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先生
外遇在古代法律史書上的用詞比較典雅:“和奸”。中國通奸罪最早載于《尚書》:“男女不以義交者,其刑宮?!币簿褪钦f,你要是新婚之夜不朗誦3遍黨章就上床,也是要被沒收作案工具的!為什么要設(shè)通奸罪呢?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的轉(zhuǎn)變,宗族制度成為社會的基本結(jié)構(gòu),而宗族制度呢,是以血統(tǒng)穩(wěn)定為前提的。你想,那時候杜蕾斯、杰士邦還沒有生產(chǎn)出來,私通就意味著亂了一個宗族的血統(tǒng)。從先秦至民國時期,中華法系一直都設(shè)立通奸罪。而這個通奸罪罰的演變也有意思:前期重罪化,中期輕罪化,后期又重罪化。
秦漢:砸死無罪
西周時期,漢字剛剛興起,文明剛剛起步,法律的規(guī)定還處于1.0版本的初級階段,十分籠統(tǒng)。據(jù)《尚書·君陳》記載:對于那些有損綱常禮教、擾亂風(fēng)俗道德的人,連犯三次就不能得到赦免。你懂的,那時候,世道剛剛變化,所以,對前兩次還是可以容忍的,但事不過三哦!
到了秦漢魏晉時期,畫風(fēng)就變了。什么一次二次三次,一句話:只要“男女不以禮交,皆死”!
外遇?別逗了!那是要掉腦袋的事情!而且,誰殺你都可以!就等于說,如今馬蓉和宋喆這對狗男女,要是生活在那個年代,網(wǎng)絡(luò)上都別去吐口水了,直接掄錘子就上,砸死了他們還無罪!估計,好多人都想帶著馬蓉宋喆穿越到秦漢吧!
唐宋:奸從夫捕
到了唐朝,唐中宗李顯制定《唐律》,在對待“私通”的問題上,將重罪變成了輕罪:“和奸者,男女各徒一年半?!笨勺郊檠核凸俑环邉t可殺之。最醉人的就是……皇帝制定的通奸法律,自己卻被通奸的老婆與下屬害死。
唐朝之后,我們迎來了嶄新的時代。為什么說嶄新呢?因為宋代對通奸者處置最接近現(xiàn)代。
對通奸罪,宋政府創(chuàng)造性地立法規(guī)定“奸從夫捕”。即妻子與別人通奸,要不要告官,以丈夫的意見為準。這個規(guī)定,表面看起來似乎是給足了“寶寶們”的權(quán)利,但實際上則是對婚姻家庭與妻子權(quán)利的保護,使女性得以避免受外人的流言蜚語和誣告。
但是,官員除外!如果身為官員,敢于和轄區(qū)內(nèi)的女子通奸的話,罪加一等!法律用語叫作“監(jiān)臨奸”!省得某些人利用職務(wù)之便啊。
元明:鼓勵捉奸
不過到了蒙古人的元朝,情況就不一樣了。當時一個叫鄭鐵柯的官員發(fā)現(xiàn),民間有男人“縱妻為娼,各路城邑,爭相仿效,此風(fēng)甚為不美”,“蓋因奸從夫捕之條,所以為之不憚”。大家都沒有想到,這樣的規(guī)定下,居然產(chǎn)生了那么多混蛋。于是,在大德七年(1303年),元廷便廢除了“奸從夫捕”的舊法。
到了明代,草根出身的朱元璋對官員通奸處罰更是狠到了新高度。他在唐代的基礎(chǔ)上再加一等,鼓勵民間捉奸。若女方的丈夫捉奸在床,對奸夫淫婦可當場直接打死。
《清律小注》載:“刁奸者(類似現(xiàn)代的‘誘奸),不論有夫無夫,俱杖一百。既有夫有棄而外淫,故加一等?!绷P后還不算完,女方還可由丈夫轉(zhuǎn)賣,但不準賣給奸夫。(西門慶有錢怎么樣?買不到?。?/p>
清:男女同罪
到了清代,法律也有同樣規(guī)定,對通奸男女可當場殺死。但漸漸對老百姓的通奸處罰相對簡單,只是“凡和奸者,杖八十,男女同罪”,女方也要“去衣受杖”,即要被脫下褲子打屁股。大清朝要是有直播,那被脫褲子打屁股的“淫婦”分分鐘成為超級網(wǎng)紅。
而如今,婚姻從維護宗族血統(tǒng)穩(wěn)定的初衷,回歸到了愛情本身。所以,大部分文明國家都廢除了通奸罪。于是,我們不再說粗暴的“通奸”,而稱之為“外遇”。人人都想去譴責馬蓉,但誰也不愿意回到那個可以直接棒殺“馬蓉宋喆”的歷史中去!
為什么呢?法律的文明,或許會有道德的副作用,但是寬大,卻意味著有些事情,你可以隨意唾罵,卻再也不會揮動殺人的棍棒了!——與惡并存,克制惡,也克制對惡的更惡的沖動,這也許,就是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