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由“譙”字“酷烈”義為緣起,筆者通過分析《辭源》《辭海》《漢語大字典》《漢語大詞典》等大型語文辭書中“譙”字的釋義處理,結(jié)合大型語文辭書義項的設(shè)立原則,探討“酷烈”的義項設(shè)立問題。
關(guān)鍵詞:譙 酷烈 釋義 義項
一、引言
揚雄《法言·問神卷》:“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下周者,其書譙乎!”對于“譙”字,李軌注:“下周者秦,言酷烈也。”汪榮寶義疏:“《音義》印《詩傳》云:‘譙,殺也。殺,所戒切。故注云酷烈。所引《詩傳》《鴟鸮》《毛傳》文?!墩f文》:‘譙,嬈譊也。嬈譊疊韻連語,煩苛之意,與酷烈義近。秦書酷烈,謂若始皇、二世昭令及諸刻石之辭,陗厲峻急,無復(fù)三代遺意。”
揚雄所言之意為:虞夏《書》質(zhì)樸,《商書》遠(yuǎn)大,《周書》嚴(yán)肅,《秦書》酷烈!
根據(jù)李軌注和汪榮寶義疏,“譙”“酷烈”“陗厲”“峻急”同義。
“陗”是“峭”的異體字?!俄n非子·五蠹》:“故明主峭其法而嚴(yán)其刑也?!绷谠杜c呂道州溫論非國語書》:“其或切于事,則苛峭刻覈。”其中“峭”義為“嚴(yán)峻,嚴(yán)厲”。
“峻”,《史記·張耳陳余列傳》:“重之以苛法峻刑,使天下父子不相安?!薄墩摵狻し琼n》:“嚴(yán)刑峻法,富國強兵,此法度也?!逼渲小熬绷x為“嚴(yán)厲,苛刻”。
“峭峻”,《后漢書·馮衍傳》:“澄德化之凌遲兮,烈刑法之峭峻?!逼渲小扒途绷x為“嚴(yán)厲,苛刻”。
“酷烈”,《荀子·議兵》:“秦人,其生民也狹,其使民也酷烈?!逼渲小翱崃摇绷x為“(刑法)嚴(yán)峻”。
以上書證進一步證實,“陗厲”“峻急”“酷烈”意思相同,都可釋為“嚴(yán)峻,嚴(yán)厲,苛刻”?!白S”被釋為“酷烈”,所以,“譙”在句中也可作“嚴(yán)峻,嚴(yán)厲,苛刻”解。
二、幾部大型語文辭書中的“譙”字釋義
《辭源》:譙qiáo①憔悴,通“憔”,見“譙譙”;②瞭望,通“瞧”,見“譙門”;③地名:a.縣名;b.郡名;④姓。
【譙譙】羽毛凋敝貌?!对姟め亠L(fēng)·鴟鸮》:“予羽譙譙,予尾翛翛?!薄白S譙,殺也。翛翛,敝也?!?/p>
《辭海》:譙(qiáo)①望樓,高樓。見“譙樓”“麗譙”(1358頁)。②見“譙譙”。③姓。
【譙譙】羽毛殘敝的樣子?!对姟め亠L(fēng)·鴟鸮》:“予羽譙譙?!?/p>
《漢語大字典》:譙qiáo①城門上的瞭望樓。②凋敝;衰殺。《詩·豳風(fēng)·鴟鸮》:“予羽譙譙,予尾翛翛?!泵珎鳎骸白S譙,殺也。翛翛,敝也?!雹酃趴h名。④姓。
這三部辭書中,“譙”字的義項設(shè)置基本相同?!掇o源》中的義項“①憔悴,通‘憔,見‘譙譙”和《辭?!分械牧x項“②見‘譙譙”所舉例證皆為《詩經(jīng)·豳風(fēng)·鴟鸮》:“予羽譙譙,予尾翛翛。”“譙譙”和“翛翛”對言,共同表示“羽毛凋敝貌”?!稘h語大字典》中的義項“②凋敝;衰殺”,書證同上,除“凋敝”外,另有一義“衰殺”。三部辭書都沒有收“酷烈”義。
《漢語大詞典》:譙qiáo①城門上的瞭望樓。②通“燋1”,枯焦,引申為酷烈。③通“燋2”,憔悴,參見“譙譙”。④姓。⑤古地名。
《漢語大詞典》5個義項中的①③④⑤,與《辭源》《辭?!贰稘h語大字典》中的義項是一致的,義項②所舉書證正是揚雄《法言·問神卷》中的句子?!稘h語大詞典》把《辭源》《辭海》《漢語大字典》中未收的“酷烈”義設(shè)為一個義項,并指出“譙,通‘燋”。
三、“酷烈”義可否設(shè)立為義項
《<漢語大字典>編寫細(xì)則》中關(guān)于義項的建立講到:“1.單字的義項要力求完備,凡在古今著作中有例證能概括確立的義項,都應(yīng)盡量收列。6.意義相近但不足以單獨建立義項的,可在所屬義項之后,設(shè)又項處理?!标P(guān)于義項的劃分講到:“多義字義項的劃分要準(zhǔn)確清楚,防止義項之間的詞義交叉。既要反映字義的豐富性,又要防止隨文釋義,做到合不失于模糊籠統(tǒng),分不失于零碎繁瑣。1.互不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應(yīng)該分列義項。2.意義原來雖有聯(lián)系,但后來聯(lián)系已不明顯,應(yīng)分列義項。3.意義相近,但界限分明,不可互相替代的,應(yīng)該分列義項。但如果意義極其相近,以致例句能交互使用的,就不要分立義項?!?/p>
筆者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辭源》《漢語大字典》等辭書可否將“譙”字的“酷烈”義列為義項。
(一)語料
語料對于辭書編纂至為重要,沒有語料,就沒有辭書編纂的成功。在辭書編纂時,如果因種種原因而沒有收錄某一語料,則此語料中所蘊涵的語義便不會體現(xiàn)在辭書中。作為大型語文辭書,應(yīng)盡量收入各個義項,漏收義項無疑是詞典的一大硬傷。
《漢語大字典》第七卷第4275頁“謣”字的書證為《法言·問明卷》:“謣言敗俗,謣好敗則。姑息敗德,君子謹(jǐn)於言,慎於好,亟於時?!崩钴壸ⅲ骸爸~,妄言也。”作為“譙”字的語料,《問神卷》:“虞夏之《書》渾渾爾,《商書》灝灝爾,《周書》噩噩爾。下周者,其書譙乎!”也應(yīng)予以收儲。
(二)孤證
辭書收錄詞語和義項有一個一般原則,即在書面中被反復(fù)多次使用,在靜止的使用狀態(tài)下具有普遍意義和概括意義。換言之,即非臨時的、靈活的意義和孤例孤證。
“譙”多以“城門上的瞭望樓”“姓氏”義出現(xiàn)于后代文獻中,“酷烈”義的用法的確比較罕見。但若不收錄該詞義,想要正確辨識理解相關(guān)句子殊非易事,訓(xùn)釋中也往往致誤,無疑會成為閱讀訓(xùn)釋中的攔路虎。因此,致力于幫助閱讀古代文獻和說明詞語之源的大型語文辭書不應(yīng)該遺漏這一義項?!稘h語大字典》第二卷第694頁將“ ”釋為“目所不見”,書證也僅有一例即《法言·問神卷》:“昔古昔之,傳千里之忞忞者,莫如書?!崩钴壸ⅲ骸?,目所不見。”可以說“”字“目所不見”義的設(shè)立符合《漢語大字典》義項建立原則中的第1條“單字的義項要力求完備,凡在古今著作中有例證能概括確立的義項,都應(yīng)盡量收列?!眅ndprint
(三)“酷烈”與“凋敝”“憔悴”“衰殺”義的區(qū)別
胡明揚和謝自立(1982)所著《詞典學(xué)概論》指出:“義項在多義詞的整個詞義系統(tǒng)內(nèi)部是相對獨立的,但是義項之間又有聯(lián)系,因此原則上應(yīng)當(dāng)在意義聯(lián)系最薄弱的地方劃分義項?!?/p>
“酷烈”釋為“(刑法)嚴(yán)峻”,“凋敝”義為“衰敗,困乏”(引《史記·酷吏列傳》中“吏民益凋敝”),“憔悴”義為“黃瘦,凋零”,“衰殺”義為“枯萎,凋謝”(引《楚辭·九辯》:“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蓖跻葑ⅲ骸靶误w易色,枝葉枯槁也?!薄秴问洗呵铩む鞯馈罚骸拔飫觿t萌,萌而生,生而長,長而大,大而成,成乃衰,衰乃殺,殺乃藏,圜道也?!保?。由此可見,“酷烈”與其他詞義存在明顯區(qū)別,根據(jù)《漢語大字典》關(guān)于義項劃分的原則,應(yīng)在“譙”字下另立“酷烈”義項以示區(qū)別。。
鑒于以上分析,筆者建議在《辭源》《漢語大字典》等辭書中補錄“譙”字“酷烈”義。
參考文獻:
[1]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Z].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武漢:湖北辭書出版社,1986.
[2]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字典(九卷本)[Z].武漢:崇文書局;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10.
[3]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漢語大詞典[M].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1993.
[4]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9.
[5]夏征農(nóng),陳至立主編.辭海(第6版彩圖本)[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9.
[6]廣東廣西湖南河南辭源修訂組,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修訂本)[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1.
[7]何九盈,王寧,董琨主編.商務(wù)印書館編輯部編.辭源(第3版)[Z].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15.
[8]漢語大字典編纂處.漢語大字典編寫細(xì)則[Z].成都,1984.
[9]史劍橋,喬永,徐從權(quán).辭源研究論文集[C].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9.
[10]胡明揚,謝自立等.詞典學(xué)概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1982.
[11]李爾鋼.詞義與詞典釋義[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萬森 北京 商務(wù)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10001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