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以榮格原型分析《追風箏的人》阿米爾的心路歷程

2016-09-30 05:42:32朱玲玲
名作欣賞·學術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追風箏的人阿米爾

朱玲玲

摘 要:榮格原型主要包括“人格面具”“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和“自性”,從這四種原型結合文本分析阿米爾在童年時對父愛的困惑、對哈桑的背叛、他的內疚和痛苦以及自我救贖的心路歷程,以期獲得對主人公阿米爾形象及該小說更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關鍵詞:榮格原型 阿米爾 心路歷程

《追風箏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賽尼的第一部小說,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創(chuàng)作的英文小說。小說以第一人稱視角講述了阿富汗少年阿米爾的成長故事。由于《追風箏的人》2003年出版,時間較近,國內外對此小說的研究還不是特別豐富。以往學者對這部小說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風箏的象征、哈桑形象、倫理道德以及主人公身份認同等視角上,以這部作品主人公阿米爾的心路歷程為主題的研究不多,是以榮格原型為基礎、結合故事文本來解讀的更是寥寥無幾。筆者擬由此入手,以期獲得對主人公阿米爾形象及該小說更為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一、榮格原型

卡爾·榮格,瑞士心理學家、精神科醫(yī)師,是分析心理學的創(chuàng)始者。榮格認為在潛意識中有集體潛意識,集體潛意識中人類不分地域與文化的共同象征叫作原型?!霸蛷母旧险f是一種無意識的內容?!眥1}集體無意識操控原型,并通過原型發(fā)揮作用。榮格發(fā)現了眾多原型,他認為“生活中有多少種典型環(huán)境,就有多少種原型”{2},主要的原型有四種,即人格面具、陰影、阿尼瑪(阿尼姆斯)和自性。

榮格認為人格面具是一個人公開展示的一面,其目的在于給人一個很好的印象以便得到社會的承認?!霸谀撤N意義上,人格面具被認為是有欺騙性的,因為它向別人顯現的僅僅是一個人精神中的很少的部分?!眥3}人格面具掩飾著真正的自我。陰影指一種動物性的本能,具有許多不道德的欲望和沖動。陰影是潛意識的一部分,是邪惡的陰暗面,隱藏于人的心靈深處。阿尼瑪和阿尼姆斯分別代表男人和女人身上的雙性特征,這種特征促使人格協調。阿尼瑪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阿尼姆斯則指女人身上的男性氣質。自性是混亂狀態(tài)中調節(jié)人和秩序的恢復者,它在人類精神世界中,對整個人格加以調整,保證人格最大可能的統一、和諧和完整。

二、阿米爾的心路歷程

(一)以“人格面具”分析阿米爾的童年困惑

主人公阿米爾在自己的家中仿佛是一個局外人。母親生他時死于難產,作為一個孩子,母愛的缺失使他格外渴望父愛,守護完整的父愛成為他童年時期唯一的精神支點。在阿米爾的眼中,父親高大、正直的形象使阿米爾視其為神,然而阿米爾天生柔弱的性格絲毫得不到父親的關注,這使得阿米爾對自己的身份感到焦慮和懷疑。

也許我在那兒站了不到一分鐘,但時至今日,那依舊是我生命中最漫長的一分鐘。時間一秒一秒過去,而一秒與一秒之間,似乎隔著永恒。空氣變得沉悶、潮濕,甚至凝固,我呼吸艱難。爸爸繼續(xù)盯著我,絲毫沒有要看一看的意思。{4}

這里描寫阿米爾創(chuàng)作了一個故事,希望得到父親的贊賞與認同,但他沒想到父親不給他任何回應。在任何充滿愛的家庭,父母親都會盡量給予孩子贊美和鼓勵,但阿米爾只能得到父親無聲的冷漠。他們之間的距離很遠,遠到阿米爾很困惑他是否是父親的兒子。但與父親對阿米爾的冷漠相比,父親對哈桑卻給了異乎尋常的關愛,他總能得到父親的贊賞和肯定。因此,阿米爾不僅嫉妒父親對哈桑的寵愛,也一直困惑為何父親對他與哈桑差別如此之大。

但阿米爾不知道其實他所看到并不是父親真實的樣子。父親戴上了人格面具,因為哈桑其實是他與仆人阿里的妻子私通生下的。父親對別人甚至對自己最親的人隱瞞了這件事,也隱瞞了哈桑的真實身份。父親這樣做是為了維護和保全良好的社會形象和地位。假如這一切曝光,那么他就不再是那個受人尊重的紳士。他不敢公開一切,但良心時刻折磨著他。他冷落阿米爾,給哈桑更多的關愛,只是為了彌補愧疚。但不幸的是,父親這些行為卻讓自己的兒子阿米爾憎惡和嫉妒哈桑,成為一切悲劇的導火線。

(二)以“陰影”和“阿尼瑪”分析阿米爾的背叛

1.“陰影”中的阿米爾 榮格原型中“人格面具”與“陰影”相互對應,大多數人傾向于戴著人格面具,掩藏自身的陰暗面。當我們趨于認同某種美好的人格面具,其對應的陰影也就愈加陰暗?!皟烧叩牟粎f調與沖突,將帶來許多心理上的問題與障礙。”{5}這在小說中表現為阿米爾對哈桑的嫉妒和自私。

給哈桑念故事的時候,碰到某個他無法理解的字眼,我就十分高興,我會取笑他,嘲弄他的無知。

我念書給他聽,接著突然不管那個已經寫好的故事。我假裝念著書,像平常那樣翻著書,可是我說的跟書毫無關系,而是拋開那個故事,自己杜撰一個。當然,哈桑對此一無所知。對他而言,書頁上的文字無非是一些線條,神秘而不知所云。文字是扇秘密的門,鑰匙在我手里。完了以后,我咯咯笑著,問他是否喜歡這個故事,哈桑竟拍手叫好。

這兩段描述阿米爾如何愚弄哈桑。阿米爾性格的陰暗面使他一方面從心底鄙視哈桑是個目不識丁的仆人之子;另一方面對哈桑產生嫉妒,因為父親對這仆人之子哈桑的格外關愛。

2.“阿尼瑪”缺失的阿米爾 “阿尼瑪”指男人身上的女性氣質。小說中的阿米爾的母親因為難產死去,從小缺失母愛導致他的性格不協調和不完整?!鞍⒛岈敗比笔В@在小說中表現為他的性格缺失——懦弱。

我仍有最后的機會可以做決定,一個決定我將成為何等人物的最后機會。我可以沖進小巷,為哈桑挺身而出——就像他過去無數次為我挺身而出那樣——接受一切可能發(fā)生在我身上的后果。或者我可以跑開。

這里描寫阿米爾對哈桑的背叛。風箏大賽上,阿米爾渴望贏得比賽以向父親證明他的優(yōu)秀。忠誠的哈桑為他追趕掉落的風箏,遇上一直在尋找機會報仇的壞人阿塞夫。哈桑知道這只風箏對阿米爾很重要,甚至愿意犧牲自己的尊嚴來保護它。躲在角落的阿米爾把這一切都看在眼里,可他抵抗不住“阿尼瑪”缺失帶來的性格缺陷,最終選擇懦弱并逃跑。阿米爾的背叛不僅給哈桑帶來傷害,也讓自己日夜活在內疚中。

我走下樓梯,穿過院子,從枇杷樹后穿過走進阿里和哈桑的房間。我掀起哈桑的毛毯,將新手表和一沓鈔票塞在下面。我又等了半個小時,然后敲敲爸爸的房門,說了那個謊——我希望這是我一連串可恥的謊話中最后一個。

小說這里描寫阿米爾對哈桑的再次背叛。阿米爾逃不過內心的罪惡感,他害怕面對哈桑,甚至討厭哈桑對他的忠心耿耿。為了解脫,他用了陰謀——栽贓誣陷哈桑。他希望哈桑因為偷竊而被父親趕出家,這樣他再不用面對哈桑,也可以獨享父愛。性格中的“阿尼瑪”缺失,使他不敢勇敢面對,使他自私懦弱,讓他徹底背叛哈桑,也讓他和哈桑的友誼結束。

3.阿米爾的自我救贖 對阿米爾來說,哈桑一家離開他的家,他以為自己得到了最終解脫,可他沒想到這不僅沒有讓他輕松,反倒讓他更加內疚。對哈桑的嫉妒、背叛和誣陷,成為他揮之不去的噩夢。后來因為阿富汗戰(zhàn)亂,阿米爾和父親輾轉來到美國定居,哈桑一家則下落不明。轉眼,阿米爾長大成人,有自己的妻子,有新的生活。

阿米爾在美國埋葬不堪的過去,克服種種困難,得到成功的事業(yè)和美滿的愛情,這些可看作是阿米爾的外在成長。可他的內心深處仍背負著對哈桑的背叛和誣陷包袱,他的心靈并沒有獲得真正成長。在父親去世后,他知道哈桑原來是他同父異母弟弟的真相后,他最終接受了父親的友人拉可辛給他指引的再次成為好人的路——重返阿富汗。他冒生命危險救出哈桑的兒子索拉博,以父親的身份給予他親情,撫平他心靈的創(chuàng)傷。這次救贖的歷程使阿米爾完成了對哈桑的贖罪,成為父親一直以來所期盼他成為的真正的男人,也讓自己的心靈得到了真正的解脫和成長。阿米爾能夠勇敢面對過去,得到救贖,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陰影”消失。阿米爾和父親來到美國后,他不再是那個在喀布爾的富家少爺,他和父親為生存掙扎。阿米爾慢慢變得獨立,勇于面對生活的困難,長大后漸漸事業(yè)有成。這些年在美國,沒有哈桑,他的父親直到去世也只屬于他,再沒有人和他爭奪父愛。沒有過去那些活在父親偏愛哈桑的陰影,心態(tài)漸漸由失衡變?yōu)檎!?/p>

二是“阿尼瑪”得到投射。阿米爾在美國娶了喜歡的人——索拉雅。索拉雅在嫁給他之前也犯過錯,但她卻對他坦白。

我妒忌她。她的秘密公開了,說出來了,得到解決了。我張開嘴巴,差點告訴她,我如何背叛了哈桑,對他說謊,把他趕出家門,還毀壞了爸爸和阿里四十年的情誼。

從這里的描寫可以看出,索拉雅對自己不堪的過去的坦白深深地觸動阿米爾的心底,使他明白每個人都會犯錯,只是缺少面對的勇氣。索拉雅是阿米爾走上救贖道路的關鍵人物,她以自己的言行積極影響著從小沒有母親的阿米爾,使他的性格漸漸趨于和諧和完整,彌補了阿米爾性格中缺失的“阿尼瑪”。

三是“自性”的作用。在美國的新生活,阿米爾性格中“陰影”漸漸消失,“阿尼瑪”漸漸得到補償,“自性”漸漸產生。在“自性”的作用下,阿米爾勇敢面對過去,回到戰(zhàn)亂的阿富汗,像一個勇士般,不畏暴力,歷經生死救出索拉博,把他帶回美國,給予他關愛。像從前父親對哈桑那樣,像從前哈桑對自己那樣,放下種族歧視,放下過去嫉妒、背叛的罪惡包袱。

我追。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杰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我追。

這正是阿米爾最終獲得真正解脫后的模樣,笑容發(fā)自內心。他為索拉博去追趕掉落的風箏,就像當年哈桑為他追趕風箏那樣,迎風奔跑,成為真正追風箏的人。

三、結語

本文著重從榮格的原型角度分析阿米爾的心路歷程。父親的“人格面具”使童年的他備受困惑,性格中的“陰影”讓他嫉妒和憎惡哈桑,“阿尼瑪”的缺失使他最終背叛和離棄哈桑。在美國的新生活,沒有哈桑,他獨享父愛,直至父親的離世,他的“陰影”逐漸消失。與索拉雅結合讓他的“阿尼瑪”得到投射和補償,內心的“自性”浮現出來。這一切促使他最終為自己過去的罪惡救贖,人格得到統一,心靈獲得真正解放。

{1} 榮格:《集體無意識的原型》,蘇克譯,改革出版社1997年版,第41頁。

{2} 榮格:《心理學與文學》,馮川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7年版,第90頁。

{3} 郝根漢:《人格心理學導論》,海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66頁。

{4} 卡勒德·胡塞尼:《追風箏的人》,李繼宏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5頁。(文中有關該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5} 申荷永:《心理分析:理解與體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版,第134-136頁。

猜你喜歡
追風箏的人阿米爾
淺析《追風箏的人》主要人物形象塑造
《追風箏的人》中阿米爾的人物形象解讀
為你,千千萬萬遍
十幾歲(2020年13期)2020-11-26 03:07:40
為你,千千萬萬遍
不一樣的風箏
《追風箏的人》:一本暢銷書的十年
看天下(2016年34期)2016-12-24 21:32:22
一條再次成為好人的路
《追風箏的人》的心靈療治與救贖反思
評《追風箏的人》中哈桑的悲劇人生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5:43
論《追風箏的人》中的友情與救贖
考試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22:33:22
中卫市| 合山市| 岚皋县| 手游| 大姚县| 宾阳县| 台江县| 大丰市| 永胜县| 浦城县| 扎囊县| 太康县| 精河县| 攀枝花市| 辽阳市| 开化县| 泗水县| 荔浦县| 合川市| 泸定县| 佛山市| 岑溪市| 香格里拉县| 寻乌县| 锦州市| 阿勒泰市| 霍邱县| 长治市| 昌黎县| 曲松县| 建瓯市| 尖扎县| 宁国市| 遂宁市| 昌图县| 昆明市| 平遥县| 苍山县| 望城县| 钟祥市| 当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