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華
[摘 要]相對而言,科普童話語言通俗,趣味洋溢,非常適合學生閱讀。對于科普童話的教學,應(yīng)賦予其更多的語文氣息。教學中要緊扣童心,激活科普童話的教學靈性;激發(fā)童趣,營造科普童話的詩意空間;重尋童真,插上科普童話想象的翅膀。
[關(guān)鍵詞]科普童話 童心 童趣 童真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25-061
縱觀蘇教版語文教材,就會發(fā)現(xiàn)科普童話幾乎每冊都有。雖然這一類文章語言通俗,趣味洋溢,非常適合學生閱讀,但是很多學生僅僅停留在喜愛層面上,目光也大多留在科普知識上,卻忽略了科普童話所特有的語文味。這是本末倒置的。對此,筆者結(jié)合實踐,運用三個策略,給科普童話教學插上翅膀。
策略一:緊扣童心,激活科普童話的教學靈性
對于科普童話教學來說,需要從學生出發(fā),用兒童的視覺去審視文本內(nèi)容,用兒童的思維去體驗文本內(nèi)涵,甚至可以用兒童的研究方式去看待科學常識。只有這樣,整個科普童話才會充滿趣味,才會洋溢詩意,而不是“死板板”的科學知識。因而,教師首先需要按照普通課文的教學方式,通過搭建平臺,創(chuàng)設(shè)情境,讓整個課堂彰顯童心,從而有效激活科普童話的靈性。
比如《航天飛機》這一課,作者用擬人手法寫了普通飛機與航天飛機的區(qū)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教師通過飛機圖片進行引導,讓學生說說自己對飛機的認識。對此學生興致勃勃,其中有個男生坐過飛機,教師就請他到講臺上講解。在學生講得最精彩的時候,教師順勢通過多媒體推出一張圖片,是飛機垂頭喪氣的樣子,并說:“飛機那么先進,那么有本領(lǐng),為何還垂頭喪氣呢?”這樣,自然而然就過渡到了航天飛機的內(nèi)容。
雖然從時間上來看,這個導入有點長,畢竟讓學生“廢話”了許多。但從整個教學效果來看,卻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不但讓學生興趣盎然,而且課堂氣氛也十分濃烈。試想一下,如果教師一開始就按部就班,或者直接打斷學生發(fā)言,也許時間安排是緊湊了,但是學生的興致卻被壓抑了。這里教師需要明白,課堂是學生的,作為科普童話教學尤其要尊重學生,呵護童心,讓他們能夠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去感知文本內(nèi)涵。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還能讓課堂充滿童性。
策略二:激發(fā)童趣,營造科普童話詩意空間
對于科普童話課文的學習來說,興趣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從童話角度出發(fā),引申學生的無限想象;也可以從科普角度出發(fā),針對相關(guān)科學知識設(shè)置情境,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探究激情。方法可以多樣,關(guān)鍵是要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整個科普童話教學洋溢詩意。這樣,學生在了解科普知識的同時,也能深入品析語言,從而準確理解文本主題。
比如《水上飛機》這一課,其內(nèi)容是介紹水上飛機的功能。教學時,教師巧妙設(shè)計,讓學生學會換位觀察,把自己當作一只小海鷗。在引導學生朗讀課文后,教師詢問他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同時,還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朗讀訓練以及對話互動,來了解水上飛機的本領(lǐng)。最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想象,假如自己是一架水上飛機,在遇到海難的時候應(yīng)該怎么做。這樣,在引導學生對水上飛機功能概括的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語言表達的能力。
從效果來看,整節(jié)課學生始終保持著濃厚的學習興趣。這不僅源于教師的多種舉措,如換位觀察、小組對話、朗讀訓練等,更在于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對學生內(nèi)在學習動力的激發(fā)。這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先進入角色,如果仍站在“岸邊”說興趣,課堂必然還是“死氣沉沉”的。
策略三:重尋童真,插上科普童話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創(chuàng)造力培養(yǎng)的原動力。學生的世界是精彩的,是五彩斑斕的,同樣也是充滿無限想象的。針對科普童話教學,教師需要做的是在科普知識的基礎(chǔ)上,在童話聯(lián)想的基礎(chǔ)上,盡可能地“放大”想象。比如,可以通過說,或者寫,或者畫來想象,形式可以多樣,關(guān)鍵是教師要放手,要給學生時間,還要給他們平臺,讓他們能想象、敢想象,這樣整個課堂就會充滿童真童趣。
還是《水上飛機》這一課,教師可以進行拓展,引導學生從水上飛機進行延伸,設(shè)想一下,飛機還可以有哪些功能,在未來還能做什么事情。學生可以通過文字,或者圖片,進行合理想象。對此,學生興趣盎然,個個都爭著做“設(shè)計師”。有的學生設(shè)計出救火飛機,有的學生設(shè)計出雪地飛機,還有的學生別出心裁,設(shè)計出太空飛機。整塊黑板貼滿了學生的精心設(shè)計,整個課堂也充滿了學生的童真童趣。
孩子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教師需要的是給學生搭建平臺,豐富他們想象的空間。這需要教師走進兒童,走進他們的內(nèi)心,更要帶領(lǐng)他們走進科普,走出童話。這樣不僅可以激發(fā)他們對科普童話的興趣,而且還能讓整個課堂充滿詩意。
總而言之,教師只有充分做到尊重學生,從學生實際出發(fā),才能讓學生在科普童話的教學中釋放出童真,描繪出斑斕的天空。
(責編 劉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