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肖羽
【摘 要】阿爾坎杰羅·科雷利在巴洛克時期是一位重要人物,他對小提琴音樂的創(chuàng)作做出了杰出的貢獻。巴洛克時期,在政治、經濟、文化等各種思潮的影響和變革下,器樂的創(chuàng)作也是風格交織在一起,內容更是多樣化。在這樣一個特殊的環(huán)境下,科雷利用一種清新的創(chuàng)作方式貼近聽眾心靈深處,開拓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小提琴技巧。而在他創(chuàng)作的晚期,第5部作品更是其巔峰之作。本文通過對第5號作品粗略的分析,希望能對這部作品有更多了解。
【關鍵詞】科雷利;小提琴奏鳴曲;作品第5號;創(chuàng)作特點
中圖分類號:J622.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0-0084-02
小提琴音樂開始成型于巴洛克時期。這和當時樂器的制造業(yè)和工藝的進步密不可分。從這一時期開始,小提琴成為最重要的獨奏樂器。更成為弦樂的中心位置。作曲家從小提琴演奏中獲得啟發(fā),在器樂的創(chuàng)作中添加了豐富的藝術手法。當時在波羅尼亞,出現了很多優(yōu)秀的小提琴演奏家,比如馬里尼奧·卡扎蒂。他被認為是奠定了波羅尼亞學派的奠基人。他的創(chuàng)作風格精致又不失樸實,少了眼花繚亂的炫技,在那個時期深受歡迎。正因為這樣,在波羅尼亞學琴已有4年的科雷利深受影響,他被后人稱為波羅尼亞學派公認的代表性演奏家。后來,科雷利來到羅馬,用他旋律式的音樂語言征服世人,成為羅馬最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他吸收當時人文主義思想,他的作品已經不再為教堂創(chuàng)作,更多的受到世俗影響,聽眾很多是貴族,也可以是很普通的民眾,科雷利還為年老或者身患疾病的人演奏??梢哉f,后來的科雷利已經在真正意義上為音樂而創(chuàng)作,而不再是教堂的服務者。他一生只創(chuàng)作器樂體裁,并且只創(chuàng)作三重奏鳴曲和大協奏曲這兩種體裁。在他創(chuàng)作的48首三重奏鳴曲、12首大協奏和12首小提琴獨奏奏鳴曲當中,尤其是第5號作品,真正體現了科雷利在器樂作曲方面的最高成就。
一、關于科雷利
1653年,科雷利出生在一個富裕的知識分子家庭。13歲時他來到波羅尼亞學琴,他的老師是小提琴家萊奧納爾多·布魯尼奧利和喬瓦尼·本文努蒂。而后他的演奏也被波羅尼亞學派公認。在1675年,他來到羅馬一個樂隊工作,幾年后就享譽整個羅馬,紅衣教主潘費利邀請他去宮廷做樂師,待遇很高。教府的樂隊經過科雷利的訓練后,演奏十分嚴謹準確,弓法也很整齊,此后科雷利和樂隊被稱為樂壇的一大奇觀。多年后,科雷利淡出公眾視線決定不再公演。他用全部精力創(chuàng)作或者修改大協奏曲。1712年,科雷利病情惡化,在羅馬去世,終年60歲。
二、關于科雷利第5號作品
第5號作品是科雷利在他創(chuàng)作生涯的后期完成的。這是12首小提琴獨奏奏鳴曲。1-6首是教堂奏鳴曲;7-11首是室內奏鳴曲;第12首是著名的福利亞變奏曲。這也是科雷利獻給布蘭登堡的女選帝候索菲·夏洛特的一部作品。這部作品相比之前幾部作品,可以稱為是開放性的作品,也體現了科雷利創(chuàng)作的卓越成就。他開始注重小提琴演奏技巧,又秉承給予音樂的旋律語言特點,謙和優(yōu)雅的風格特點把單音旋律和技巧融合在一起,使得音樂成為有血有肉的一個整體。其中6首教堂奏鳴曲,其實并非是在教堂演奏,而是因為在紅衣教主的私人音樂會上演奏,因此得名為“教堂奏鳴曲”。一般的教堂奏鳴曲都有4個樂章,而科雷利的教堂奏鳴曲卻有5個樂章,并且從原有的慢、快、慢、快的樂章速度基礎上變成慢、快、快、慢、快的結構形式??评桌?號奏鳴曲樂章中,第一樂章總是柔版,而且這12個慢樂章的記譜都很干凈簡潔,這讓一些小提琴演奏者感到困惑——到底如何在這簡單的旋律中表達。其實這是科雷利在原有創(chuàng)作的輪廓中加入的裝飾,讓演奏者自己感受理解,讓其自己表達演奏。第二樂章通常是有主要內容的對位形式的快板;第三樂章是快板,手法是對比形式的復調;第四樂章是最具有旋律歌唱式的柔板;第五樂章是活潑的快板,但是節(jié)奏風格卻像是舞曲。這部作品其實采用主調和復調混合的手法,頻繁使用了和弦演奏法和雙音演奏??评桌记傻莫毺赜梅ň褪腔匾粜Ч降哪7聦懛?。獨奏小提琴通常模仿上一句旋律,接著由小提琴自身的雙音演奏構成模仿或者補充一次進行。通常不會超出3個把位,也在人聲演唱中女高音慣用的音域。可以說,早期受到波羅尼亞學派的影響,科雷利注重人聲美的旋律。恰恰這些旋律是可以很容易唱出來的,這讓低音提琴的襯托顯得更有厚重感。在科雷利的教堂奏鳴曲中,其風格更崇高莊重、嚴肅,所以技巧也更加高超。
三、科雷利的室內奏鳴曲
第7首和第9首按照快、慢、快、慢的四個樂章原則完成。第10首和第11首卻與他的教堂奏鳴曲布局是一致的,是慢、快、慢、快、快的五個樂章形式。主題加變奏一氣呵成,這是科雷利最不尋常的手法。其實在聽科雷利的第5部作品時不難感受到,他的教堂奏鳴曲和室內奏鳴曲風格劃分不是很清晰明確,這兩種寫法都相互滲透在其中,比如在教堂奏鳴曲的第五首中,吉格舞曲就出現在最末樂章,在室內奏鳴曲中,第11首的中間樂章沒有用舞曲,而是用了慢板和莊板。說明教堂奏鳴曲來自于人聲,而室內奏鳴曲與舞曲緊密聯系。
福利亞變奏曲是一種3/4的莊嚴緩慢的拍子,以16個小節(jié)作為單位進行的一系列變奏,一共出現了23次變奏。是一首學習古典弓法最好的高級練習曲。它來自于葡萄牙和西班牙民間,被人熟知。幾乎所有的變奏都是規(guī)整又有公式化的變奏,每個變奏都對應和聲的要求。變奏的變化速度由快板、柔板等又回到快板,拍子的頻繁變化在變奏曲中是不常見的。旋律更是先出現在上方聲部,再出現在下方聲部。
四、科雷利的創(chuàng)作特點
科雷利的小提琴作品,旋律安靜、謙和、柔美。他沒有哀傷的傾訴,也沒有憂郁的內心獨白,更沒有瘋狂粗曠的野性。這和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對象是教堂和宮廷有關。另外,科雷利的生活背景也讓他的作品一直保持著精致、干凈、典雅的旋律風格。他的小提琴作品僅限在第三個把位,每部作品都具有歌唱的特質和流動的音樂語言。尤其音樂的裝飾性在巴洛克時期廣泛運用,來表現演奏者卓越的技巧??评桌诘?號作品中加入華麗的裝飾音技巧,就是在大線條的形態(tài)上加入更多豐富樂曲的內容,讓演奏者自己發(fā)揮。當時錄制出版了很多演奏曲目,因為每個演奏者的理解不同,所以出現了很多不同處理方式的作品,這也是為什么說科雷利的第5號作品是開放性的,這些裝飾音都是一種表達感情的方式和手段。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分解和弦和音階式的旋律進行都大量出現。
五、結語
在科雷利的心中,他崇尚人文主義和自由,他認為美的音樂應該是回歸自然,而不是華麗的炫技。他注重旋律的變化和主調的音樂發(fā)展,同時各個樂器聲部之間協調發(fā)展。他允許裝飾音作為附加的成分襯托出旋律的主要位置,保持著清晰的線條和抒情的情感共鳴。在第5號作品中,可以看到科雷利豐富的人生經歷和獨特的創(chuàng)作技巧,也是在巴洛克時期創(chuàng)作思潮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進入人們心里的干凈旋律。
參考文獻:
[1](美)格勞特·帕利斯卡.西方音樂史[M].汪啟璋等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96.
[2]于潤洋.西方音樂通史[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3.
[3]范額倫.科雷利和他的小提琴作品[J].黃鐘,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