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摘 要:新課導入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好的導入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迅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科學的新課導入方法是極為關鍵的。本文就初中物理新課引入的使用技巧進行相關的探討。
關鍵詞:初中物理;新課引入;使用技巧
1.故事引入法
物理知識的學習并不全部都是理論性的知識,在接觸到一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稍微進行拓展,比如,很多物理學家在研究科學知識的時候流傳的經典故事,如牛頓因為坐在蘋果樹下而被蘋果砸中因而引發(fā)思考,發(fā)現了萬有引力;愛因斯坦借坐美女旁邊與坐在火爐旁邊的時間感受來通俗地闡釋相對論。教師可以通過講阿基米德如何辨別真假皇冠的故事來導入新課知識“密度”。這些故事素材都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夠引發(fā)學生思考,是一種非常好的新課導入技巧。
2.魔術引入法
魔術導入方式是最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在學習“平面鏡”這節(jié)新課時,教師在上課前先給學生表演一個魔術:先在桌子上豎直放置一塊玻璃,然后找來兩根蠟燭,分別放置在玻璃的前后兩側,且它們距玻璃的距離以及位置完全一樣,這時教師讓學生來觀察,以示蠟燭沒有點燃。接著左右手各拿著打火機去點燃蠟燭,暗示后邊的蠟燭也要點燃,學生在觀察的時候發(fā)現前后的蠟燭都是燃著的。最終將前面的蠟燭吹滅,結果學生發(fā)現后邊的蠟燭瞬間也熄滅了。觀看完這個魔術,讓學生體驗到隔山打牛的神奇,教師適時引入新課內容,就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游戲引入法
好的教學是讓學生在玩中學習,并得到學習的快樂。在物理學習中利用游戲來進行導入,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在講授新課“力是什么”時,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教學環(huán)節(jié):請兩位學生上臺來表演游戲。兩位學生各自站好然后半蹲,相互伸出雙手,掌對掌使勁,看看哪位學生力氣大,能夠將對方擊退。再讓一位學生站在原地不動,另外一位學生主動攻擊,結果卻被震回來。教師就請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學生參與游戲能夠讓他們體會到游戲的快樂,也能夠有目的地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從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4.實驗引入法
物理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觀察法與實驗法,在新課導入的時候,可以根據新課學習的內容來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小實驗,學生通過細心觀察實驗,調動學習的主動性,也有助于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與掌握。比如,在對“大氣壓強”的知識進行講解前,教師準備這樣一個小實驗,先準備道具:一瓶礦泉水、一把尖針。然后左手舉著礦泉水瓶,右手做出拿針去扎礦泉水瓶的姿勢,問學生如果針扎下去,水會不會流出來,學生這時情緒很高漲,回答也會不一致。在學生的爭論中,教師先將針扎進瓶子的側壁,水不會流出來,再將針扎進瓶子的底部,發(fā)現水還是不會流出來。這時教師就問為什么,引發(fā)學生思考。緊接著教師將瓶子的蓋子擰開,發(fā)現水會從孔流出來,隨后將瓶子擰緊,發(fā)現水又停止往下流。教師再提問:這是瓶蓋在作怪嗎?還是其他什么東西對它產生影響?新課“大氣壓強”也就由此引入。
5.視頻引入法
與抽象的語言相比,學生對直觀畫面的理解接受能力更強。在物理教學中,教師可以將課堂上用語言不足以讓學生迅速理解的知識,借助視頻這種教學手段,用形象的畫面來讓學生進行理解。比如,在課堂上講到“重力的加速度都相同”這個知識點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放伽利略的比薩斜塔實驗的視頻,加深學生對這個知識點的理解。
6.復習引入法
在上新課之前對已學的知識點進行回顧復習,這是一種十分常見的新課引入方式。這種方式能夠抓住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先從已學的知識點出發(fā),再進行思路拓展,自然而然地引入新課,使得學生的知識結構更加清晰,能將新舊知識連成一條線,利于學生對整個知識結構的把握。比如,在講“功率”這節(jié)新課時,教師可以先帶學生進行回顧復習“功”的計算,再通過事例來得出影響功率的一些因素,然后指出做功有快慢之分,也就引出新課“功率”。這種方式是在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的基礎上,循序漸進地講授新課。
參考文獻:
[1]馬巖慧.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新課引入淺析[J].才智,2015(30).
[2]李 明.初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巧妙引入新課題[J].讀寫算(教研版), 2015,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