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萍 毛登浩
摘 要:目前,從"應試教育轉化為素質教育"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我認為要完成這個轉化,在語文教學上,關鍵在于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而我們的語文教學,往往看重教法的改革,忽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或者說對學生學習方法指導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因此學生在語文復習中,往往不知從何下手,我們語文老師也常常強調語文就是要靠讀背,只要你對每篇課文讀透背熟,就自然會考得好。當然,這也是學習方法的一種,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但這種死記硬背的讀書方法,對現(xiàn)在的中學生而言是不足取的,或者說是遠遠不夠的。錢夢龍先生總結出"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這種"三合一"的構思,也就是要教師精心指導學生,把學生從"暗胡同"里摸索解放出來。因此我認為,以下幾方面特別值得注意。
關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
一、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精心預設
1.預設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語文課堂教學的預設,教師首先可以從學生方面入手。學生是一群鮮活的生命個體,每位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等都不相同,再加上其課前準備的程度也都不一樣,這就要求教師在備課的時候要及時地了解他們的知識儲備,還要盡可能地預測隨時會發(fā)生的一些課堂變化,針對這些變化再思考具體的對策,為豐富課堂的生成性資源做好必要的準備。
2.明確目標。教師要考慮到一堂生動的語文課要注意的問題和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有哪些,可能會收到怎樣的教學效果。因此,為了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就需要教師深入研究教材內容,明確課堂教學目標。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預設為生成預留空間。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要時可以把教案進行優(yōu)化。很多完整的教案并沒有考慮到預設之后的生成資源,這會導致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教師在整理教案時要為課堂的教學預設留有充足的空間。
二、構建互動平臺,促進課堂生成性資源生成
生成性資源主要指的是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在共同體驗教學過程中所產(chǎn)生的一種課程資源。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缺乏過程性和靈活性,很難促進生成性課堂資源的生成。因此,要想構建高效語文課堂,教師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根據(jù)學生的認知水平來合理地安排課堂教學活動,隨時注意課堂的動態(tài),搭建良好的互動平臺,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的生成性資源的生成。此外,語文教師不要只把注意力放在教材與課程標準的內容上,應該更關注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在學生的活動中去發(fā)現(xiàn)、整合相關的信息,形成并且有效地把握、利用這些生成性的資源。這樣做既能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又能夠促進高質量的語文課堂資源的生成,構建高效率的課堂。
三、設計問題是使課堂具有生成性的基礎
要想讓初中語文課堂成為生成性的課堂,就需要把課堂變成一個問題連連的課堂,讓語文課堂變成一個研究性的課堂。這就要求語文課堂充滿變化且活躍。為了讓語文課堂朝著這個方向發(fā)展,教師就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把一言堂變?yōu)槎嘌蕴?,盤活整個語文課堂氛圍,在課堂教學中盡量安排學生多發(fā)言,為學生預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來展示學生的個性。為了豐富課堂的教學資源,就需要課堂上既有教師提前預設的問題,又要有生成性的問題,隨著學生間的討論而生發(fā)一些新的問題。這樣的課堂教學有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因此,要讓語文課堂變成生成性的課堂,既需要語文教師的探究,又需要學生對相關問題進行必要的探討,在討論、交流、研究中不斷地深化對課文的理解。比如,在教學《荊軻刺秦王》這篇文章的時候,很多學生都會感覺既然秦武陽那么膽小,荊軻為什么不直接跟太子丹說明真實的情況呢,為什么還要把自己的朋友等來呢?教師可以讓學生就這個問題展開討論,引導學生從多方面進行討論。這時候,學生會有很多種看法,在討論中,教師再恰當?shù)亟o予建議和引導,學生就會對秦武陽、荊軻以及太子丹等人有更深刻的認識,在對人物性格的把握上也會更為準確。這樣,課堂氛圍也瞬間活躍起來,能促使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通過探討、研究順利地解決疑問,既能活躍他們的思維,又能讓他們在活動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這樣的生成性資源是很有意義的,這樣的課堂教學也會收獲多多。
四、發(fā)揮創(chuàng)造能力,在想象中求生成
教師在教學中既要傳授知識,又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讓學生在現(xiàn)有知識的基礎上發(fā)揮合理的想象,不斷地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寬度和深度,讓學生更好地去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孔乙己》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發(fā)揮想象:孔乙己是不是真的死了?他最后的命運是怎樣的呢?通過問題的設置,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啟發(fā)學生合理想象,這時,學生會給出各種富有創(chuàng)意的答案。再如,在教學《明天不封陽臺》這篇文章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想象一下你們就是這只受傷的鴿子,你們又會怎么辦呢?”這種啟發(fā)式的教學對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課堂永遠是靈動的,要想使課前預設最大程度地與課堂生成相一致,就需要教師在具體的教學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多角度解讀文本的技能,立足于教材、超越教材,充分利用課堂的生成性資源,一切要從學生的實際需要出發(fā),從學生的具體學情出發(fā),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多給學生留出一些自由學習的時間,將高效的課堂教學真正落到實處。
總之,在這時期里加強對學生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他們就容易接受正確的語文學習方法,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傊?機不可失"。中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重點,應放在指導學生掌握語文學習方法。也只有這樣, 才能從應試教育走到素質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