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團員
摘要:內蒙古自治區(qū)橫跨我國三大聚煤區(qū),地質歷史上四大聚煤期在內蒙古自治區(qū)均有表現(xiàn),含煤地層時代主要有石炭——二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和古近紀。
關鍵詞:聚煤期;地質歷史;含煤地層;資源儲量
內蒙古自治區(qū)煤炭資源豐富,橫跨我國三大聚煤區(qū)(東北、華北、西北),地質歷史上四大聚煤期在我區(qū)均有表現(xiàn)。已查明和預測的含煤盆地180余個,在全區(qū)的各個盟(市)均有煤炭資源分布,含煤盆地面積約14.3萬km2,約占全區(qū)國土面積的12.08%。含煤地層時代主要有石炭——二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和古近紀,(見圖1)從老到新依次為:
1. 石炭——二疊紀含煤地層
石炭——二疊系含煤地層為內蒙古自治區(qū)重要的含煤地層,主要分布于內蒙古境內的華北地層區(qū)鄂爾多斯地層分區(qū)和陰山地層分區(qū),以及祁連地層區(qū)的北祁連地層分區(qū),東起清水河、準格爾,經東勝以北的烏蘭格爾向西到桌子山、賀蘭山的廣大含煤區(qū),形成的主要煤田有準格爾、桌子山、烏達、賀蘭山煤田和大青山煤田(石炭系部分)。石炭紀含煤地層主要包括太原組以及相當的拴馬樁組;二疊紀含煤地層主要包括山西組、與其相當的雜懷溝組以及大紅山組,為海陸交互相沉積或陸相沉積。
石炭系上統(tǒng)太原組和二疊系下統(tǒng)山西組在全區(qū)含煤0—28層,一般為6~13層,平均為11層。含煤厚度為1.15m~20.78m,平均10.16m,可采煤層厚0.76m~17.25m,平均7.29m,含煤率0.97%~43.95%,平均為7.4%。石炭—二疊紀煤田累計查明資源儲量4214636萬噸,占全區(qū)累計查明資源總量的11.77%。
2. 侏羅紀含煤地層
侏羅紀含煤地層為內蒙古自治區(qū)又一重要的含煤地層,我區(qū)境內中生代侏羅紀含煤盆地分布在東起大興安嶺、西至阿拉善沙婆泉——北山盆地、北至陰山以北、南至鄂爾多斯盆地(內蒙古部分)的范圍內,主要集中在東勝煤田。此外還形成了大青山煤田(侏羅系部分)及阿巴嘎煤田等。大興安嶺地區(qū)的牤牛海煤田等一些煤田(礦)的含煤地層也為侏羅系。主要含煤地層為侏羅世延安組、五當溝組、紅旗組。
延安組是我區(qū)侏羅紀主要含煤地層,最具代表性的是東勝煤田,延安組在東勝煤田的巖性主要為泥巖、中細砂巖、夾油頁巖及煤層,局部為含礫粗砂巖。其厚度113.3m~215.3m,平均180m。含6、5、4、3、2五個煤組,其中4、3兩個煤組在全區(qū)發(fā)育穩(wěn)定。每個煤組包括1~3個煤層,一般含煤10~22層,最多可達30層,可采8~11層,可采厚度累計12.62m~21.63m。煤層傾角均小于5°,傾向大致為西——南西。煤層連續(xù)性好,結構簡單。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6020341萬噸,占全區(qū)累計查明資源總量的44.75%。
3. 早白堊紀含煤地層
我區(qū)中生代白堊紀含煤盆地主要為海拉爾——二連盆地群,以及赤峰的元寶山平莊以及陰山的固陽盆地等。其范圍東起大興安嶺西緣,西至狼山,南至陰山,北至中蒙邊界,含煤地層主要賦存于以斷陷型為主的次一級盆地之中,其沉積特征、構造特征和含煤性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含煤地層在中東部以白堊世伊敏組和大磨拐河組為主;在西部以白堊世伊敏組大磨拐河組和固陽組為主;在牤牛?!_魯——元寶山、平莊以阜新組、九佛堂組為主。主要形成了勝利、白音華、霍林河、寶日希勒、伊敏、扎賚諾爾等一批國家規(guī)劃煤田(礦區(qū))早白堊紀煤田累計查明資源儲量15518019萬噸,占全區(qū)累計查明資源儲量的43.34%。
4. 古近紀含煤地層
古近紀含煤地層僅見于集寧地區(qū)及赤峰以西的克什克騰旗和翁牛特旗境內的丹峰煤田,在察右中、后旗及涼城縣東南一帶也有零星分布,一般資源量較少、煤質差。形成的煤田有集寧煤田和丹峰煤田,含煤地層主要是漢諾壩組和寶格達烏拉組。其中集寧煤田漢諾壩組為一套黑色、灰黑色、橄欖玄武巖、輝石玄武巖、致密塊狀及氣孔狀玄武巖夾紅色、磚紅色泥巖、灰白色泥巖、砂質粘土、砂巖及頁巖夾煤層,含腹足類及植物化石。古近紀的煤田查明資源儲量主要分布在集寧地區(qū),累計查明資源儲量50241.2萬噸,占全區(qū)累計資源總量的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