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佩昌
清代,江蘇有一個姓李的人十四歲就當(dāng)了訟師,專門替人打官司。有一次一個快出嫁的姑娘獨自在家里睡覺,被鄰居無賴越墻逼奸,并被勒下金鐲。后來無賴被捕送官府。女家既希望無賴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又不想說出逼奸情節(jié),在寫訴訟狀時感到非常困難,便請人寫了狀子,最后用了“揭被勒鐲”四個字。女家感到這樣寫并未完全反映事實,經(jīng)人介紹去請教姓李的訟師。姓李的訟師說:“‘勒鐲的罪名分量輕了,要使無賴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就要把‘揭被勒鐲改為‘勒鐲揭被。”狀子一遞上去,果然使無賴受到了應(yīng)有的懲罰。
有人不解其中道理,認為無非就是把文字倒了個個兒嘛。其實,文字倒了個個兒,意思就大不一樣啦。姓李的訟師改狀子后,用的判斷形式不同于原狀子中的判斷形式。對照如下:
無賴不但揭被,而且勒鐲。(原狀中的判斷)
無賴不但勒鐲,而且揭被。(修改后的判斷)
這兩個判斷都是遞進的聯(lián)言判斷,但強調(diào)的重點不同,“揭被勒鐲”強調(diào)了“勒鐲”,“揭被”不過是為了劫財而已,這就只有一條罪狀了。但經(jīng)姓李的訟師一改,重點變成了“揭被”,意在強奸民女。這說明無賴不但“勒鐲”,而且“揭被”奸污婦身,既犯了盜竊罪,又犯了強奸罪,一條罪狀變成了兩條罪狀。這個聯(lián)言判斷巧妙地顛倒了詞序,便使無賴受到了應(yīng)有的懲處。
(摘自“京東讀書” 圖/亦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