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玲玲
【中圖分類號】G64.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22-0-02
中職學生管理即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育和管理,應該針對中職學生的生理特點、心理特點、能力特點、生活環(huán)境特點制定相適宜的教育方法、教學內容、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班主任工作千絲萬縷、繁瑣羅嗦。中職學生難教,中職班主任難當,這是我們每一個中職班主任的共同體會。如何在困境中當好班主任,解決學生管理工作的難題,是擺在我們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共同課題。這就需要我們用智慧、技巧、情感、責任心來營造一個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和諧的教育氛圍,使他們學會做人、做事,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一、中職生的現狀及成因
據有關報道,在德國和日本等科技水平和制造業(yè)水平高度發(fā)達的國家里,讀中等職業(yè)技工學校的學生中有許多是大學教授或專家的子女。德國總理施樂德在上海APEC會議上也曾宣稱:德國最讓他值得自豪的是擁有眾多的受過正規(guī)的技校培訓的高級技工人才。而我國近十年選擇讀技術學校的學生中是絕對沒有大學教授或專家的子女,其中絕大部份學生的情況是文化基礎不好、怕考試、厭學、習慣懶散、不自信,最多也只有15%的學生是因為真正希望學習技能、或者是出于理性思考而選擇上中職的。
(一)家境不富裕的學生
因為受我國“學而優(yōu)擇仕”傳統觀念的影響,絕大部份人希望自己的子女上高中升大學,然后弄個一官半職好光耀門庭。因此,凡有錢之家庭其子女即便門門功課不及格也要花大把大把的錢“買高中”。雖然讀中職的許多學生的文化成績實際比“高中”生要好得多,但他們上中職并非是為了“發(fā)揮自身特長、學得一技之長、服務中國制造業(yè)”,而是因為家庭經濟困難、在無奈的情況下才選擇上中職。
(二)習慣不良的學生
通過家訪和調查發(fā)現,許多中職學生上初一、初二時的成績是很好的,后來因為上網成癮、或過份關注異性、或抽煙打牌或打架等而漸漸的荒費了學業(yè),當他們想改掉“壞毛病”的時候卻發(fā)現自己是病入膏肓、因為方法不濟或恒心不足而難以自拔,中考之后只能無奈而又痛苦地選擇讀中職類學校。
(三)雙親在外而學生在家的學生
中國經濟東、西兩頭發(fā)展較快較好,其中部地區(qū)的湖北相對較落后;因此,大量的下崗工人,尤其是農民或東南下、或西北上進城務工,將子女的教育和管理責任交給年邁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親朋托管,然而,祖父母、外祖父母對孫子輩卻是溺愛有余而管理不足和教育乏力,親朋對托管對象也只能是管吃、管??;也因此這些家庭的孩子實際上處于一種少教且無人具體看管的狀態(tài)。于是厭學、早戀、偷盜、離家出走、晝夜上網、群毆等事件在他們身上頻頻發(fā)生,這樣的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可想而知的,如是父母或為求心安、或無可奈何才將子女送進中職學校再“托管”兩年。
(四)處在單親家庭中的學生
單親家庭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因父母離異而造成的單親家庭,另一類是父母一方因病或因災禍去世而造成的單親家庭。單親家庭的孩子要么是因為家庭經濟不能支持,要么是家庭的愛不完整、使孩子的自信、自尊不能得到足夠的支持而造成習慣不良,要么是不愛學習,家長在無奈或求得心理安慰的情形下才送孩子上中職學校。
受以上這些情況的影響,中職學生較普遍存在自卑(我家窮、我笨、我是壞孩子、我沒人要)、至少是不自信的心理。心理學家研究發(fā)現,一個人的自信水平越低、其自尊感就越低,自尊感越低、則自我認同感就越低,自我認同越低、則對社會的認同也越低,對社會的認同感越低、則對其社會公德的遵守和對管理的服從難度也就越大。因此作者認為:中職學校要管理好、教育好目前狀況的中職學生,首先要接納他們——接納他們的“問題”和“困難”,在其接納的基礎上理解他們、尊重他們;其次,要用博大的仁心、耐心和責任心并采用多種形式的活動去培養(yǎng)學生[此文轉于斐斐課件園FFKJ.Net]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幫助學生“建立自尊”;另外,要制定科學、嚴謹、易行的校紀校規(guī),并充分利用好學校的制度、執(zhí)行好校紀校規(guī);最后,要培養(yǎng)一支優(yōu)良的教職員工隊伍,要利用老師的人格感召力去約束、引導和塑造學生的人品。
二、如何對中職學校班級進行管理
(一)“穩(wěn)”字當頭,加強管理,營造文明健康、積極向上的班風
要帶好一個班級,穩(wěn)定在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中占壓倒一切的地位。根據中職生生源質量連年下降的現實情況,針對其中部分同學行為規(guī)范相當欠缺、學生情緒波動大的特點,組建班時我特別注重做好新班級的穩(wěn)定工作,為良好班風、學風的形成打下扎實的基礎。
首先,對所有班級成員通過查看資料及與前任班主任交流等途徑了解以往表現,真正做到對每個同學的特點心中有數,以便針對每一個同學進行個性化教育和輔導。比如看材料時發(fā)現班內有一棄兒(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棄兒比孤兒更讓人值得同情),她和務農的爺爺奶奶過日子,生活極其困難,又了解到在初中時表現不是很好,于是,就研究出了一套幫助他從困境中走出的方案。
其次,在對每一位同學的基本情況做到了如指掌后,精心構建一個穩(wěn)定的、有戰(zhàn)斗力的班委、團支部,通過班團干部的模范帶頭作用來真正實現學生的自我、自主管理。通過一段時間的鍛煉,我所帶班級的班干部在學校和班級的學生自我管理工作中培養(yǎng)了一定的能力,在同學中樹立了較高的威信,這對他們將來走上工作崗位是大有益處的。
第三,努力營造健康、正直、向上的班風。經過自己不斷探索和自我完善,在組班理念上確立了以“團結進取,真誠熱情,嚴謹踏實”為班級精神,形成了“班榮我榮,班辱我辱”為風尚的班級建設方針,同時緊密配合校團委、學生會的中心工作,積極響應學校全員管理、勞動周、半軍事化、嚴禁吸煙、提倡不在校園內使用手機等的規(guī)定,努力培養(yǎng)良好的班風。
第四,堅持做到“四勤”,即:勤深入班級宿舍第一線、勤日常巡視、勤談話、勤與家聯系。宿舍管理是班級管理的重頭戲,班中住宿生占半數以上,而違紀現象多發(fā)生在住宿生身上。針對這一狀況,我平時注意多與住宿生接觸,多到宿舍看看業(yè)余時間他們在干什么。我十分注重了解住宿生的各種動態(tài),安排有責任心的學生負責向我匯報情況,充當自己的小助手,也就是小暗探。這樣宿舍里一有風吹草動,馬上向我匯報,使我做到防患于未然,盡可能將各種可能發(fā)生的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確保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幫助中職生樹立職業(yè)理想
1.中職生應樹立職業(yè)理想
理想是人對未來事物的想象或希望。職業(yè)是個人在社會中所從事的作為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職業(yè)理想是人對某種職業(yè)的向往和追求,是求職者在特定社會條件下產生的工作取向。職業(yè)理想是一個人前進的動力,也是衡量一個人生命價值的重要標尺。中職生只有樹立職業(yè)理想,有一個奮斗目標,才能使自己努力學習文化和技能,最終達到實現自己的理想,實現自身價值,服務于社會的目的。作為教育者,我們也必須重視對中職生的職業(yè)理想教育,因為,職業(yè)理想教育是學校德育“三觀”和“三識”的一部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內容。
2.如何幫助中職生樹立職業(yè)理想
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職業(yè)理想教育活動來解決,如開主題班會、開家長會,請優(yōu)秀畢業(yè)生來做報告,實話實說,進行榜樣教育,到就業(yè)單位參觀、見習、實習,參加人才招聘會等等。開主題班會和實習時,可以請社區(qū)代表和家長代表到場觀摩,在每學期的各種家長會上,學校老師要對家長進行正面宣傳教育工作,使其尊重并支持學生所選擇的專業(yè)。學校的宣傳機構要大張旗鼓地宣傳堅定職業(yè)理想走向成功的典型,同時要協調社會傳媒堅持正面和正確的輿論導向,引導學生熱愛自己將來從事的職業(yè)。
(三)愛心關注法
愛心關注法就是要求全體老師用一顆仁者、長者的愛心,隨時關注、關愛每一個學生。本人認為,老師這個職業(yè)是個“良心活”,老師不僅可能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培養(yǎng)出數以萬計的對人類社會有用的人才,也有可能成為“公害”、培養(yǎng)出數以萬計的地痞惡棍。老師的愛心、責任心及人格品質比其學識水平在教育工作中更加關鍵和重要。我校每天有六位老師值班,24小時全程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其主要任務是走進學生宿舍、看學生的生活情況,走進學生體育娛樂現場、看學生的特長和人際交往情況,走進教室、看學生怎樣學習和與誰一起學習情況,走進學生食堂、看學生遵守公序情況,守住校門、看學生進出校園的情況。這樣,不僅使每個學生都能明顯感受到老師的關注和關心,并且、如果有的學生半夜生病或學生間發(fā)生矛盾,也能被老師及時的發(fā)現和處理,使許多不良事件制止在萌芽之中。比如有一次一位陳姓同學凌晨一點鐘“結石”病痛發(fā)作,值班老師聽到哭聲便迅速將其送往醫(yī)院進行治療。該生的父母事后說:“你們老師半夜將我的孩子送進醫(yī)院治病真是難得,以往孩子在家也犯過此病,但我們至少要等到天亮后才送醫(yī)院,你們對孩子真是比我們做父母的還要關心、還要負責……”這些都使學生親身感受到“愛的教育”,使學生懂得人是應該關心社會和關愛他人的。而此時身在這樣一所學校的班主任,我們的工作更要做到全,做細,用“五心”盡心為學生和家長服務,即責任心、寬容心、公平心、愛心和細心。
三、小結
矩為方,規(guī)為圓,古人云:“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苯逃^程是重塑生命的過程。班主任工作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之一,要想讓中職學生在求知路上潛能得到顯發(fā),心靈得到震撼,情感得到共鳴,精神得到喚醒,我們必須在管理方法上尋求創(chuàng)新突破,以滿分的熱情去呼喚學生的真情,用積極的行動來指引學生的行動。班集體建設是充滿人性與挑戰(zhàn)的,值得所有班主任去思考,去探索。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繁瑣有時又使人覺得頭疼的工作,但我想只要我們努力地去做,那你的收獲必將是巨大的。當看著一個個學生愉快地走上工作崗位時,成功的喜悅將充滿你的心中,一切的煩惱都將隨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