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明 李外 涂正生
[摘要] 目的 探討多西他賽在控制晚期非小細胞肺癌(NSCLC)胸腹水的作用。 方法 選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科收治的40例Ⅳ期晚期NSCLC患者,將其分為實驗做和對照組,各20例。實驗組患者使用多西他賽單藥每3周方案靜脈注射治療至少2周期以上,再放胸腹水或不放胸腹水,對照組患者行支持治療且放胸腹水。觀察兩組療效和毒副反應。 結(jié)果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在完全緩解率(25% vs 0%)、部分緩解率(55% vs 25%)、無效率(20% vs 75%)、客觀有效率(80% vs 25%)、總生存時間[(6.8±1.8)月 vs (3.9±1.1)月]、1年生存率(30% vs 5%)等方面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治療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實驗組毒副反應較輕,耐受性較好。結(jié)論 使用多西他賽很好控制了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胸腹水的產(chǎn)生,避免了開始就抽胸腹水加速惡液質(zhì)給患者帶來痛苦和縮短生存期,延長了患者生存時間提高了生活質(zhì)量。
[關鍵詞] 多西他賽;非小細胞肺癌;肺癌并胸腹水;晚期肺癌
[中圖分類號] R73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05-0101-03
肺癌是全世界最常見且病死率最高的惡性腫瘤[1],肺癌每年新發(fā)病例120萬,目前,肺癌已占惡性腫瘤死亡原因的首位[2],在美國,肺癌是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2014年美國肺癌和支氣管癌的發(fā)病率估計有224 210例,男性116 000例,女性108 210例,死亡159 260例,在我國,每年新增的肺癌患者已超過50萬,每年死于肺癌人數(shù)超過40萬,肺癌患者居世界第一[3]。也是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癌癥,其中以非小細胞(NSCLC)最為多見,約為肺癌總數(shù)的80%,2/3病例在確診時已屬Ⅲ~Ⅳ患者[4],晚期大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時已經(jīng)廣泛轉(zhuǎn)移并出現(xiàn)了胸水,有的出現(xiàn)腹腔轉(zhuǎn)移甚至出現(xiàn)腹水,絕大多數(shù)肺癌患者的胸腔積液和腹水是由腫瘤引起的,使患者胸悶腹脹加重,傳統(tǒng)方法每日抽放胸腹水,增加了患者痛苦,加速了患者惡液質(zhì),縮短了生存期,嚴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一般情況較差,不能耐受較強化療。多西他賽單藥化療控制胸腹水是有效手段。二次化療后大部分患者就可控制胸腹水的增加,甚至可使胸腹水減少或消失,大部分可在數(shù)月內(nèi)不需抽胸腹水,大大減輕了患者痛苦,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科于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有胸水或腹水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40例,其中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齡(63.5±20.3)歲,其中鱗狀細胞癌12例,腺狀細胞癌22例,肺泡癌6例。所有患者均有可測量或評價的轉(zhuǎn)移灶,臨床分期均為Ⅳ期晚期NSCLC患者。排除標準:無胸水或腹水者,估計生存期在1個月以內(nèi)者,必須立即抽胸腹水者,KPS評分均在60分以下者,近3個月內(nèi)接受含多西他賽方案化療復發(fā)或進展患者均排除在外。將患者隨機分成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20例。兩組患者再年齡、性別組成、基本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治療方法
實驗組患者給予單藥國產(chǎn)多西他賽65 mg/m2(齊魯制藥,40 mg/支,生產(chǎn)批號4120071TB)加入5%葡萄糖250 mL靜滴1 h,每3周給予化療1次,每2周期給予評價1次,化療至少2周期以上,化療前1 d及化療第1、2天常規(guī)服地塞米松7.5 mg,給予飯后服,每日2次,化療當日前半小時給予地塞米松10 mg靜脈滴注,靜脈滴注多西他賽時給予心電監(jiān)護?;熀蟊O(jiān)測血常規(guī)和多西他賽其他毒副反應。對照組患者給予積極支持治療,同時給予放胸腹水。
1.3 療效評價和毒副反應
采用通常實體瘤療效判斷標準即RECIST 1.1標準惡性胸腔積液療效評價標準進行評價[5],療效分為完全緩解完全緩解(CR:胸腹水完全消失,30 d以上不需再抽液)、部分緩解(PR:胸腹水減少1/2以上,30 d以上不需再抽液)、無效(NR:胸水仍持續(xù)增加,30 d以上必需再抽液)[6],不良反應按照WHO標準進行評價,分為:①急性和亞急性不良反應,包括過敏、惡心嘔吐、腹瀉、血液學、肝腎功能、皮疹脫發(fā)等;②長期不良反應,包括神經(jīng)毒性、造血功能障礙、間質(zhì)肺炎、心臟毒性等,分1、2、3、4、度[7]。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9.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以(x±s)的形式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n(%)]的形式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多西他賽單藥化療2周期以上后進行評價,實驗組20例患者均可評價,CR 5例(25%),PR 11例(55%),NR 4例(20%),治療客觀有效 16例(80%),對照組抽胸腹水支持治療無CR病例,PR 5例(25%),NR 15例(75%),治療客觀有效5例(25%)。兩組客觀治療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12.130,P=0.000<0.05)。全組40例患者隨訪時間4~22個月,中位隨訪時間11個月,實驗組1年生存病例6例(30%),對照組1年生存病例1例(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329,P=0.037<0.05)。多西他賽治療實驗組與支持治療對照組見表2、3。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實驗組20例患者均可評價不良反應,無治療相關死亡, 副反應有:皮疹1例(5%),脫發(fā)15例 (75%),厭食1例(5%),感覺異常1例(5%),發(fā)生惡心、嘔吐或腹瀉等胃腸道反應2例(10%),心包積液增加肝功能和腎功能輕度異常均為1例,血液學毒副反應發(fā)生率低,無Ⅲ~Ⅳ度白細胞下降病例,無Ⅲ~Ⅳ度血小板減少病例。
3 討論
多西他賽為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常用化療藥物,為特異細胞周期性藥物,屬紫杉醇藥物,抗腫瘤機制是通過干擾細胞有絲分裂和分裂間期微管網(wǎng)絡而起抗腫瘤作用,通過防止去多聚化過程而抑制其解聚,導致喪失了正常功能微管束的產(chǎn)生和微管的固定,使微管穩(wěn)定,作用癌細胞于G2和M期[8],從而抑制癌細胞的有絲分裂和增殖達到誘導腫瘤細胞凋亡。多西他賽與紫杉醇類藥物有相同的藥理機制,但也有所不同,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多西他賽和微管的親和力更強于紫杉醇藥物,血漿半衰期更長,多西他賽的藥理作用比紫杉醇強,多西他賽在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化療中具有標準治療地位[9],是最有效藥物之一。
通過控制腫瘤生長來達到控制胸腹水目的,毒副反應:①骨髓抑制:通常表現(xiàn)粒細胞減少且可逆轉(zhuǎn),極少出現(xiàn)血小板減少,占12.9%。②過敏反應發(fā)生率較少,地塞米松大大減少了過敏反應。③皮膚反應常表現(xiàn)為皮疹,發(fā)生率較低。④體液潴留通常表現(xiàn)為水腫,發(fā)生率較低。⑤胃腸道反應較少且較輕。⑥曾有極少的臨床試驗神經(jīng)毒性為27.8%的報道[10]。多西他賽的主要劑量限制性是白細胞減少,考慮到晚期NSCLC患者一般情況欠佳,不能耐受聯(lián)合化療方案,為了減少多西他賽的毒副反應,本組病例采用多西他賽65 mg/m2,低于通常化療中75 mg/m2[11],進一步降低了多西他賽的不良反應,有報道Ⅳ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1年生存率為10%,而化療患者則為30%~35%[12]。
本實驗用多西他賽每3周方案單藥治療晚期有胸腹水非小細胞肺癌20例,療效與上述研究相近,1年生存率對最佳支持治療提高了21%。本組病例血液學毒副反應發(fā)生率低,無治療相關死亡發(fā)生,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因此,多西他賽單藥方案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合并胸腹水患者無論是在通過控制胸腹水改善生活質(zhì)量方面還是延長患者生存期方面均優(yōu)于最佳支持治療[13,14],多西他賽通常被認為是NSCLC二線治療的金標準藥物[15]。多西他賽通過控制腫瘤生長從源頭上減少胸腹水的產(chǎn)生,減輕了患者抽胸腹水帶來的痛苦和加速惡液質(zhì)化,且延長了生存期,延緩了疾病的進展,提高了1年生存率,因此我們認為多西他賽單藥每3周方案治療晚期胸腹水NSCLC患者能夠有效控制腫瘤進展從而抑制胸腹水的產(chǎn)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且能延長患者生存期,毒副反應小,安全性高,耐受性好,臨床受益明顯。因此,多西他賽單藥化療作為晚期胸腹水NSCLC患者治療方案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Torre LA,Bray F,Siegel RL,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2012[J]. CA Cancer J Clin,2015,65(2):87-108.
[2] Azzli CG,Baker S,Temin S,et al.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update on chemotherapy for stage IV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J].Journal of Clinial Oncology,2009,27(36):6251-6266.
[3] 郝利國,申寶忠,李任飛,等. 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聯(lián)合治療進展[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33):3812-3815.
[4] 胡興勝,焦順昌,張樹才,等. 培美曲塞及吉西他濱分別聯(lián)合順鉑治療初治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隨機對照研究[J]. 中國肺癌雜志,2012,15(10):569-575.
[5] 李香菊,王萍,張春花,等. 液基細胞學與經(jīng)支氣管針吸活檢在肺癌診斷中應用[J]. 臨床與實驗病理學雜志,2013,29(1):58-62.
[6] 潘宏銘,徐農(nóng). 腫瘤內(nèi)科疾病臨床治療與合理用藥[M].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592-593.
[7] 孫燕,石遠凱. 臨床腫瘤內(nèi)科手冊[M]. 第5版. 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34-135.
[8] 鐘敏鈺. 多西他賽單藥周化療方案與三周化療方案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對比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3,16(17):2039-2041.
[9] 彭宇,李崢,熊艷麗,等. 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不同含鉑兩藥方案一線化療預后因素的分析[J]. 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4,36(16):1703-1708.
[10] 張航. 多西紫杉醇治療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54例臨床研究[J]. 陜西醫(yī)學雜志,2015,44(1):92-93.
[11] 寧志強,陸海林,李燕,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30例[J]. 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13,35(1):20-21.
[12] 汪宏斌,楊俊泉. 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p53蛋白表達與同步放化療療效的關系研究[J].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4,17(3):282-285.
[13] 顧琳萍,沈盛萍,陳智偉,等. 多西他賽聯(lián)合奈達鉑與多西他賽單藥二線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研究[J]. 中華腫瘤雜志,2010,32(12):939-942.
[14] 孟麗娟,王峻,劉福銀,等. 老年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單藥二線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賽化療的臨床觀察[J]. 實用老年醫(yī)學,2010,24(1):66-68.
[15] 陸國權,周曉紅,陳紅,等. 培美曲塞聯(lián)合順鉑與多西他賽聯(lián)合順鉑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對比[J]. 中國生化藥物雜志,2015,35(8):143-145.
(收稿日期:2015-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