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宏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7-0122-01
新課程中的一個重要理念就是強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在活動中建構,在活動中發(fā)展"。然而現(xiàn)今有些語文課堂一味追求活動形式的千變萬化,活動步驟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討論過程的轟轟烈烈,成果展示的你爭我奪,教師因害怕陷入"講授"的泥潭,心甘情愿地退到幕后,成了旁觀者。這樣的課堂,顯然是"主體"有余,"主導"不足。筆者認為, 學生課堂學習方式的轉變并不排斥教師適時適度的引導,片面強調"主體",課堂教學不引不導,必將造成語文教育的缺失。
在目前小語課堂中,我們該何時引導,怎樣引導,如何把握引導的"度"?我認為:作為語文教師,必須在細品文本、把持課堂核心目標的基礎上,做到適時引導、導而有度,要能導在關鍵處、導在迷途時、導在難點處、導在沖突時。在課堂中,我們不能做單純的旁觀者,在該作為時就作為,該出手時就出手。
引導不同于以往的講授,不等于過去的牽引。首先我們要學會細心等待,給學生充分的自主和合作的時間,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學是"慢"的藝術,缺乏生長過程得來的"快餐式結果",根基不牢,是不可靠的,更有可能因少數(shù)優(yōu)生的"表演秀"而掩蓋了全班大都學生的學情。因此,留足學生自主合作和展示評價的時間,在確有疑問、確有爭議、確有偏差時,再加以引導,方能引領學生向知識的海洋深處暢游。
對于引導,我們可以把它分為常規(guī)性引導和生成性引導,常規(guī)性引導就是大家熟知的"課始導入、活動過渡、組織引領、課堂小結"等等。對于生成性引導,我是這樣思考的:
引導即"裝憨"
在學生展示自主合作學習的成果后,或學生相互評價時,對于那些需要進一步引導學生講清說明的地方,我們可以裝憨,通過發(fā)問加以引導。比如:對于《灰椋鳥》一文第四自然段中分號用法的指導,我們就可運用這種方法,"老師不明白,這兒為什么用分號呢?誰能把老師說明白?"學生趕緊閱讀文本,爭先恐后的講述自己的想法:因為這句話中先寫了"先回來的鳥",后寫的是"后到的鳥",他們之間是并列的,所以用分號。裝憨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熱情,同時也引發(fā)學生更為深入的思考,從而達到加深理解和感悟的目的。
當然,裝憨應針對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也就是圍繞課堂的核心目標進行。"裝憨"可謂是別樣的引導藝術,有時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特級教師裝憨的本領著實令人佩服,我們看薛法根老師教學《我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片斷:
師:范讀第五自然段,故意漏掉"在沙漠里"四個字。生紛紛舉手:老師錯了,錯了!
師:沒錯吧!
生:漏掉了"在沙漠里"。
師:剛才我允許你們多加一個"地"字,現(xiàn)在對老師也寬容一下,行嗎?
生:不行,漏掉了幾個字意思就不一樣了。
師:怎么不一樣呢?
生:駱駝的駝峰、腳掌、眼毛在沙漠里才起作用,到了其他地方,就沒作用了,優(yōu)點就變缺點了。
師:看來這幾個字真的很重要,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注意這幾個字。
薛老師這"憨"裝得極其巧妙,看似不經意漏落的幾個字,卻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文本的關鍵所在。老師的"憨",換來的是學生的"智",且培養(yǎng)了學生嚴謹?shù)膶W習品質,有此妙處,我們偶爾"憨一憨"也無妨。
引導即"追問"
運用"追問"進行引導,要在學生圍繞學習提示進行學習和展示后,對正確的可追因,不對的要追錯,膚淺的要追根,教師可有針對性地對活動進行"二度開發(fā)",再次激活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深入閱讀文本,深刻感悟文本內涵,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追問"看似信口拈來,實則冥思苦索",通過有效的追問,能夠讓學生時刻圍繞課堂核心目標來游弋,追問猶如漁人觀浮,要把握時機。可乘勝追擊、刨根問底;可架設引橋、馳向高速;可直面錯誤、糾偏正誤。
比如:教學《灰椋鳥》一文,在導學過程中,如何引導學生在品讀語言文字的同時,感受語言之精妙,如何透過文字的表層,領悟作者在其中流露的情感,這是本課教學的一個難點。為突破這一難點,在活動二中安排了小組討論:作者為什么把灰椋鳥說成是穿上盛裝翩翩起舞的少女?又為什么把刺槐林和竹林說成是天然的俱樂部?學生通過討論很容易得出把灰椋鳥說成是穿上盛裝翩翩起舞的少女是因為晚霞的映照,把刺槐林和竹林說成是天然俱樂部緣于百鳥爭鳴的喧鬧。當然,學生的回答是正確的,但理解是不夠深入、思考是不夠全面的。這也就是學生的學習理解確有難度的時候,此時,教師就必須為學生搭橋引路,引導學生更進一步思考:作者把灰椋鳥說成翩翩起舞的少女,僅僅是因為晚霞的映照嗎?天然俱樂部與現(xiàn)實生活中的俱樂部有什么相似之處呢?兩處追問,讓學生的思維得以擴散,思考得以深入,體驗更為深刻。繼而體會到作者因為愛上了灰椋鳥,所以才會把夕陽下的灰椋鳥說成是翩翩起舞的少女,感受到把刺槐林和竹林說成是"天然的俱樂部"是多么形象生動,同時體會到文章語言之精當,用詞之精妙。可見,運用適當?shù)淖穯杹硪龑Р皇榻鉀Q難點的一個好方法。
引導即"點撥"
精當?shù)狞c撥有撥云見日之功效,引導點撥要精確,要能去皮見肉,去肉見骨,去骨見髓,點在課堂核心目標的命穴處,做到精確、到位。教者點撥的語言不在于多,而在于精,達到"多一句則贅,少一句則廢"的境界。點撥要精彩,要能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化平淡為激越,化腐朽為神奇。
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可說是巧"點"大師,我們來看他在執(zhí)教《小稻秧脫險記》一段朗讀點撥:
師:誰能把雜草的話讀一讀?讓人感覺到它有氣無力了。
生:"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聲音大,速度快)
師:你沒有完!要么你的抗毒能力強,要么我的除草劑是假冒偽劣產品,我再噴灑一點。(說完,又朝該生身上"嗤嗤"地"噴"了幾下)
(聽課教師全場大笑)
生:(速度放慢,喘著氣讀)"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
師:我聽到你喘氣了,但聲音仍然很大,說話的聲音這么大,能算完了嗎?(學生又笑)
生:(小聲地,斷斷續(xù)續(xù)地)"完了……我們……都……喘不過氣來啦。"
(全場鼓掌)
師:真好,把書讀出味兒來了!這就是"有氣無力"??!
(學生齊讀)……
于老師和學生之間的這段交流真實幽默詼諧,妙趣橫生,非常精彩!在教學中,對于不滿意的回答和表現(xiàn),教師需要進行善意的點撥和幫助,需要耐心地等待學生的感悟,這就是引導的藝術。當然,像于老師這樣的巧"點"之功,非一日所能為,還需平時苦練,方能造就。
總之,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要擺正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也不能袖手旁觀,當好課堂教學"引導者"的角色,充分發(fā)揮"引導者"的作用,及時捕捉和利用課堂中出現(xiàn)的有價值的資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彰顯小語學科特點,努力營造出激情飛揚,煥發(fā)生命活力的語文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