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全面二胎政策的開放,中國的人口紅利得以繼續(xù)發(fā)揮優(yōu)勢,帶動了國內新一輪幼兒消費的熱潮,直接拉動GDP增長,與此同時,也減輕了國民養(yǎng)老壓力、增加了社會養(yǎng)老保障。最重要的是,這將直接減少失獨家庭的產生。然而,已然成為失獨家庭的老人,他們所要面臨的來自經濟、身體、心理承受壓力確是不能挽回的。筆者將根據失獨老人現狀,分析這些特殊人群面臨各方面困境,進一步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從而較好的安撫這類特殊人群。
關鍵詞:失獨老人;困境;抱團取暖;養(yǎng)老院
中圖分類號:C913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22-0000-01
一、中國失獨家庭現狀
“失獨家庭”指獨生子女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不能再生育和不愿意或沒有條件收養(yǎng)子女的家庭[1]。失獨者年齡大都在50歲以上,經歷了“老來喪子”的人生悲劇之后,已失去再生育能力或者是不想再承受生育之痛的這類家庭,成為失獨家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大部分是因病失獨或因意外事故造成失獨。
全國政協(xié)委員袁偉霞在一份提案中曾寫到失獨父母中約90%的人年齡在50歲左右。他們中,50%的人患有高血壓、心臟病等慢性疾??;患癌癥、癱瘓等重大疾病的有15%[2];部分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癥并伴隨有自殺傾向;因為家庭發(fā)生重大變故,50%的失獨家庭經濟困難,月收入在1200元以下,20%的失獨家庭靠低保生活。失獨老人的數量至今我們無法詳細得出,大多數專家也只是根據推算,一是因為我國人口數量龐大,沒有設置對失獨老人專門的組織機構進行摸底統(tǒng)計,二是這類群體也不想將自己的傷疤揭露在人群中,選擇沉默隱跡,這樣就造成了統(tǒng)計數據的缺失。
二、失獨家庭面臨困境
失獨家庭經歷的痛苦是一般人不能感同身受的切膚之痛,在失獨家庭中流行的一句話是:我們不怕死、怕病,怕老。在無兒女相伴的余生中,失獨老人面臨的困境是多樣的,有醫(yī)療方面、養(yǎng)老方面、心理方面、健康方面和家庭方面等[3],簡略歸納如下:
(一)病無所醫(yī)
失獨家庭面臨的困境之一就是病無所醫(yī),生病了不敢去看醫(yī)生,小病還可拖一拖,重病動手術時如果沒有家屬簽字就不能手術,或者是病床前無人照顧成為他們最擔心的問題;最重要的是,巨額的醫(yī)療費用往往使他們難以負擔。
(二)老無所養(yǎng)
當生兒防老成為遺憾時,失獨家庭的養(yǎng)老問題就成為他們即將面臨的人生大事。沒有兒女贍養(yǎng)的他們只能靠政府的接濟或者是微薄的退休金來度過晚年。進養(yǎng)老院成為他們的選擇,但是為了規(guī)避風險,好多養(yǎng)老院接收老人的必備條件就是要有子女簽署委托手續(xù)。除了較高的入住費用外,單單上述一條就直接把失獨老人拒之門外,失獨家庭面臨老無所養(yǎng)困境。
(三)生無所戀
當天倫之樂成為奢望,失獨家庭就會被判為人生的失敗者。他們承受著各種心理上折磨。首先是怨恨,怨恨上天對自己不公,命運的多舛;其次是自責,覺得自己沒把孩子照顧好才會失去摯愛;再次是自卑,沒有孩子也就沒有了依靠,覺得會得不到社會的關懷與尊重;最后是敏感,失去孩子讓失獨父母產生敏感心理,不敢見人不敢說話,極易觸景生情。所有的這些心理問題使失獨父母不斷產生抑郁、失眠、恐懼、悲觀,有的人甚至想自殺。
(四)身無所善
失去孩子的父母開始對自己的身體漠不關心,正常的生活節(jié)奏瞬間紊亂,作息不規(guī)律,孩子在世的時候父母圍繞孩子為中心有條不紊的制定各種計劃、安排、方案等,同時比較關注家庭整體健康狀況,但是一旦家庭核心孩子失去后,父母陷入極大的悲痛之中,極難自拔,不關注自己身體健康,開始消沉。
(五)家無完存
父母與子女形成完美的穩(wěn)定金三角,失去孩子后,金三角瞬間崩塌,穩(wěn)定的夫妻關系會因為孩子的離去變得脆弱不堪,女性極易陷入長時期的抑郁與神經衰弱,這時家庭矛盾不斷激化,生活瑣事進一步升級,家庭出現外遇與婚姻關系破裂的可能性很大,家庭關系面臨解散。
三、失獨家庭消除困境的路徑選擇
國家的一些政策著力減少將來的失獨家庭現象,而已經出現的失獨家庭該怎樣妥善安置,卻一直并沒有明確的辦法。為此,筆者結合一些地方實施辦法提出一些綜合性策略。
(一)用高額的超生費、社會撫養(yǎng)費來安置這些失獨家庭
每人每月固定發(fā)放生活補貼,政府出資,幫助失獨家庭辦理醫(yī)療保險、社會保險、意外險、人壽險、女性安康險、養(yǎng)老保險、疾病身故保險、殘疾保險、燒傷保險,重點解決這些家庭的養(yǎng)老和醫(yī)療困難,真正保障了這一人群老有所養(yǎng),病有所醫(yī)。
(二)政府聯(lián)合NGO組織,共同舉辦一些失獨家庭愛心歡聚活動
讓全國各地的失獨群體有自己的組織,找到可以敞開心胸大膽訴苦的場所,排解郁悶,并且引導群體做一些愛心活動,找到他們存在的價值,這種抱團取暖的方式是他們最渴望得到的。目前存在的影響力比較大的如注冊于1996年的北京紅楓婦女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廣中街道辦"惠心苑"沙龍等
(三)建立具有針對性的養(yǎng)老院
建立專門的失獨家庭養(yǎng)老院,一方面可以解決入院需子女簽字辦手續(xù)等一系列問題,另一方面建立專門的養(yǎng)老院可以減少失獨父母的自卑自憐感,他們在一起有共同的語言,可以感同身受的進行交流,他們最大的訴求就是有屬于失獨家庭自己的養(yǎng)老院。
(四)利用收養(yǎng)孩子,嘗試胚胎收養(yǎng)等方式
收養(yǎng)孩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撫慰失獨父母的心靈創(chuàng)傷,孤兒院福利院等機構在孩子收養(yǎng)問題上可適放寬對他們的要求,做到對對幫扶;此外,嘗試胚胎收養(yǎng)的方式也是一種新的方式,這一方法由美國興起,以不孕治療機構和收養(yǎng)機構主導,經提供人同意,胚胎可以被領養(yǎng),由領養(yǎng)人懷孕生產。這種方式成本低,更易于建立親子關系等,值的我國借鑒。
參考文獻:
[1]周靜,相穎.失獨家庭,誰來撫平你的痛[J].法律與生活,2012(14).
[2]失獨者無法承受的余生-冷新聞-網易新聞2013年終策劃:外國為何愿生二胎[EB/OL].2013-3-19.http://news.163.com/special/coldnewsltk/
[3]當前失獨家庭養(yǎng)老的困境與對策_百度文庫[EB/OL].2014-10-11.http://wenku.baidu.com/link?url=R9bQd8B8YZqJ0bHY1Upj7lv52ojjLiQooFjE_8u9rZnhd3mkOBvy1ypQufVj8aSYQFKowjrUUOJGQElXipKiv2jtC6e08-6RA7pOZ-ZkXrS
作者簡介:李曉楠(1992-),女,河南開封人,延安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研究生一年級,行政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