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孟
[摘 要]班主任工作在特殊教育工作中具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班主任在完成本身的教學任務的同時還肩負著對全班學生進行管理、教育的重任,一個班級聾啞學生思想覺悟的高低、組織紀律的好壞、學習成績的優(yōu)劣、身體素質的強弱等都與班主任工作直接相關。本文提出做好聾校班主任工作的相關措施,進而提出以下內容。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分析;措施
聾校班主任所面對的是一群特殊的學生,他們因聽力障礙,與人交往的渠道受阻,了解周圍的世界只能靠眼睛,這導致了他們具有理解的片面性、性格的多疑性、思維發(fā)展的緩慢性以及與人交往的困難性等特點。因此,聾校班主任要不斷地增強業(yè)務能力,拉近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從而做好班級工作。
一、熱愛聾生,關心聾生
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構建特殊教育事業(yè)大廈必不可少的奠基石,更是班主任。在聾校中,大多數聾生都住宿在校,而且聾生由于語言障礙,與人交流比較困難,往往憑借視覺來觀察事物,很容易產生錯覺和誤解。再加上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遇到許多困難,這就要求班主任像慈母那樣,從日?;顒幼銎?、從小事做起,時時刻刻想著聾生,真心關愛學生,撫慰他們那顆受傷的心靈,激起他們對生活的勇氣,做他們的貼心人。高爾基曾說過:“誰愛孩子,孩子就愛誰。只有愛孩子的人,他才可能教育孩子?!碑攲W生深切感受到班主任的關心、幫助時,他們的心自然就會和老師貼近。
二、加強家校聯系,共同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
聾生的家庭教育是聾校教育的基礎。一個家庭有個殘疾的孩子,這意味著是一個不幸的事件和難以彌補的終身遺憾。情每位家長,更理解他們的苦衷,每次家長來學校送孩子或平時來學??春⒆优c我交談時,我都像對待老朋友一樣,真誠地、坦率地和他們一起探討交流和相互溝通,使家長增強信心,增強責任感,客觀地、現實地面對自己的殘疾孩子,使他們放心地把孩子交給學校,交給老師。同時,還應教給家長一些基本的教育方法,請家長學習一些日常手語,經常家訪,請家長到學校參加必要的活動,讓家長與老師組成教育的合力,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整體效應,使教育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打鐵還需自身硬, 班主任要積極提高自身素質
聾校班主任工作比普校班主任工作更為復雜,因此要求班主任的專業(yè)化水平要高。聾校班主任專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從點點滴滴做起。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在專業(yè)化的道路上穩(wěn)步前進,需要進行學習。一是政治學習,要時刻保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政治敏銳度,時時處處不忘加強思想政治學習,嚴格要求自己,處處做班主任的表率,發(fā)揮模范帶頭作用。作為班主任盡量不請假、遲到、曠工,不怕苦,不怕累,總是以百倍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之中,提高自身政治和思想素質。二是業(yè)務學習,要通過讀書、培訓等學習先進的教育管理理論、學科知識理論等,扎實練好業(yè)務基本功,如我堅持一個月讀一本好書,讀后寫讀書筆記,每周堅持寫班主任工作隨筆,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業(yè)務培訓等。三是實踐學習,不能忽視教育生活中每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把每一件小事做好,穩(wěn)扎穩(wěn)打,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磨練自己,在實踐中讓自己成長。打鐵還需自身硬,只要 持之以恒,善于學習,善于實踐,就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班主任。
四、強化語訓,促進交流
語言是人與人交往的重要手段,語言的交流是人認識社會的重要渠道。聾生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語言訓練需要一直貫穿于整個學校生活,即使這樣,其口語水平也極少能達到與健聽人順利交流的水平。在與健聽人的交往中,他們借助的往往是書面語,因此,對聾生進行語言訓練,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口語訓練,二是寫作能力的訓練。眾所周知,說話材料與寫作材料的組織是建立在生活實踐的基礎上的,聾校寄宿制的生活方式決定了聾生的社會交往活動少,視野窄,信息饋乏,所以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的語言材料和寫作素材十分貧乏。為改變這一現象,要經常開展實踐活動,讓學生置身于生活中,開闊其視野,豐富其生活感受,為其寫作積累素材。
五、千錘百煉,增強業(yè)務能力
馬卡連柯說過,假如你的工作、學習和成績都非常出色,那么你盡管放心,他們會站在你的一邊;假如處處都可以看出你業(yè)務不通———那么除了蔑視以外,你永遠不配得到什么。班主任首先是教師,要成為學生眼中的“智慧樹”,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樣才能得到學生的敬佩,主動配合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相反,班主任如果對專業(yè)知識一竅不通,對學生的疑問不能解答,長此以往,就會失去學生的尊重和信任,班級工作也就無從下手。
六、愛是教育的靈魂,班主任要用愛滋潤學生的心田
聾啞學生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更加需要貼身的關愛。工作中,我平等地關愛每一位聾生。在與學生親密的交往中,我發(fā)現每個學生都有他們獨特可愛的閃光點,我抓住每一次契機,向他們奉獻自己的愛心。當今社會,由于家庭和社會原因,聾啞學生的性格表現、行為習慣令人擔憂,同學之間為小事而爭吵,吃了虧決不罷休,非占到便宜不可。于是,我利用班會課,熱情有愛的給他們教育。在語文課上,向他們講述中外偉人名人的故事,幫助他們樹立“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思想。活動課上,讓他們把平時發(fā)生的互不相讓的事用小品的形式表演出來,讓大家評論是非,在活動中自己教育自己。所有這一些,都要以愛為基礎,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學生感受到了關愛,班主任工作才能有效開展起來。
總之,聾校班級管理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育人工程。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做到“以愛換愛,將心比心”。班主任還要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做到對每個學生心中有數,才能有的放矢地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只要我們一切從工作出發(fā),為學生著想,不斷地學習,不斷地改進方法,不斷地分析、反思、探討和積累,就一定能夠做好聾校班主任工作,達到事半功倍、教書育人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高琳琳. 信息技術應用于聾校語文教學的研究與實踐[D].曲阜師范大學,2010.12(08):134-135.
[2]劉莉. 聾校義務教育階段語文教學創(chuàng)新初探[D].湖南師范大學,2010.14(08):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