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連岷
人們常說,教師是崇高的職業(yè),它的崇高就在于奉獻和犧牲。班主任是這項崇高職業(yè)中的基石,官雖小,但責任和作用重大。二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告訴我,沒有當過班主任的教師不是完整的教師,雖然其中有太多的辛酸苦辣,但它卻能綻放出桃李滿園的馨香,使你感受到作為教師的光榮和自豪。
一、關愛學生,切實做好德育工作
關愛學生是做好德育工作的前提。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教師不僅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和人格,關心學生的身體、學習和生活,使其身心健康、全面發(fā)展,而且要關愛所有的學生,把自己的溫暖和感情傾注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田。通過真情的流露去拉近老師與學生的距離,滋潤學生的心田,走進學生的心靈,感化學生。德育是教育之本,人才的培養(yǎng)根本就是德育教育。記得有一位教育專家說:“一個人短時間內(nèi)提高成績,并不是件難事。但在短時間內(nèi)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是難上加難?!敝袑W階段,正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和鞏固階段,一定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不僅教會學生怎樣學習,更教會學生怎樣做人、怎樣為人處世。古人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币虼?,教師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主動親近學生,細心體察、全面深入細致地了解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為學生擺脫煩惱、化解困惑。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看似小事一樁,實則內(nèi)涵極其豐富。作為班主任,其是培養(yǎng)學生道德品質(zhì)的塑造者,要有嚴格的班規(guī),長效的教育和指導,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是一項十分復雜而艱巨的系統(tǒng)性工作。要通過社會、學校、家庭相互聯(lián)系、相互溝通,使學生形成正確的政治觀點、道德情操、正確的價值觀念和優(yōu)良的文明行為,培養(yǎng)學生進取精神、創(chuàng)新精神、平等競爭的思想,使其成為現(xiàn)代社會的有用之才、可用之才。
二、榮辱與共,樹立良好班風
班主任工作是多方面的,它既要求班主任立足現(xiàn)實,努力搞好實際工作,又要求班主任著眼長遠,加強學習、研究與探索。學生要在這個班集體里學習、生活、成長,要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顯示自己的力量和風貌。好的環(huán)境能夠激勵人,可以改造人。因此,這個集體需要有一種精神,那就是蓬勃向上的集體主義精神,爭先創(chuàng)優(yōu)、愛班好學的敬業(yè)精神。這種精神從何而來?它來源于班主任堅持不懈的思想教育工作。重視思想工作是班主任做好其召各項工作的基礎,是建好班級的法寶。班主任要善于從繁雜、瑣碎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樹立班級管理的整體觀、發(fā)展觀、理論指導觀。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加強學習,參與教育管理理論的研究與探討,努力提高自身修養(yǎng)與素質(zhì),以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思想政治工作在班級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黨支部、團委、學生科等多種組織,利用班會、辯論會、座談會、報紙雜志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使他們真正成為優(yōu)秀學生。集體主義教育是思想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是樹好班風建立良好集體的重要表現(xiàn)。因此,班主任除了要求班級在學校集體性活動中樹立班級的形象外,還需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班興我榮,班落我恥,以班為家,榮辱與共”的教育,以此增強班主任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真正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班主任要有開闊的眼界、長遠的目光,廣泛關注國內(nèi)外教育發(fā)展動態(tài),大膽創(chuàng)新,樹立正確良好班風,推動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
三、培養(yǎng)和建立強有力班干部隊伍
實際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學生的坐立行走、穿著打扮,大到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前途命運,以及班級的建設與發(fā)展。許多班主任滿腔熱情,事必躬親,早晚跟班,無所不管,甚至充當“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這種管理弊大于利,管得過多過死,容易造成學生依賴性強,創(chuàng)造性、獨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雜務,疲憊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與發(fā)展。
一個班集體的好壞,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班委的任用,班干部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因此,班主任在班集體管理過程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干部,善于發(fā)掘具有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熱心為班級服務、集體榮譽心強和有吃苦耐勞精神的學生,組建合理的班干部隊伍。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班干部競選活動。在工作安排上,要明確每個班干部職責與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引導建立團結協(xié)作的班級工作氛圍。在班級活動開展上,班主任要大膽放手讓班干部開展活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學生能干的,班主任堅決不要干,把一些具體事務派下去,建立層次分明的立體型管理體系,如公物維修、書刊保管、活動組織、班干部選換、班規(guī)制定等。班主任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分工授權,引導學生參與管理,逐步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還要在平時加強指導,不斷提升班干部的思想覺悟和工作水平,這樣才能真正建設好一支團結協(xié)作的班干部隊伍,班級管理工作做起來才會得心應手。
四、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平等的觀念促進情感的交融
前蘇聯(lián)教育家贊可夫指出:教育必須觸及學生的情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才能發(fā)揮高度有效的功能。在學生眼中,老師是導師、是長者,他們觀察社會、觀察人生,往往首先從老師身上開始。因此,班主任要嚴格要求自己,具有良好的思想修養(yǎng)和道德情操,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應該首先做到;要求學生努力學習,自己先做到學而不厭;要求學生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講,自己則治學嚴謹、備課充分,不斷充實教學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要求學生作業(yè)認真、工整,自己則認真批改作業(yè),要以嚴肅認真的工作態(tài)度感染學生,培養(yǎng)學生一絲不茍的求學態(tài)度。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以良好的影響,教育學生時才有說服力
當代教育要求老師要與學生做心靈相通的朋友,從人格平等的基本觀念出發(fā),做到把學生看成是有主觀能動性的、有感情、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活生生的人。構建平等的師生關系需要教育者放下架子,擺脫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在實施教育的具體過程中,不要習慣于單純地從成年人、教育者的角度,帶著愛之深、責之切的心理進行說教、指正,要善于傾聽、了解學生怎么想、怎么看,嘗試從學生的角度看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通過一些小事讓學生感受到關心和愛護,如學生感冒了,老師在不經(jīng)意中為他遞上一張紙巾,或一句問候,或提醒多喝開水。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言語和行動,能讓學生覺得這個教師是容易親近的,如此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我認為應該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多一點理解和寬容,從愛出發(fā),了解學生真實的感受、需要及他們豐富的內(nèi)心世界,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給學生平等對話的機會。
五、“堵”“導”結合,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與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實際管理工作中,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一些班主任采取“堵”的方式較多,如實行“全封閉管理”,以避免學生受校外不良影響,制定嚴厲的懲罰措施,以控制學生越軌行為等。采取“堵”的方式,減小學生犯各種錯誤的可能性,在一定的環(huán)境和條件下是必要的、有利的,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小氣候”,從而有利于學生的成長。但僅僅靠“堵”是不行的,過多地應用“堵”的方式,容易使學生成為工作的“對立面”,增加教育阻力。
做好“導”的工作,要求我們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制定規(guī)章制度、進行民主評議、換選班干部和處理班級事件,而不是單從班主任的主觀愿望出發(fā),強行這樣做或那樣做。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自身優(yōu)點、長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上進心,通過發(fā)揚優(yōu)點來克服缺點,而不是一味地批評和處罰。不單要告訴學生什么是對什么是錯,還要告訴學生為什么,并具體指導學生去做。我們對待犯錯誤的學生,要以情感人,親切和藹,心平氣和,而不應怒氣沖天,訓斥指責,或者有意冷淡疏遠。
六、加強感恩教育,用學生的閃光點,激發(fā)學生,做好德育工作
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樹立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努力激發(fā)學生的潛在優(yōu)勢,使這種優(yōu)勢轉化為學生的能力,并逐步增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從心理上與學生拉近距離。目前的高中生中,有些學生不但對老師沒有敬畏之心,還對學校、社會產(chǎn)生逆反心理,好像別人欠他一樣,行為叛逆、缺乏公德心、肆意破壞公物、不尊重老師、心態(tài)不平衡、不服從學校管教。究其原因,其實都是小時候嬌生慣養(yǎng),被家長寵壞了,不知道感激,沒有回報的意識。因此,我認為作為班主任,在付出愛心的同時,要教育學生懂得感恩,學會回報。古人說:“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备卸魇侵腥A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也是做人起碼的品德修養(yǎng),我們要讓學生明白,父母對我們有養(yǎng)育之恩、老師對我們有教育之恩、學校對我們有培養(yǎng)之恩、社會對我們有關愛之恩;要讓學生理解愛,學會感恩,一個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心里坦蕩、胸懷寬闊、以助人為樂為榮。這樣就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讓學生明白生活在世界上,需要對自己負責、對家庭負責、對學校負責、對社會負責。當一個人有責任感時,做事就有分寸,態(tài)度就更認真,就會自覺維護班集體利益、學校秩序。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門藝術,班主任應該根據(jù)班級實際情況,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以教書育人為宗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努力提高學生的思想品質(zhì),班主任工作作為一種外在推動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實踐使我認識到,教育不能沒有愛,一個優(yōu)秀的班主任,應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的成績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受師生關系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班主任扮演的角色不僅僅是管理者,同時是學校有機組成部分之間進行有效聯(lián)系的紐帶。班主任要學會從細節(jié)入手,及時掌握學生身心發(fā)展的方方面面,及時正確地加以引導,對癥下藥,始終給予學生最多的愛,并把你的愛傳遞下去,發(fā)揚光大,最終實現(xiàn)學生整體素質(zhì)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