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晚,英國倫敦泰晤士河畔,熊熊大火燒了整整一座城池。不過不必擔心,這是為紀念 “倫敦大火災”350周年的行為藝術(shù)。
這場名為“燃燒的倫敦”的活動,是紀念的重頭戲。藝術(shù)家們籌劃了幾個月,終于在一條駁船上,搭出了整整120米長的微縮倫敦。整個模型用全木頭打造,上面密密麻麻堆了200棟各種房屋和建筑,不但打造了17世紀的天際線,建筑還使用了中世紀風格,模仿著當年倫敦的密度。
這么龐大而精美的藝術(shù)品,卻只有一個使命,就是帶倫敦人感受當年那場大火是怎么一點一點,把城市變成一片廢墟的。最終,這個120米長的模型被付之一炬,火焰沖上空中,照亮河面,讓圍觀者體驗了一把真正的“隔岸觀火”。
它的確能把人們帶回過去,那是1666年的9月2日,一個周日的凌晨。一家面包店的主人急著回家,卻忘記關(guān)上烤爐,不想釀成了大火?;鹨黄?,伴隨著風勢,一發(fā)不可收拾。
這場大火把倫敦帶入了一場空前浩劫。從當時一幅描繪倫敦大火的油畫上可以清楚地看到,當時人們主要是往泰晤士河邊跑,河里到處是滿載難民的船只。
大火蔓延到整個城市,連續(xù)燒了三天三夜,大半個倫敦化為灰燼,包括87間教堂、44家公司以及1.3萬間民房盡被焚毀。大火撲滅后,有超過7萬居民無家可歸。
同時火災也造成了1000萬英鎊的經(jīng)濟損失。當時倫敦市的年收入是1.2萬英鎊,理論上說,災難損失需要800年才能彌補。
更可悲的是,大火的真正起因直到近320年后的1986年才被人重新挖掘出來。而在當時,人為縱火的陰謀論甚囂塵上。由于當時英國與法國和荷蘭在新大陸殖民與海權(quán)爭奪中沖突無數(shù),留居倫敦的荷蘭和法國移民便不幸成了陰謀論的犧牲品,不少人甚至直接被無家可歸的倫敦市民當做發(fā)泄對象,被無端當街絞死。
雖然造成嚴重損失和混亂,大火卻也成了倫敦城鳳凰涅槃、重獲新生的轉(zhuǎn)折點。
1665年倫敦爆發(fā)大規(guī)模的黑死病,超過十萬人死于可怕的瘟疫,讓全城人口幾乎十去其一。這場大火燒死了數(shù)量龐大的老鼠,鼠疫引發(fā)的瘟疫徹底告終。
很多人悲觀地認為倫敦再也無法從這場大火里復蘇,灰燼里的倫敦城再也無法重建。然而,重建倫敦的迫切要求強有力地拉動了內(nèi)需,災后重建工作非常快,到了1672年,幾乎所有的災民都遷入了新居。
重建倫敦,吸取了之前的教訓。兩年之后,新的法律規(guī)定新建房屋之間必須留出間距,建筑材料也用磚石代替了木頭。理性和科學的精神滲透在新倫敦城規(guī)劃的每一個細節(jié)中,直到今日也還隨處可見。
如果說圣保羅教堂的重建意味著科學和理性在倫敦人的頭腦內(nèi)占據(jù)了新的地位,那么皇家交易所的重生則代表了倫敦金融城的再次崛起?;馂拇文?,皇家交易所就在遺址上重建,并于1669年完工并投入使用。一時商賈云集,商業(yè)交易再次恢復繁榮,被稱作“整個地球的商業(yè)中心”。
記得英國的作家笛福說過,如果沒有那場大火,倫敦乃至整個英國的經(jīng)濟不會有那么快的起色。大火之后的倫敦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騰飛,而且能在災后浴火重生成為今天的國際大都市,這也許是為什么這場大火被紀念的意義。
今日的倫敦是歐洲乃至世界金融業(yè)的中心,創(chuàng)造了全英國3%的財富。正如重建功臣、雷恩爵士墓碑上所寫:“如果你要找尋他的紀念碑,看看你周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