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龍
【摘 要】在中國的戲曲舞臺上,人物形象、表演情節(jié)、場面、布景和音樂等,共同構成了戲曲舞臺的綜合藝術。在戲曲舞臺上最為關鍵的是要飾演好不同的人物形象,要注重行當?shù)谋硌莩淌剑宫F(xiàn)出栩栩如生的舞臺人物形象,才能讓戲曲活起來,使戲曲藝術煥發(fā)出非同尋常的光彩?;泟∫灿衅洫毺氐奈枧_表演程式及技巧,需要在不同行當?shù)谋硌菹?,加以意象,生成生動的人物形象和風貌。
【關鍵詞】粵劇;舞臺;表演;程式;技巧
中圖分類號:J82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9-0036-01
粵劇涵蓋末、凈、正生、正旦、正丑、元外、小生、貼、夫、雜十大行當,這些不同的行當各有其表演程式和技巧,它們來源于生活,是在生活的基礎上,通過想象和美化加工而成的規(guī)范化形式。為了把握好不同行當?shù)娜宋镄蜗?,粵劇表演者需要掌握不同行當舞臺表演的程式,練好“四功五法”,從而使粵劇表演藝術精彩紛呈,學之不盡。
一、旦行的舞臺表演程式及技巧
在粵劇表演藝術中,程式是無所不在的,形成了獨特的審美特征。在粵劇的花旦行當中,有《拾玉鐲》中的孫玉姣、《小放?!分械拇骞谩ⅰ惰F弓緣》中的陳秀英,這些花旦的舞臺扮相類似,卻有著各自鮮明的性格特征,因而,需要給予不同的個性化行當程式:孫玉姣屬于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小家碧玉,她經受的家庭管教較為嚴格,性格溫順而拘謹,遇到傅鵬時面有羞色,眼神下垂,顯現(xiàn)出一種拘束之態(tài),還時不時用手巾遮擋住自己的臉,在她的喂小雞、穿針引線、小圓場等程式中,流露出小旦的天真、善良與純樸。村姑的程式設計:鄉(xiāng)村爛漫的小姑娘,在趕?;丶业耐局?,遇見一位牧童哥,兩人嬉笑打鬧,設計了一連串的小旦表演程式:馬鞭、小跳、原地翻身臥月、后踢、蹉步等。陳秀英本是官宦之女,家境衰敗后隨母經營茶館,性格任性獨立,接觸各類人等,有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有膽識,性格果敢堅毅,尤其在對待愛情時果斷而堅決,她鐘情于匡忠,運用了武生的程式,如:大圓場、翻身等。
還有,在粵劇傳統(tǒng)劇目中,《六國大封相》中的“羅傘女”是經典的小旦代表,在這部戲中,小旦要有扎實的基本功,為了表達慶祝蘇秦拜相的喜悅之情,“羅傘女”要縱橫十方舞臺,大跳羅傘架,還要擅長各種花式表演,用熟練的指法和身段表演,表達出彩旦的風趣、青衣的風韻。
二、“須生”的舞臺表演程式及技巧
在粵劇舞臺上,“須生”的行當也有其表演程式和技巧,它要有與行當相符的手、眼、身、法、步,還要有明亮、富于韻味的唱腔。須生在粵劇中大多扮演尊嚴的長者,有“硬功”武須生和“軟功”文須生之分。其中,“硬功”武須生大多飾演功架動作幅度較大的“袍甲戲”,“軟功”文須生更注重唱、念、做,在表現(xiàn)須生行當戲時,要注重人物性格和形象的塑造。
三、粵劇中的武打戲程式
粵劇歷來有尚武的傳統(tǒng),它的從業(yè)人員也有一定的武功基礎,俗稱“紅褲仔”或“科班”出身。這些武打演員有:“武狀元”陳錦棠、“武探花”梁蔭棠、“武榜眼”盧啟光等,還有前輩關德興,他將舞臺功架和民間武術轉化為舞臺表演的技巧,他飾演的武術宗師黃飛鴻,身手敏捷矯健,棍法精到。后來的武打演員還有郭鳳女、梁均強、曾小敏、彭慶華、玉龍等,可謂人才輩出。
粵劇有一大批傳統(tǒng)武戲,如《西河會妻》、《三帥困崤山》、《趙子龍催歸》、《劉金定斬四門》、《武松大鬧獅子樓》等,這些傳統(tǒng)武打戲長靠短打樣樣出彩。在這些表演程式之中,還有過人的表演技巧,值得欣賞和傳承,如博得滿堂彩的打真軍表演、吐血、心口碎大石、飛槍、高臺照鏡等,還有硬武功木人樁、梅花樁、踩沙煲等,群體性武打技巧,如亂府、疊羅漢、一滾三飚、滾龍等,這些粵劇武打表演技巧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征,也是粵劇區(qū)別于其他劇種的標志和風格。人們可以在欣賞粵劇武打表演的程式中,感受到威武五軍虎的縱橫翻騰,欣賞到令人眼花繚亂的飛閃騰挪,感受到讓人血脈賁張的兵將較量等。例如,《白蛇傳》中的許仙飾演者,他在被小青追殺的過程中,就可以用良好的武功功底來表演,運用搶背、吊毛、鏟地、探海等技巧,恰如其分地展示出許仙的心慌與內心的歉意及內心的膽怯之情。試想,如果他們沒有良好的武功功底,就無法表現(xiàn)出劇情中所需的緊張感和危機感,也無法實現(xiàn)劇中各要素的統(tǒng)一。
總而言之,粵劇舞臺表演藝術有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它有其自身的表演程式和技巧,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有豐富的唱腔、精細的表演等,不僅有文戲,而且有武戲,內容豐富而精彩,給人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審美體驗。在演員的表演技巧與行當程式的融合過程中,完美地對粵劇劇目進行了演繹,為人類豐富文化的多樣性和創(chuàng)造性做出了貢獻。
參考文獻:
[1]唐艷輝.“戴著鐐銬舞蹈”——淺析中國戲曲程式的靈活運用[J].學周刊,2011(10).
[2]文陽春.初探戲曲藝術的表演程式[J].藝海,2010(11).
[3]段瑞.戲曲表演程式的繼承和發(fā)展[J].當代戲劇,2010(04).
[4]周明.淺議戲曲程式[J].黃梅戲藝術,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