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初晴?暖陽
王麗新
醫(yī)學博士,主任醫(yī)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美國西奈山醫(yī)學院Mount Sinai Medical Centre訪問學者。中國醫(yī)師協會中西醫(yī)結合呼吸分會專家委員,上海市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呼吸分會委員,上海市中醫(yī)藥學會委員。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wèi)生局、上海市教委等多項課題研究。
擅長中醫(yī)藥防治支氣管哮喘、慢阻肺、間肺、支氣管擴張、久咳、肺癌、過敏性疾病以及亞健康狀態(tài)的調理。
門診時間:
周一上午(石門一路分院)
周一下午、周三上午、周四上午(上海中醫(yī)醫(yī)院總院)
《科學生活》:秋日里,容易昏昏沉沉?!按豪锓Α薄@我們都知道,但“秋困”具體有哪些癥狀呢?對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壓、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又有怎樣的影響呢?
王醫(yī)生:經過一個夏天的洗禮,秋天時節(jié)容易氣虛血虛,大家的確都感覺非常容易犯困、疲乏,每個人的表現不盡相同:有些人哈欠連連、格外困倦,有些人還會覺得肢體酸痛、手腳無力,甚至有的人突然就睡著了。
慢性病患者更容易受到秋困的困擾,甚至導致病情加重。比如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其本身可能就有動脈粥樣硬化,管腔狹窄,甚至有的人伴有斑塊,稍微缺血缺氧,就容易誘發(fā)疾病加重。所以,一旦慢性病患者的秋困表現比較嚴重時,有可能是疾病加重的先兆。
《科學生活》:秋困的原因是怎么形成的?中醫(yī)是怎么認識的呢?
王醫(yī)生:秋困的原因有很多。首先,從科學原理而言,夏天由于暑熱,身體的機能消耗得比較厲害,胃腸、心血管系統負擔都非常重。到了秋天,外部環(huán)境處于相對平緩的階段,機體機能處于修復過程中,由于適應性反應,就容易出現秋困。其次,從中醫(yī)的理論而言,夏天耗氣傷血、氣血不足、氣陰耗傷,秋天津液不能濡養(yǎng)我們的大腦,大腦缺氧,就會困乏。從另一個角度來說,春夏與秋冬是兩個不同的季節(jié),“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夏養(yǎng)陽,秋冬養(yǎng)陰”。春夏是陽氣生發(fā)、生長的季節(jié),秋冬陽氣逐漸衰減、陰氣逐漸生長,所以秋天陽氣相對不足,人也更容易發(fā)生秋困。
《科學生活》:秋困往往是中午飽餐之后格外嚴重,而到了晚上,有時反而睡不著了,這又是什么原因呢?
王醫(yī)生:在飽餐之后,消化器官需要大量的血液來運作以吸收營養(yǎng),越是飽食越需要充足的供血,這時大腦的供血也就少了,所以飽餐之后更加困了。所以,午餐要吃好,但不要吃得過飽。
不少人中午犯困了,有條件的情況可能就會選擇打一會盹。但要注意的是,經過中午的休息,有的人可能出現晚上入睡困難。
《科學生活》:嚴重的秋困癥狀是否可能是身體出了問題?是否需要調理,如何調理呢?
王醫(yī)生:一般出現如開著車突然就陷入睡眠等情況,需要高度重視。輕度的秋困情況,我們可以克服,但是嚴重的秋困,動不動就睡著了,這可能是身體有問題了。如,有一種疾病叫做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有呼吸暫停的癥狀,別的季節(jié)也容易嗜睡,到了秋天就更加厲害了。要對阻塞性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進行睡眠監(jiān)測,并根據病情嚴重情況進行治療,他們切不能隨便開車。還有些患者,突然特別困,這時就要查一下血糖、血黏度等,看是否有糖尿病。一旦血黏度增高,也會容易嗜睡。
另外,還有多種因素。肝炎的患者也會比較困倦、嗜睡、惡心、嘔吐。心腦血管疾病加重,也會加重困倦。甚至困乏的情況還會受情志的因素影響。
所以,一旦出現了嚴重的秋困情況,我們要高度重視,查找原因。
《科學生活》:秋困嚴重的話,是否需要調理,如何調理呢?
王醫(yī)生:嚴重的秋困情況,很有必要進行中醫(yī)調理。來就診時,首先辨證分析,查找原因,治療基礎疾病。
其次,根據中醫(yī)的理論辨別體質。有的患者氣血兩虛、不能濡養(yǎng)我們的大腦,這樣的情況多用益氣養(yǎng)血治療,比如當歸、黃芪的食療方。有的患者陽氣不足,“脈微細,旦欲寐”,就是說的這種少陰陽虛,這樣的情況多用溫陽治療,陽氣旺盛了,就會擺脫困倦的困擾。如果是功能性的困倦、疲乏,最好的方法就是多去運動,運動起來氣血旺盛、陽氣升騰了,自然就不會那么犯困了。當然,這也關系到人的精神情志。
在上海這種比較潮濕的城市,很多患者濕氣都非常盛。濕氣會將陽氣裹住,使人的陽氣不能正常的宣發(fā),人就特別容易犯困。怎樣的人濕氣重呢?體型比較胖的人往往是痰濕體質,容易犯困,而且舌苔比較厚、膩,有的人是白膩,有的人是黃膩。這時要化濕調理,祛除濕氣,也就是祛除了身體的束縛,氣血通暢,陽氣正常調達,那么困倦就會得到改善。
《科學生活》:哪些行為可能會導致秋困加重,我們如何盡力減少呢?請王醫(yī)生給我們介紹一些普通人開車時對付秋困的小妙招。
王醫(yī)生:首先,在飲食方面,要注意減少吃宵夜。不要吃太過辛辣的食物,因為秋天要多以養(yǎng)陰潤燥為主,太過辛辣容易上火。甜食也要少吃,因為甜食容易生痰濕;也要減少肥膩食物的攝入。
其次,晚上睡眠不充足,往往就會加重第二天秋困的癥狀。生活要節(jié)律,建議最好22點前睡覺,可以減輕秋困的癥狀。
最后,要適當進行運動,注意室內通風,不要老是待在空調密閉的環(huán)境中。
在開車時,要注意不要飽食。其次,要注意打開車窗,太密閉的環(huán)境容易缺氧。另外,可以放一些節(jié)奏感強的音樂,不要放太舒緩的音樂。然后,可以在車中放一些醒神開竅作用的香水、香氛,甚至清涼油、風油精,在困倦時還可以抹在太陽穴,使我們的精神更飽滿一些。最后,可以在困倦時,喝一些提神的飲料,如咖啡、綠茶等。
《科學生活》:有慢性病的患者,在秋天應該注意什么呢?如何安然度秋?
王醫(yī)生:秋季在五行屬金,金與肺是相應的,故最容易發(fā)生肺燥金傷,出現秋燥。
反復呼吸道疾病患者,如老慢支、肺氣腫、哮喘等,也容易在這個季節(jié)發(fā)作,要注意滋陰潤燥養(yǎng)肺。在飲食上,可以吃一些荸薺、梨、柚子這類滋陰潤燥的食品。還可以進行調理,根據每個人的體質進行辨證治療,比如補肺養(yǎng)陰、健脾補腎等。秋冬季節(jié),適合進行膏方調補,對呼吸系統疾病起到了控制發(fā)展、改善體質、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此外,秋季容易讓人傷感,建議大家都保持一個豁達的心情和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適當外出進行慢跑、太極拳等運動?!按何媲飪觥?,讓機體逐漸適應天氣的變化,防止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