紀念碑前祭奠,或送上鮮花,或清理雜草。
培訓的導盲犬亮相奧運會
2004年9月的一天,王靖宇在電視機前觀看雅典殘疾人奧運會電視轉播節(jié)目。他看到一條導盲犬引導著主人精神抖擻地征戰(zhàn)在奧運賽場上。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看到這樣的畫面就是看到一個奇異的場景,隨著畫面的消失而不再有興趣。但是,對于研究動物行為學的王靖宇來說,情況卻完全不一樣。盯著電視畫面的那一刻,他想到了中國將于4年之后舉辦的奧運會,屆時中國的盲人運動員能不能有自己的導盲犬?在國外,導盲犬培訓已有十幾年,可在有1700余萬視障人士的中國卻沒有一條屬于自己的導盲犬。如果中國人自己培訓的導盲犬能出現(xiàn)在北京2008年奧運會上,該是件多么振奮人心的事!
看完節(jié)目的當天晚上,王靖宇便上網查詢資料,并向日本、澳大利亞等國的相關專家發(fā)去咨詢郵件。2004年10月,王靖宇獲得遼寧省科學技術廳撥付的10萬元經費資助,他立刻跑到大連、沈陽的狗市上,挑選回適宜做導盲犬的拉布拉多犬和金毛犬,組建了以他為首的團隊,開始了導盲犬在中國的培訓與應用的探索研究。2006年,由王靖宇參與創(chuàng)辦、大連醫(yī)科大學和大連市殘聯(lián)共同組建的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正式成立。
這位整天在實驗室研究小白鼠的科學家,搖身一變成為馴犬師。訓練并不輕松,在翻閱大量文獻后,王靖宇明白,導盲犬的訓練不是教動作,而是培養(yǎng)其判斷力。他在網上自學訓練教材,摸索著對狗進行培訓。為了使盲人在路上免遭意外,導盲犬離障礙物6米遠時就應開始繞行,相同指令,每天要重復數(shù)百遍。無論刮風下雨,王靖宇都要帶領導盲犬在鬧市區(qū)行走至少1個小時,以幫助其適應車流、紅綠燈、鳴笛聲的變化,學會躲避車輛、上下臺階、繞過障礙等。如此苛刻枯燥的訓練,不僅考驗著狗狗們,也考驗著王靖宇的持久耐心。導盲犬的淘汰率達60%,這是不能跨越的紅線。王靖宇雖然不舍,但他深知堅守的價值。犬只喜歡沖小孩子叫、不喜歡看電視,都會成為被淘汰的理由。
在王靖宇的小本上,有這樣的記錄:
丁丁,2005年12月30日出生,2006年6月淘汰,原因:有攻擊小孩的傾向。
阿目,2006年5月1日出生,2008年4月2日淘汰,原因:性格易緊張,適應能力差……
經過層層選拔,2006年,王靖宇培養(yǎng)的國內第一只導盲犬“石頭”終于畢業(yè)了。同年10月16日,“石頭”走進了盲人由亮的家。
2007年12月,基地將導盲犬LUCKY贈送給殘奧會盲人跳遠冠軍平亞麗。LUCKY到來后,從不耍情緒,也不偷懶,無論刮風下雨,都引領著平亞麗去她想去的地方,平亞麗說自己很“Lucky(好運)”。2008年8月8日,在LUCKY的引導下,身為火炬手的平亞麗穩(wěn)步走上北京奧運開幕式的舞臺,成功完成了火炬?zhèn)鬟f。用4年時間,培育出中國自己的導盲犬亮相奧運,王靖宇的夢想實現(xiàn)了。
大連按摩師張德宏喜歡游泳,可是他的導盲犬奔奔卻從小不喜歡水,每次張德宏游泳,奔奔都只是守在池邊觀望。一天,張德宏游泳時突然換成仰泳姿勢,奔奔以為他出了什么狀況,立刻跳入水中,不顧一切游到張德宏身邊,確認他無事后,又游回岸邊。張德宏抹著眼淚告訴王靖宇這件事時,王靖宇的鼻子一下子酸了,人與狗之間的情感以及導盲犬的責任感,讓王靖宇無數(shù)次動容,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
大愛無疆,不忘初心
工作人員的開支和導盲犬的吃喝成為基地最大的支出,此外防疫、訓練耗材、交通費用等開支都不小。由于導盲犬是免費贈予盲人,基地沒有資金回收,入不敷出。在最困難的時期,王靖宇拿出了自己積攢的50萬元私房錢,這些錢是他在日本留學時攢的獎學金。妻子一向支持他的工作,但是對于他頻頻自掏腰包補貼基地的行為,也開始埋怨起來,但埋怨歸埋怨,她深知丈夫肩上擔負著怎樣的責任,過后還是一如既往地支持他。
很多人不明白,王靖宇為何如此執(zhí)著于導盲犬培訓事業(yè)的發(fā)展。
王靖宇說,讓他感觸最深的,是發(fā)生在一位叫陳燕的全國首位盲人鋼琴調律師身上的故事。一次偶然的機會,王靖宇得知,陳燕在2010年遭遇了一場車禍,她原本不便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他想幫她。在王靖宇的幫助下,導盲犬珍妮走入陳燕的生活。有了珍妮的陪伴,陳燕從閉塞中走出來,重新走向社會。她帶著珍妮進西藏,和西藏盲人學校的孩子一起玩耍;她和珍妮輾轉各個城市間,為導盲犬的普及四處呼吁;和珍妮相處1年后,陳燕摸索著畫出栩栩如生的珍妮肖像畫,送給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并連出多部書,講述她和珍妮以及流浪動物的故事。王靖宇說:“發(fā)生在陳燕身上的這些事,太讓我感動了,我是正常人也做不到,她讓我相信,盲人一樣可以對社會有所貢獻?!睆耐榈阶鹬?,無論多難,王靖宇都要堅持下去。
由于基地的運轉資金無以為繼,王靖宇又賣掉了自己的一處房子,將所得150萬元房款投入基地運營。培育一條合格的導盲犬大概需要18個月時間,需要投入12萬元至15萬元的費用,包括犬糧、疫苗、馴導員工資等開支……面對龐大的支出,僅靠王靖宇苦苦支撐是不行的,他曾數(shù)次對基地的同事說:“撐不住了,干脆自生自滅算了?!笨墒撬终f:“溫暖是可以傳染的,我希望通過導盲犬,讓盲人朋友也有自立于社會的尊嚴?!?/p>
從2010年開始,大連市財政開始對基地提供補貼,每只導盲犬6萬元,盡管只是成功馴導一條導盲犬一半的費用,但王靖宇表示,大連市政府對基地的支持已經非常給力了,目前,我國在導盲犬馴導這方面,缺失的是國家層面的政策和補貼支持。
如今,50多歲的王靖宇仍在為基地的發(fā)展努力著。有人勸王靖宇將導盲犬商業(yè)化,他一口回絕,語氣不容置疑:“在中國,盲人多數(shù)貧困,我絕不會讓導盲犬成為少數(shù)富人的玩物。任何時候,基地的導盲犬,都是免費贈予。”
10年,從無到有的愛心堅守;10年,從富裕到清貧的無私付出。在王靖宇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黑暗中那束光芒,微弱,卻足以點亮中國1700萬視障患者心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