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日本和韓國四國相關研究機構基于多年的協(xié)作機制,于2015年聯合開展了高中生安全意識及問題比較研究。
調查發(fā)現,超過半數的中國高中生認為社會安全,高于四國平均水平;同時,也有近半數中國高中生認為日常生活中的不安或危險因素有所增加,高于四國平均水平。這一方面是當代中國轉型時期社會風險增多的客觀反映,同時也是中國高中生隨著年齡增長對風險感知增多的主觀反映。
調查顯示,與其他三國高中生相比,中國高中生的安全教育狀況比較糟糕。在總共11項安全教育中,中國高中生有8項居于末位。中國高中生最需要的安全教育前三位分別是防范暴力或犯罪侵害的自我保護教育(16.1%)、運動傷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理方法(15.1%)和青少年有害環(huán)境或信息中的自我保護教育(12.6%)。
調查顯示,中國高中生與其他三國高中生一樣,獲得安全知識的主要途徑是學校(92.6%)和家庭(74.3%)。相比其他三國,中國高中生家庭的作用較大。中國高中生還更多地從報刊書籍(60.4%)、電視廣播(64.3%)和互聯網(73.0%)中獲得安全知識。中國高中生認為最有效的安全教育形式是模擬訓練(52.2%),其次是聽老師或專家講課(20.7%)和觀看視頻(17.3%),選擇閱讀指導手冊或書籍(5.0%)和專題討論或辯論(3.2%)的不到一成。
中國高中生乘車安全和騎行安全意識較差:僅四成中國高中生坐汽車時總是系安全帶,在四國中僅略高于韓國,低于平均水平10.7%;三成晚上騎車時總是打夜光燈,高于日、韓,低于美國,低于平均水平7.5%;不足一成騎車時總是戴頭盔,高于日、韓,低于美國,低于平均水平0.3%。
調查發(fā)現,近一年,中國高中生受傷最重的地點,9.2%是家附近的道路,3.0%是學校周圍的道路,均為四國最高,分別高于四國平均水平3.1%和0.7%。在道路上所受的傷害大多與交通有關。
中國高中生遭受暴力侵害現象較為突出:有40.5%被當面譏諷或辱罵過,有27.6%被同學或伙伴孤立過,11.5%被威脅恐嚇過,11.3%挨過打,4.0%錢物被搶過,比例雖明顯低于美國,但高于日、韓。
中國高中生遭遇侵權現象尤為突出:44.5%的中國高中生有被偷拍照的經歷,然而,僅有不到一半(47.8%)的中國高中生接受過預防暴力或犯罪侵害的自我保護教育。在網絡隱私侵權方面,47.2%的中國高中生有過網絡密碼被盜的經歷;在網絡詐騙侵權方面比例懸殊更大:42.3%的中國高中生在網上收到過虛假的付款要求。
調查顯示,61.6%的中國高中生接受過網絡安全教育,在四國中比例最低,分別比美、日、韓低11.9%、25.1%和3.4%。且僅有4.5%的中國高中生認為自己最需要網絡安全教育,在最需要的11項安全教育選項中排倒數第二位,在四國中也最低,比最高的日本(20.6%)低16.1%,比美、韓低3個百分點左右。
過度保護、缺少實踐活動還會造成青少年的退縮行為,抑制青少年的冒險創(chuàng)新精神。調查顯示,65.6%的中國高中生擔心自己參加戶外活動是否會受傷,比其他三國高出20%左右,高于四國平均水平19.4%;71.6%的中國高中生認為自己喜歡挑戰(zhàn)各種事情,在四國中比例最低,分別低于美、日、韓15.4%、5.9%和6.5%。
(摘自2016年5月26日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