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禮 秦藝丹
?
重塑傳播研究的知識邊界
——美國《傳播學刊》??邦I域的躁動”的思想史解讀
■王金禮秦藝丹
傳播研究的學科建制化過程伴隨著深刻的正當性焦慮,《傳播學刊》專刊“領域的躁動”的實質是一次應對焦慮的反思性實踐活動。通過對傳播研究知識對象、知識目標與研究方法的大規(guī)模討論,淡化行為主義研究正統(tǒng)、突顯批判性,“躁動”確認了傳播研究知識邊界的擴張,并成為傳播研究持續(xù)性的正當性與知識認同反思的起點。本文以“領域的躁動”為細讀對象,試圖探究其問題語境、核心關懷與思想史后果,以實現(xiàn)對傳播研究發(fā)展理路的歷史理解。
傳播研究;貝雷爾森“鬼魂”;“領域的躁動”;批判折衷主義;反思性實踐
盡管個別研究已經有所涉及,美國《傳播學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1983年的??邦I域的躁動”(“The Ferment of the Field”,以下簡稱“躁動”)在傳播研究史上的意義似乎尚未受到足夠的關注與闡釋。1980年,《傳播學刊》以檢視傳播學這一“重要的新興學科”的研究狀況為目標,組織征文,討論傳播研究者與“科學、社會和政策決策”的關系、傳播研究在“社會問題與社會結構”等方面的目標以及達成這些目標的手段與策略,①最終形成了這輯由來自10個國家的41位作者所寫的35篇文章組成的專刊。專刊各作者在彼此毫無交流的情況下,就傳播研究的方法論、知識角色、知識特性等根本性問題進行了激烈論爭,行為科學取向的正統(tǒng)傳播研究則成了幾乎半數作者的批評對象?;蛟S正是因為這一批評,麥克切斯尼(Robert McChesney)對??o出了“扭轉了傳播研究方向”的高度評價②,傳播學奠基人施拉姆也因此重構了其傳播研究的知識想像——在其臨終遺稿中,??尸F(xiàn)的文化研究“修正”與批判研究“反向運動”成為他特別關注的主題。③來自政治經濟學批判研究與行為主義正統(tǒng)傳播學左右兩翼的傳播學者對“躁動”??纬闪舜笾孪嗤脑u價或反應。
這一共同反應絕非偶然。作為國際傳播研究領域的頂級刊物,《傳播學刊》與“躁動”??媒ㄖ菩粤α拷M織國際著名研究者撰文發(fā)聲,通過集中討論,淡化行為主義研究的正統(tǒng)性,接納批判研究與文化研究等另類研究路徑,試圖推動傳播研究知識邊界的實質性拓展,自然會形成一定的學術反應。不過,由此產生的問題是,傳播研究遭遇了何種知識境遇因而需要這種建制性反思,這種反思又如何回應這一知識境遇因而能夠獲得廣泛反應?實際上,近20余年來,關于傳播研究的路徑多元性以及多元路徑之間邏輯關系的反思性研究,均在不同程度上回應著“躁動”設置的問題,順理成章地,??木庉嫵霭胬響灰暈橐粋€影響深遠的傳播思想史事件。
關于“躁動”??木庉嬕鈭D,主編格伯納(George Gerbner)的“引言”(“Introduction”)中所正面表述的,似乎并不是全部事實。反倒是他頗不以為然地提及的貝雷爾森寫于20余年前的“挽歌”(Iament)所透露出來的信息,意味特別深長。所謂挽歌,是指貝雷爾森1959年發(fā)表于《輿論季刊》(Public Opinion Quarterly)的《傳播研究的狀況》(“The State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該文開篇即聲稱,“就傳播研究而言,當前狀況是正在枯萎”④。這一斷言雖然早在《輿論季刊》同期發(fā)表的三篇回應文章中就遭到痛斥,貝雷爾森挽歌卻如同一場難以醒來的噩夢,一直縈繞在眾多傳播研究者心頭,至少當其審視傳播研究在現(xiàn)代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在社會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之時。對此,參與“躁動”??募訚h姆(Nicholas Garnham)說得極其坦白:“‘傳播研究’多年處于知識關懷與學術權力的邊緣,承受著貝雷爾森著名解散令(dismissal)的鞭打,痛苦不堪。”⑤與加漢姆相對照,施拉姆多年的滿懷豪情便顯得相當蒼白可笑。1959年,施拉姆曾用其繁忙的事務性工作,如與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的午餐會晤、參加國際研討會,聽取學生研究情況匯報等嘲諷貝雷爾森。⑥1983年,施拉姆在“躁動”中依然如此這般去論證傳播研究的繁榮。然而,一旦采納了加漢姆的視野,就會發(fā)現(xiàn)施拉姆所列舉的這些活動實際上與貝雷爾森的挽歌完全不相關。傳播研究的邊緣性與否并不取決于具體研究者是否忙碌,而是取決于它能否提供獲得知識共同體認同的知識貢獻。用貝雷爾森的話來說,也就是能否提供啟發(fā)他人思考、吸引他人追隨的偉大思想(Great Ideas)。在貝雷爾森看來,隨著先驅性的一代研究者——拉斯韋爾、拉扎斯菲爾德、勒溫與霍夫蘭的離去,傳播研究領域創(chuàng)造這種偉大思想的原動力也消逝了,傳播研究因而走向了枯萎。
“引言”透露的真正信息是,格伯納是在寫給世界各地頂尖傳播研究者的征稿信中,提及貝雷爾森斷言。惠特尼(D.Charles Whitney)因此曾在一篇關于“躁動”的書評中,將貝雷爾森斷言稱為“過去的鬼魂(Ghost)”。⑦雖然現(xiàn)在已經無法獲知征稿信的具體內容,但提及這一行為本身就表明,格伯納希望撰稿人對貝雷爾森有所回應,而至少八位撰稿人真的響應了這一呼吁。由此可以推斷,驅鬼很可能正是格伯納發(fā)起組織這輯專刊的重要原因——如果不能說是根本原因的話。顯然,盡管格伯納沒有如加漢姆一般備受貝雷爾森“鬼魂”的熬煎,但他也并不像施拉姆那樣對貝雷爾森輕浮地冷嘲熱諷。在格伯納看來,貝雷爾森斷言是一個涉及到傳播研究身份合法性的嚴肅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富于啟發(fā)性與解釋力的思想的創(chuàng)造問題,傳播研究無論如何熱鬧,它實質上就只能處于知識生產與學術權力的邊緣,無法擺脫貝雷爾森“鬼魂”。格伯納關于專刊編輯意圖的陳述,清楚地表明了他的驅鬼方案。在格伯納看,對傳播研究知識目標、知識角色的討論,隱藏著產生新的傳播思想的可能性。
出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動蕩的匈牙利,并在青少年時代親身體驗過法西斯主義的專制統(tǒng)治,格伯納對法西斯主義的權力支配與文化控制有著本能的敏感和抵制,從而使其在進入美國主流知識界之初就形成了與美國正統(tǒng)傳播研究頗不相同的知識觀與價值立場。如果說格伯納的博士論文《傳播通論》(Toward a Gener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1956)還僅僅是試圖通過整合歷史、哲學、社會心理學、社會學、控制論等領域中關于傳播的理論、觀點,形成對人類傳播實踐辯證的、一般化的理解,因此只是表現(xiàn)出對行為主義效果測量與理論化的一種游離的話,當其在斯邁思(Dallas W.Smythe)的幫助下任教于伊利諾斯大學進而轉入賓夕法尼亞大學主掌安娜堡傳播學院時,格伯納則逐漸成為了一種完全與正統(tǒng)傳播研究相對抗的新力量。當然,建立起被稱為“格伯納模式”的《傳播通論》也正是后來格柏納式文化研究的啟航之地。1992年,格伯納接受倫特(John Lent)的訪談時表示,“格伯納模式”在很長時間里為其提供了很好的“服務”。通過這種服務,格伯納形成了“一切行動,政治的、社會的、文化的,即傳播”的觀點,并將傳播學定義為“以人與社會通過訊息進行的互動過程為關注對象的學科”,而這一學科又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運用從符號學到內容分析的多種方法關注訊息、運用社會學-心理學等方法對于傳播主體間的相互關系的研究以及對生產、分配訊息的大型社會機構的研究。就其根本而言,格伯納認為,傳播研究的主題是“分析與理解我們生于其中并形成我們關于生活與世界的觀念與神話的日常符號環(huán)境”⑧。
將這些表述稱為正統(tǒng)傳播研究的對抗性力量,似乎有夸大的危險。然而當我們進一步探究格伯納傳播研究的價值立場時,這一判斷就不難理解了?!霸陝印睂?霭娴诙?《賓夕法尼亞公報》(Pennsylvania Gazette)刊載了一篇對格伯納的專訪。訪談中,格伯納特別強調了傳播研究的價值導向(Value-oriented),他認為傳播研究的理論發(fā)現(xiàn)應該致力于以政治自治為基礎的公共政策,傳播研究議題的要點因此必須是“工業(yè)社會中的自由”。這樣,傳播研究的意義就在于為形成避免“文化操縱”的公共政策提供“科學基礎”?;谶@種考慮,格伯納為他的傳播學院設定的研究對象便被確定為“由文化的產業(yè)化以及復雜的技術應用于各種傳播形式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從而為社會提供管理“產業(yè)化文化”的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⑨顯然,格伯納的這種價值立場與行為主義的“價值無涉”(Value-free),存在著緊張關系。而在倫特的訪談中,格伯納解釋為什么自己的研究總是關注公共政策而不是關心個體行為時,這種立場表現(xiàn)的更為明顯。他說,如果個體行為被“完全地了解”,那只會增加他們被控制的可能性,因此,他的研究興趣就在于“受政策控制、受大企業(yè)、社會及政治利益支配的文化”⑩。這樣,格伯納所謂分析、理解日常符號環(huán)境雖然看起來與拉斯韋爾等第一代傳播研究者有著類似的研究對象,甚至研究手段也基本上是拉斯韋爾等人的經驗主義方法,但其激發(fā)傳播研究的基本理念(Idea)卻已經與先驅們截然不同。
為建立這一理論模型,克雷格首先確立了兩項原則:作為元模型(Metamodel)的建構主義與作為元話語(Metadiscourse)實踐的傳播理論。元模型的觀念與1980年代兩個序列的說法相聯(lián)系,克雷格聲稱,傳播的第一序列模型是以強調傳播過程中某些特定方面的方式看待傳播,第二序列模型也就是元模型強調這些模型的特定方面。建構主義作為元模型,就是揚棄作為傳遞的傳播觀,把傳播置于廣闊的文化與思想史的語境中加以理解。它強調傳播理論的反思性,認為傳播理論雖然源于一定文化條件下普通人對傳播所作的思考,但這種思考一經形成,又會或強化或改變日常的思考與實踐。傳播理論幫助創(chuàng)造了那些它給予解釋的現(xiàn)象。克雷格認為,以建構主義為元模型,打開了一個多種傳播理論對話、互動的理論空間,從而使傳播理論在保持其開放多元性的同時成為具有內在一致性的知識領域。另一方面,元話語的觀念則進一步發(fā)展了作為實踐性學科的觀點。所謂元話語即關于話語的話語,也就是那些支持我們把有關傳播的各種話語當作話語看待的常識性信念(Commonplace Belief),既不將其視為建制性學術權力爭奪的工具,也不視為意識形態(tài)爭斗的場域。這種元話語又可以分為實踐性元話語與理論性元話語,前者內在于傳播的社會實踐,后者則通過將各種傳播理論理解為各自在其相對抽象、明確論證、規(guī)范性的觀念化過程中完成傳播實踐理論重建的理論活動,討論各種理論的相對優(yōu)點,促進傳播研究各知識傳統(tǒng)的積極對話,以建立傳播理論的實踐相關性與理論相關性,實現(xiàn)傳播理論的一致性建構。
(本文系四川外國語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項目“芝加哥學派新聞傳播思想研究”〔項目編號:SIUZD201201〕的研究成果)
注釋:
①The Editors.Introduc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33.1983,p.4.
②[美]麥克切斯尼:《傳播革命》,高金萍譯,上海譯文出版社,2009年,第58頁。
③Schramm,W.,Chaffee,Steven H.,Rogers,Everett M.TheBeginningsofCommunicationStudyinAmerica:APersonalMemoir,Thousands Oaks:Sage Publications,1997,pp.111-120.
④Berelson,Bernard.TheStateofCommunicationResearch,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23,1959,p.1.
⑤Garnham,Nicholas.TowardaTheoryofCulturalMaterialism,Journal of Communication,Vol.33,1983,pp.314.
⑥Schramm,Wulber.Comment,Public Opinion Quarterly,Vol.23,1959,p.7.
⑧Lent,John A.InterviewwithGeorgeGerbner,in Lent,John A.(ed.).ADifferentRoadTaken:ProfilesinCriticalCommunica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1995,pp.92-94.
⑨See Ledger,Marshall.TheDeanofCommunications,Pennsylvania Gazette,1984,pp.19,18.
⑩Lent,John A.InterviewwithGeorgeGerbner,in Lent,John A.(ed.).ADifferentRoadTaken:ProfilesinCriticalCommunication,Boulder:Westview Press,1995,p.95.
(作者王金禮系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秦藝丹系四川外國語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本科生)
【責任編輯:張毓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