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西方消費文化語境中閔福德聊齋英譯本的四個面向

2016-09-29 13:38任增強
華文文學 2016年4期
關(guān)鍵詞:消費文化聊齋欲望

任增強

摘 要:西方消費主義價值觀對整個社會文化取向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英國漢學家閔福德《聊齋志異》譯本即是在消費文化語境中生成的一個代表性文本,呈現(xiàn)出通俗化、娛樂化與欲望化的敘事風格。閔福德譯文以通俗語言敘述故事;擇選聊齋幽默故事加以譯和注釋;凸顯聊齋中的怪異敘事與愛欲書寫。正是對消費文化語境的觀照,使?jié)h學家閔福德的譯本贏得了西方讀者的認同。這一翻譯個案中存在一個亟待中國學者回應的中國文化外譯悖論。

關(guān)鍵詞:消費文化;閔福德;聊齋;通俗;娛樂;欲望;外譯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677(2016)4-0034-05

二戰(zhàn)以降,伴隨西方資本主義經(jīng)濟的長期穩(wěn)定與繁榮,大眾傳媒和市場法則逐步合流,生產(chǎn)出消費主義價值觀。而文化也被裹挾其中蛻變?yōu)橐环N消費品,與“商品的供給、需求、資本積累、競爭及壟斷等市場原則一起,運作于生活方式領(lǐng)域之中”。①消費文化以大眾傳媒為載體,大眾傳媒也自覺以“大眾”需要為自身定位,為大眾提供輕松而休閑的文化產(chǎn)品。兩者的合謀,對西方文化價值取向產(chǎn)生了深刻影響。作為大眾的一種消費對象,文學日漸呈示出通俗化、娛樂化和官能化的敘事風格,而這也滲透入英國漢學家閔福德(John Minford)對《聊齋志異》的翻譯之中。

閔福德由企鵝出版社刊行的《聊齋志異》譯本(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2006)迻譯104篇故事,作為繼翟理斯(Herbert A. Giles)、梅丹理(Denis C. Mair)與梅維恒(Victor H. Mair)之后又一規(guī)模頗具的聊齋節(jié)譯本,是在西方消費文化語境中生成的一個代表性譯本。②

一、語言通俗化

在消費文化語境中,文學的生產(chǎn)需考量讀者大眾的閱讀好惡。只有通俗易懂,不存有閱讀障礙,毋需勞神費思的大眾消費文化產(chǎn)品,才能給讀者帶來更多的閱讀快感。所以相對于早先的聊齋譯文,閔譯文在語體層面改寫了聊齋原文的雅馴風格,顯出一種通俗化與淺表化取向。

蒲松齡文風的雅致與優(yōu)美,諸多評論者已然發(fā)現(xiàn)。如翟理斯在英譯《聊齋志異》序言中便贊蒲松齡“文風純正而優(yōu)美”(purity and beauty of style),③德國布羅克豪斯大百科全書亦稱聊齋“文字簡潔而優(yōu)美”。④《聊齋志異》作為一部文言小說,多數(shù)故事文辭雅馴而優(yōu)美,比如《嬰寧》因構(gòu)建了嬰寧這一卓爾不群而又光彩奪目的女性形象而為諸多聊齋譯本所錄入,而其中對嬰寧所居西南山的一段景色描寫尤值稱道:“亂山合沓,空翠爽肌,寂無人行,止有鳥道。”在此蒲松齡運用四字短語,形式工整,語詞秀雅。對此,翟理斯、梅丹理、梅維恒、閔福德均曾分別加以英譯:

…and after about ten miles walking found himself right in the midst of them, enjoying their exquisite verdure, but meeting no one, and with nothing better than mountain paths to guide him.⑤

When he had gone something more than ten miles, jumbled mountains closed in upon him. The great expanse of verdure sent a tingle through his body. No one was abroad in the stillness. Only steep trails could be seen traversing the mountains.⑥

After walking for ten miles or so, he found himself climbing into an enchanted landscape, range upon range of green hills stretching as far as the eye could see, with not a soul in sight and nothing but a tiny, steep mountain trail to follow.⑦

單就“空翠爽肌”這一短語英譯觀之。翟氏和梅氏均對應原文語體,以英文中頗為文雅的書面語“verdure”(青翠的草木)來處理原文中的“空翠”。而閔福德則將聊齋雅馴文辭加以收編,將“空翠爽肌”譯為“range upon range of green hills stretching as far as the eye could see”(放眼望去,青山綿延),傾向于使用較為口語化的語言來傳達原文意涵,與翟氏和梅氏譯法相較,其通俗性追求不言自彰。

此外,《聊齋志異》中描寫的男女情事之詞,如“款昵”、“繾綣”等本頗為涵雅,如另一位譯者,英國華裔漢學家張心滄(H.C.Chang)將《竇氏》篇中寫南三復與竇女私會,“自此為始,瞰竇他出,即過繾綣”中的“繾綣”一詞譯為“spend his time with the girl”(與女子共度時光),⑧切合原作內(nèi)斂與雅致的文風。但閔福德卻以直露而通俗的譯文加以處理,如將《蓮香》中“女飄然忽至,遂相款昵”,直接譯為“Suddenly there she was, and soon they were making love”,⑨以通俗淺白的“make love”(做愛)來譯“款昵”這一婉曲之詞,由此降低讀者的感受難度、減少審美時間,以迎合西方讀者的大眾閱讀趣味。

二、彰明幽默內(nèi)涵

置身西方消費文化語境中,閔福德揭橥了一個長期來被忽略的問題,即《聊齋》故事的“幽默”內(nèi)涵。

事實上,《聊齋志異》是一個雜文體文本,美國漢學家余國藩(Anthony Yu)認為其“從閑談式的軼事和民族志式的片段,到具有精湛語言和高超控制的精思佳構(gòu),一應俱全”,⑩細味《聊齋》各篇,不難發(fā)現(xiàn)除志怪、傳奇外,尚有其他如寓言、公案小說、幽默等文體雜陳其間。而諸如《秦生》、《鴿異》、《盜戶》、《快刀》、《鴝鵒》、《諸城某甲》、《戲縊》、《佟客》、《車夫》、《單父宰》以及《鳥語》與《桓侯》中的第二則故事均屬于幽默。閔福德?lián)褡g了上述《快刀》、《鴝鵒》、《諸城某甲》、《戲縊》四則幽默故事。此僅以《快刀》為例,一瞥閔福德對《聊齋》幽默風趣的傳遞。

明末,濟屬多盜。邑各置兵,捕得輒殺之。章丘盜尤多。有一兵佩刀甚利,殺輒導款。一日,捕盜十余名,押赴市曹。內(nèi)一盜識兵,逡巡告曰:“聞君刀最快,斬首無二割。求殺我!”兵曰:“諾。其謹依我,無離也?!北I從之刑處,出刀揮之,豁然頭落。數(shù)步之外,猶圓轉(zhuǎn)而大贊曰:“好快刀!”

此則故事頗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尤以最后一句“數(shù)步之外,猶圓轉(zhuǎn)而大贊曰:‘好快刀!”為調(diào)侃。閔福德的譯文將原文中的“大贊”換以“gasp”(氣喘吁吁地說),更給讀者傳達出一種逼真效果與現(xiàn)場體驗,傳神而幽默:“And as it rolled, it gasped,‘That is a sharp sword!”{11}(頭在地上一邊滾,一邊氣喘吁吁地說:“好快刀!”)

其他諸如《鴝鵒》、《諸城某甲》、《戲縊》因沒有文化障礙,在幽默的傳達上閔譯文亦非常奏效。但閔氏也坦言有時“幽默意味會在翻譯中全然喪失”,{12}比如《董生》、《黃九郎》中對典故的戲用,因西方讀者對中國文化典籍知之甚少,故難以傳達。

《董生》篇講董生見榻上臥有狐女,狂喜,戲探下體,則毛尾修然。大懼,欲遁。女笑曰:“何所見而畏我?”董曰:“我不畏首而畏尾?!遍h福德指出,董生此語乃蒲松齡對《左傳·文公十七年》中“畏首畏尾,身其余幾?”一句的戲仿;{13}至于講述同性戀故事的《黃九郎》,在結(jié)尾“笑判”中,蒲松齡亦有對《左傳》的揶揄:“云雨未興,輒爾上下其手;陰陽反背,居然表里為奸?!逼渲忻鑼懲詰僦異鄣摹霸朴晡磁d,輒爾上下其手”,則是《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中“上其手曰,夫子為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為穿封戌,方城外之縣尹也”的戲擬。{14}在此,閔福德一一加以注釋,以期會心者可以解頤。

《聊齋志異》中的幽默故事在此前諸如翟理斯、梅丹理與梅維恒的英譯本中是基本闕如的,而閔福德卻加以擇選、迻譯,此不能不說是西方消費文化的影響。搞笑是消費文化敘事的流行方式。在消費文化語境中,文學產(chǎn)品往往側(cè)重于追求趣味性,注意消遣性、娛樂性與休閑性,以此來迎合人們的閱讀喜好。

三、擇選怪異敘事

對怪異敘事的青目是閔福德聊齋譯本的又一大向度。蒲松齡在《自志》中嘗言,“人非化外,事過奇于斷發(fā)之鄉(xiāng);睫在眼前,怪有過于飛頭之國”;魯迅先生亦曾指出,聊齋“用傳奇法,而以志怪”。西人最早觀矚聊齋似也緣于對其中志怪敘事的興味,如德國傳教士郭實臘(Karl Gutzlaff)于1842年在《中國從報》(Chinese Repository)上所撰紹介聊齋之文《“聊齋異志”,來自〈聊齋〉的非凡傳奇》(Liáu Chái IChi, or Extraordinary Legends from Liáu Chái),標題便凸顯聊齋的“非凡”與“傳奇”。而較早的聊齋節(jié)譯本對此雖有觸及,但所擇篇目畢竟有限。如翟理斯譯本亦曾擇譯《蛙曲》、《鼠戲》、《小人》、《造畜》、《尸變》、《錢流》、《夏雪》等怪異敘事;而后,梅丹理與梅維恒的譯本對怪異故事亦曾有所涉及,如選譯《偷桃》、《妖術(shù)》等。而閔福德的104篇譯文則在此基礎上有所推進,具體觀來,閔譯本共選譯《尸變》、《噴水》、《山魈》、《咬鬼》、《蕎中怪》、《妖宅》、《真定女》《焦螟》、《四十千》、《鷹虎神》、《蛇癖》、《龁石》、《義鼠》、《海大魚》、《豬婆龍》、《快刀》、《蟄龍》、《雊鵒》、《黑獸》、《雨錢》、《小人》、《乩仙》等50余篇志怪故事,數(shù)量之多,幾占到整個譯本篇目的半數(shù)。而上述除卻《尸變》、《四十千》與《義鼠》外,其余似均為此前其他聊齋譯本或譯文所不曾觸及者。

閔譯本在對“怪異”的關(guān)注上顯然具有不同于其他英譯者的好奇心,將西方譯家的“獵奇”心理推向了極致。具體觀之,閔福德獨譯之《噴水》、《咬鬼》、《蕎中怪》,《妖宅》四則,或敘女鬼噴水、作祟;或講蕎麥垛中有大鬼;或說宅中妖異之象;而《真定女》則敘真定孤女,方六七歲便懷孕產(chǎn)下一男嬰,此顯然亦是怪誕不經(jīng)。{15}且上述幾則故事主旨相去無幾,無非侈陳怪異,意味平淺,筆墨亦無可觀;而其他諸如《蛇癖》、《龁石》、《蟄龍》、《黑獸》由標題便可見是為志怪而志怪,但也赫然出現(xiàn)于閔譯本中。

坦言之,外表奇異而缺乏美學和歷史深度是聊齋中大多數(shù)志怪故事的通病,故事從一個新奇到另一個新奇的表面滑動,單是為了尋求刺激。雖然此種刺激決不會涉及心靈,而僅僅是感官而膚淺的,但卻與消費文化語境中讀者的獵奇心理具有了同契性。海德格爾曾指出:“自由空閑的好奇操勞于看,卻不是為了領(lǐng)會所見的東西,也就是說,不是為了進入一種向著所見之事的存在,而僅止為了看。它貪新騖奇,僅止為了從這一新奇重新跳到另一新奇上去。這種看之操心不是為了把捉,不是為了有所知地在真相中存在,而只是為了放縱自己于世界。所以好奇的特征恰恰是不逗留于切近的事物。所以,好奇也不尋求閑暇以便有所逗留觀察,而是通過不斷翻新的東西、通過照面者的變異尋求著不安和激動?!眥16}

而中國古典小說《聊齋志異》恰恰充斥著對日常生活中非常態(tài)事件的捕捉與展示,或?qū)懝硌之悾蛴浬鐣掀嫒斯质?;或敘自然界中奇特現(xiàn)象,這自然成為閔福德向西方受眾炫示東方“他者”幻魅與神秘的絕妙鏡像,以頗具異國情調(diào)的聊齋中的搜奇記異滿足西方讀者的獵奇心理,成為閔福德迻譯聊齋的一種隱性訴求,由此窺探性欲望也就肆無忌憚地釋放出來了。

四、凸顯愛欲書寫

閔福德譯本若相較于翟理斯譯本,{17}其最為鮮明的特色即對聊齋愛欲書寫的著意凸顯。西方漢學家發(fā)現(xiàn),“在很多聊齋故事里,欲望的指標——通常是他界的女子——推動情節(jié)”,{18}美麗誘人的狐仙、精怪、女鬼、女神主動地投懷送抱,追求意中人。比如《畫壁》一篇中,江西孟龍?zhí)吨阎煨⒘w升至畫壁中,邂逅仙女?!芭厥祝瑩u手中花遙遙作招狀,乃趨入。舍內(nèi)寂無人,遂擁之亦不甚拒,遂與狎好”。

翟理斯譯文將“遂擁之亦不甚拒,遂與狎好”置換為“Then they fell on their knees and worshipped heaven and earth together, and rose up as man and wife,”{19}(然后他們雙雙跪倒拜了天地,從此結(jié)為夫婦。)

為了證實原文即是如此行文,翟理斯特意為“拜天地”添加了一條注釋:“The all-important item of a Chinese marriage ceremony; amounting, in fact, to calling God to witness the contract.”(中國婚禮最為重要的一條,等同于西方由上帝見證婚約)

而原文絕非翟理斯所敘,朱孝廉在佛殿看到精妙的天女散花壁畫,神搖意奪,恍然凝想,不覺身入畫圖。畫中一垂髫天女拈花示愛,朱因得與之有肌膚之親。相比較而言,閔福德的譯文:“The maiden looked back and beckoned him on with the flower that she still held in her hand. So he followed her into the pavilion, where they found themselves alone, and where with no delay he embraced her and, finding her to be far from unreceptive, proceeded to make love to her.”{20}相對忠實地以“embraced”(摟抱)、“far from unreceptive”(主動迎合)、“make love”(做愛)等愛欲詞匯完成《畫壁》中的欲望書寫。

不同于先前翟理斯譯本對聊齋情色描寫的有意規(guī)避,閔福德的譯文除忠實地呈示出聊齋中的愛欲書寫,還對某些故事加以改譯,以對其中的性內(nèi)容大加彰顯。

《聊齋志異》中大部分故事可謂義歸正直,辭取雅馴,雖存在香艷的情色味道,但蒲松齡對男女情感世界的探索只不過進一步肯定了其對于謹慎、中庸傳統(tǒng)的尊重,他并未違悖中國傳統(tǒng)思想——通常是有節(jié)制的歡樂而非不受限制的激情。{21}比如,《狐懲淫》有兩則故事構(gòu)成,第一則講述了狐妖懲罰一個行為不檢點、在家里放置春藥的書生,其妻因誤食而險些失節(jié)喪命。閔福德譯文中的“Stir-fry”一篇,實際上是《狐懲淫》故事中的第二則,講的是某書生蓄津藤偽器,被其妻誤以為食材,與菱藕并出供客,自取其辱。由標題“懲淫”可見是借之勸人戒淫,而閔福德將兩則故事拆離分譯,抹除道德教化色彩而單凸顯其中的性意味。

至于翟理斯絕不愿問津的愛欲敘事,比如講述人獸之交的《犬奸》(The Fornicating Dog)、以壯陽藥驅(qū)除狐魅的《伏狐》(Fox Control)、寫同性戀之愛的《黃九郎》(Cut Sleeve)、{22}以陽物為道具展示鐵布衫硬功的《鐵布衫法》(Steel Shirt)、描寫陽物增大的《巧娘》(Silkworm)、{23}展示雄偉陽具的《五通》(The Southern Wutong-spirit)與《又》(Sunset),此類肉身化、官能化敘事無不一一進入閔福德的翻譯視線之中。

閔譯本對聊齋愛欲書寫的刻意彰顯與露骨表述無疑是為迎合西方消費文化語境中大眾的閱讀欲望。當代著名翻譯家、漢學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在某次訪談中被問及一般西方讀者比較喜歡哪種類型中國小說時,也曾坦言“是sex(性愛)多一點的”。{24}“性欲是消費社會的‘頭等大事,它從多個方面不可思議地決定著大眾傳播的整個意義領(lǐng)域。一切給人看和給人聽的東西,都公然地譜上性的顫音。一切給人消費的東西都染上了性暴露癖。”{25}在市場法則和商業(yè)邏輯的支配下,消費主義話語成為大眾傳播過程中具有支配性的權(quán)力話語,而如何吸引受眾眼球,制造賣點,以刺激閱讀欲望,成為閔福德在擇取與迻譯聊齋時無法規(guī)避的訴求。

閔福德英譯本可謂是聊齋在當下西方消費文化語境中的一次改寫。其充分考量西方消費文化的敘述邏輯,以通俗的語言為西方大眾呈現(xiàn)出了一個充滿娛樂性、怪異性與欲望化敘事的“俗”聊齋文本。這一消費文化語境中產(chǎn)生的聊齋譯本,反過來又使其贏得世界著名的企鵝出版社的垂青,為聊齋在英語世界贏得了廣泛的讀者。{26}可以說,在閔福德聊齋譯本這一外譯個案中存在著悖論:《聊齋志異》的外傳需充分考量接受方讀者所處的時代文化語境,以接受國讀者的審美需求為主,如此則可以更加適應接受國的文化市場,為讀者所認同;但另一方面,《聊齋志異》若任由西方人依照自身的需要塑造成“他者”,淪入被言說、被重構(gòu)的境地,如此翻譯出的中國文學作品縱然不是徹頭徹尾的扭曲,也顯然是失真與變形的。而如何處理中國文化外譯中的這一悖論,無疑是當下亟待中國學者思考與回應的。

① 邁克·費瑟斯通:《消費文化與后現(xiàn)代主義》,劉精明譯,譯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3頁。

② 在此需要指出的是,閔福德譯本亦呈示出研究姿態(tài),非但迻譯并注釋了蒲松齡的自序,為聊齋中出現(xiàn)的若干疑難術(shù)語配制了“詞匯表”,且詳致列出了近80條中外聊齋譯介與研究成果以為參考文獻,并以60余頁的篇幅為所譯故事做了尾注。于此,自當另文再論。

③ Herbert A.Gile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London: Thos.De la Rue&Co., 1880. p.xxx.

④ 王麗娜:《中國古典小說戲曲名著在國外》,學林出版社1988年版,第211頁。

⑤ Herbert A. Gile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London: Thos. De la Rue & Co., 1880. p.110.

⑥ Denis C. Mair & Victor H. Mair, Strange Tales from Make-do Studio,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9. p.76.

⑦⑨{11}{12}{13}{14}{20} John Minford,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London: Penguin Books, 2006. p.154; p.214; p.209; p.xvii; p.xvii; pp.539-540; pp.23-24.

⑧ H.C.Chang. Chinese Literature 3: Tales of the Supernatural. Edinburgh: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1983.p.132.

⑩ Anthony Yu,‘Rest, Rest Perturbed Spirit?。?Ghost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48, December 1987. p.2.

{15} 荷蘭漢學家高羅佩指出,“經(jīng)典上說,女子‘二七月經(jīng)初潮,男子‘二八精成而遺”。可見古時女子十四歲方生理成熟,六七歲而孕實屬荒誕。具體見高羅佩《中國古代房中考》,李零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9頁。

{16} 海德格爾:《存在與時間》,陳嘉映、王慶節(jié)譯,三聯(lián)書店1999年版,第200頁。

{17} 筆者對照翟理斯164則譯文與閔福德104篇譯文,發(fā)現(xiàn)閔福德的譯文中有31篇是先前翟理斯迻譯的,包括:第一卷中的《考城隍》、《尸變》、《瞳仁語》、《畫壁》、《偷桃》、《種梨》、《勞山道士》、《長清僧》、《狐嫁女》、《嬌娜》、《僧孽》、《妖術(shù)》、《三生》、《四十千》、《畫皮》、《賈兒》;第二卷中的《嬰寧》、《聶小倩》、《義鼠》、《地震》、《海公子》、《造畜》、《祝翁》、《蓮香》;第四卷中的《諸城某甲》、《蛙曲》、《鼠戲》、《寒月芙蕖》;第五卷中的《小人》、《蓮花公主》;第六卷中的《戲縊》。

{18} 孫康宜、宇文所安:《劍橋中國文學史》下卷,劉倩等譯,三聯(lián)書店2013年版,第265頁。

{19} Herbert A.Giles,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London: Thos. De la Rue&Co., 1880. p.11.

{21} 夏志清:《中國古典小說》,江蘇文藝出版社2008年版,第309頁。

{22} 閔福德將《黃九郎》這一標題意譯為“Cut Sleeve”,即“斷袖”,這一古人對男性之間同性戀的代稱,加重篇目的情色意味。

{23} 《巧娘》故事的標題,閔福德意譯為“Silkworm”(蠶),以主人公廉生生殖器的喻體做篇目。原文中說“廣東有搢紳傅氏,年六十余,生一子名廉,甚慧而天閹,十七歲陰才如蠶?!?/p>

{24} 葛浩文:《我譯故我在》,載季進《另一種聲音:海外漢學訪談錄》,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24頁。

{25} 博德里亞:《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59頁。

{26} 西方普通讀者的觀矚與熱議,尤見于世界著名閱讀網(wǎng)站“goodreads”上50余頁的讀者熱議與推薦,具體可參http://www.goodreads.com/book/show/155054.Strange_Tales_from_a_Chinese_Studio,2014年11月2日。亞馬遜(美國)網(wǎng)頁上,現(xiàn)有27條讀者熱論,絕大多數(shù)高度褒獎閔譯本,具體可參http://www.amazon.com/Strange-Chinese-Studio-Penguin-Classics/product-reviews/0140447407/ref=cm_cr_pr_viewpnt_lft?ie=UTF8&showViewpoints=1&sortBy=ecent&reviewerType=all_reviews&formatType=all_formats&filterByStar=positive&pageNumber=1,2015年9月10日。

(責任編輯:張衛(wèi)東)

Abstract: Western consumerist values have exerte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socio-cultural orientations as a whole and it is in this context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by John Minford, a British sinologist, is generated as a representative text in tha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narrative style of catering to popular tastes, being entertaining and desire-oriented. Minford tells the story in a popular language by selecting humorous stories from liaozhai zhiyi (Strange Stories from a Chinese Studio)for a free translation and notation, accentuating the weird narration of the text and the writings of love and desire. It is with this view of consumer cultural context in mind that Minford the sinologist has won the acceptance of the Western readers. This case for translation is a paradox involving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ulture into foreign languages that is in urgent need of responses from Chinese scholars.

Keywords: Consumer culture, Minford, liaozhai zhiyi, the popular, entertainment, desire, translation into foreign languages

猜你喜歡
消費文化聊齋欲望
蒲翁故里傳唱聊齋俚曲
梁曉聲:我與《聊齋》
再生與異化的悖論:消費文化驅(qū)動下歷史街區(qū)商業(yè)化改造的機制解析及應對
略論消費文化視域中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
城市大眾消費文化的狂歡
電影的幻象與欲望的辯證關(guān)系查鳴
莊之蝶:欲望激流中的沉淪者
蒲松齡紀念館赴臺舉辦蒲松齡聊齋文化展覽活動
我們班的聊齋
梨树县| 东宁县| 准格尔旗| 宁安市| 金阳县| 宝清县| 广水市| 同仁县| 枣庄市| 屏边| 新沂市| 梅州市| 敖汉旗| 龙岩市| 宜丰县| 临城县| 潼关县| 桐梓县| 垫江县| 宜良县| 桓仁| 天峻县| 中宁县| 德阳市| 建宁县| 彰化县| 洞口县| 晋州市| 潢川县| 北宁市| 上思县| 泗洪县| 丹棱县| 搜索| 洪洞县| 内乡县| 会泽县| 曲水县| 丹寨县| 定安县| 禹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