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陽晨雨
作為葡萄牙人,古特雷斯面臨的兩大困難,是突破美俄雙重封鎖:需要俄羅斯打破候選人來自東歐國家的立場,同時還需要美國放棄選擇一位女性秘書長的想法。
現(xiàn)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兩屆10年任期將于今年底結束。在安理會推選繼任者的6輪意向性投票中,葡萄牙前總理、曾擔任聯(lián)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長達10年的安東尼奧·古特雷斯一路領先,終于在10月6日確認性投票中被提名為下任秘書長人選,并于10月13日獲得第71屆聯(lián)大通過。
回頭來看,這場遴選先后引來13位政要參與,葡萄牙老男人能夠一舉打破地區(qū)輪莊慣例,力壓女性競選潛流,成為領導4萬余員工、享受國家首腦待遇的聯(lián)合國“大管家”,與全球正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有關。要“將聯(lián)合國拉回領導地位”,新管家著實要有過人之處,而不能囿于“政治正確”。
現(xiàn)年67歲的古特雷斯,系工程師科班出身,在世紀之交擔任葡萄牙總理7年。他會說流利的英語、西班牙語和法語(占了聯(lián)合國6種工作語言的一半),還是個“日本通”,在擔任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期間(2005.6~2015.12),幾乎每年都會訪問日本。
當下,國際難民問題凸顯,歐美諸國無不為之頭痛,而古特雷斯領導下的難民署機構改革,令日內瓦總部工作人員減少20%以上,業(yè)務量增長3倍,在援助全球超過4000萬難民方面進步明顯。在安理會15國多輪意向性投票中,古特雷斯得票均在10票以上,遠超其他候選人。
不過,古特雷斯也有短板,首先是他的國籍。自聯(lián)合國成立以來,西歐、拉美、非洲和亞太均產生過秘書長人選,唯有東歐一域,未曾有人獲選。如果葡萄牙人當選,無疑是對按區(qū)域輪莊規(guī)則的打破。之前,作為候選人之一的馬其頓前外長斯爾詹·克里姆據理力爭,說區(qū)域輪換雖是不成文的規(guī)定,但如果不給予尊重,會增加會員國之間的隔閡,不利于團結,希望能給東歐機會。
這次的候選名單上,也是東歐人扎堆,共有9位。其中保加利亞有兩位,前南斯拉夫地區(qū)有5位(分別來自斯洛文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馬其頓、黑山),還有兩位各來自摩爾多瓦和斯洛伐克。
古特雷斯的性別也是個問題。聯(lián)合國成立至今,8任秘書長都是男性。眼下,選出首任“女秘書長”的輿論高漲。今年8月15日,潘基文在接受美聯(lián)社采訪時還說:“現(xiàn)在是出現(xiàn)女性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最佳時機?!鄙蠈寐?lián)大主席呂克托夫特也表示:“希望看到女性領導聯(lián)合國。”
由哥倫比亞牽頭,56個聯(lián)合國會員國組成了一個“友誼的小組”,名為“支持女性成為下一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小組”。7位美國女參議員還曾就此致信總統(tǒng)奧巴馬,獲得了美國政府的積極回應,稱“歡迎女性成為下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
而本次競選秘書長的女性有7位,當中不乏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歐盟委員會副主席克里斯塔利娜·格奧爾基耶娃,阿根廷外長蘇珊娜·馬爾科拉、新西蘭前總理海倫·克拉克等實力派。
特別是來自保加利亞的“雙子星”:博科娃和格奧爾基耶娃,堪稱古特雷斯的勁敵。2009年,博科娃成為第一位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女總干事長;格奧爾基耶娃就職于世界銀行長達20年,又擔任歐盟委員會副主席。身兼女性、東歐人雙重身份,是她們的重磅法寶。
曾任聯(lián)合國開發(fā)計劃署署長的海倫·克拉克說:“我這一生,作為女性進入男性專屬的政治世界,就是要打破‘玻璃屋頂,希望其他女性也能有這樣的機會?!痹捳Z鏗鏘、夾槍帶棒,讓一些男性候選人頗感壓力,他們不得不表示,如果當選,將選擇一位女性任聯(lián)合國常務副秘書長。
聯(lián)合國風雨70余載,從加利、安南到潘基文,改革一直在進行中。
成立60周年之際,聯(lián)合國曾掀起過一次改革浪潮。10年過去,隨著聯(lián)合國成立70周年,改革呼吁再次升溫,焦點主要集中在安理會、聯(lián)合國大會、經濟和社會理事會等重要機構,當然,也包括秘書長的遴選。
與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權力含金量相比,其選舉程序顯得有些“簡易”而“任性”?!堵?lián)合國憲章》只有寥寥一句:“秘書長應由大會經安全理事會之推薦委派之。秘書長為本組織之行政首長。”至于安理會如何推薦、被推薦人要有何資格,聯(lián)大在1946年通過了一個決議,規(guī)定秘書長由安理會提名,聯(lián)合國大會以多數票確認最終提名;要想獲得提名,候選人必須獲得安理會15個成員國中的至少9票,以及5個常任理事國無一投否決票;安理會應盡可能向大會推薦一名候選人,以避免在會上就提名問題進行辯論;無論安理會還是聯(lián)大,均應采用秘密投票,等等。
自1981年以來,安理會引入“摸底投票”制度。名為“摸底”,實為淘汰的過程,投票之外不斷地游說、磋商以及心理戰(zhàn),逐步減少投票名單上的名字,直至產生唯一的提名對象。
如今,雖說有了一套規(guī)則,但合理性還存在不足。首先,在制度設計上,安理會對候選人的提名權過大,而常任理事國的否決權,更加劇了這種不平衡。
1996年11月,當安理會就加利能否獲連任提名表決時,美國以“缺乏改革意識”、“導致聯(lián)合國財政困難”等為由,投出唯一的一張反對票,致使加利成為聯(lián)合國史上唯一未能連任的秘書長。
其次,一些慣例并非強制規(guī)則。比如,聯(lián)合國秘書長不能來自“安理會五?!?、應該能說流利的法語和英語,通常不超過兩個任期,以及秘書長應該按地區(qū)輪換等。既然并非“明規(guī)則”,也就意味著可能被打破,而在被打破時就會平添紛擾。
再次,一些規(guī)則不夠明晰。關于秘書長的標準,在聯(lián)大決議中僅有一句,“秘書長一職應該由德高望重的人擔任”?,F(xiàn)實中,這個尺度難以把握,也給大國博弈留下了空間。
2014年,12個非政府組織發(fā)起一個“為70億人找1人”的全球運動,呼吁聯(lián)合國改革秘書長遴選程序。具體改革內容包括:1、明確截止日期和任職標準的正式提名程序;2、任期改為一屆7年;3、與候選人有正式互動;4、安理會向聯(lián)大提名兩人以上。該運動得到英國等支持。
2015年9月聯(lián)大通過了第69/321號決議,改革第九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遴選程序,決定首次以公開競爭的方式遴選秘書長,還特別聲明,鼓勵會員國提名女性候選人,并強調地區(qū)輪換原則應該被加以考慮。
從最新的選舉情況看,遴選的公開透明性大幅提升。聯(lián)合國史上首次公開遴選秘書長,候選人要提交簡歷、坐在“面試臺”上,回答聯(lián)合國會員國、觀察員國、區(qū)域組織以及民間組織的提問。每人限時兩小時,全程直播。據報道,為應聘這份“全球最高外交官”的職務,9名候選人在3天內,共回答了800多個問題。而以往,遴選只在安理會15個理事國“小圈子”內秘密投票進行。
之前,因為新西蘭前總理海倫·克拉克也是熱門人選之一,聯(lián)合國安理會下任輪值主席、新西蘭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杰勒德·波希門為避嫌,把下任聯(lián)合國秘書長遴選投票的相關工作,交由俄羅斯來負責。而俄羅斯則明確表達了對東歐地區(qū)候選人的支持立場。
按照慣例和趨勢,性別與地區(qū)要素應當得到尊重,但這并不是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必然條件。作為新遴選程序的推動者,聯(lián)大主席呂克托夫特就表示:不論是東歐人還是女性,我們需要的是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他或者她都應有絕對的能力勝任這一職位?!懊嬖嚒钡哪康?,即找到最為合適的人選。
呂克托夫特的這番話語,淡化了美俄各自支持的候選人的特征(女性和東歐)優(yōu)勢,同時也加劇了兩國的幕后斗爭。有報道稱,俄羅斯中意的候選人塞爾維亞人耶雷米奇,被美國人認為對北約懷有敵意;美國傾向支持阿根廷現(xiàn)任外長馬爾科拉,卻非來自東歐國家組。
由于五大常任理事國都有一票否決權,美俄的立場差異讓這場競選變數陡增。
歷史上,莫斯科、華盛頓和巴黎都對秘書長人選投過否決票。1946年,盟軍統(tǒng)帥艾森豪威爾、英國外交大臣安東尼·艾登等候選人接連遭到蘇聯(lián)否決,安理會不得已妥協(xié),結果是挪威人特呂格韋·賴伊當選首任秘書長。1996年的聯(lián)合國秘書長遴選,則是美國投出唯一反對票,迫使時任秘書長加利退選??品啤ぐ材辖恿⑦x后,當年12月12日的投票測驗結果是,14票贊成,1票反對,法國投了唯一否決票。但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決定放棄與美國對抗。第二天,安理會和聯(lián)大同時作出決議,對加利進行了贊揚,并對新任秘書長安南作出正式任命。
作為葡萄牙人,古特雷斯面臨的兩大困難,是突破美俄雙重封鎖:需要俄羅斯打破候選人來自東歐國家的立場,同時還需要美國放棄選擇一位女性秘書長的想法。
法新社曾援引一些外交官的猜測報道,在前幾輪意向性投票時,俄羅斯可能給古特雷斯投了“不鼓勵”票,以遏制他一馬當先的勢頭。而從第六輪意向性投票結果看,俄羅斯人已不再堅持地區(qū)輪莊的主張。
同樣,美國人的重女性意向也不再堅持。曾被視為女性熱門的博科娃,在執(zhí)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期間,因批準巴勒斯坦以會員國身份加入而得罪過美國。美國還因拒繳UNESCO會費,被中止了投票權。這注定了其對博科娃的態(tài)度不會太友善。事實上,在第五輪意向性投票后,博科娃在9名候選人中僅排名第六。
9月28日,保加利亞政府宣布,撤回對博科娃的支持,提名更受美國青睞、兼有俄羅斯工作經歷的格奧爾基耶娃。問題是內耗傷身,第五輪后“臨陣換槍”,視聯(lián)合國秘書長遴選如兒戲,倒是便宜了其他選手。
在10月5日安理會第六輪意向性投票中,即便引入常任理事國否決權,古特雷斯仍取得13國“鼓勵”、兩國“無意見”的絕對優(yōu)勢。
在聯(lián)合國秘書長遴選上,雖說大國博弈是決定因素,但其他國家的努力也不能忽視。從各國候選人名單出爐的那一刻起,激烈的游說過程就已拉開序幕,不僅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在聚集了眾多聯(lián)合國機構以及國際組織的日內瓦、維也納等地,以及在重要國際會議的間隙,都有游說活動在暗中進行。
得到本國政府的強力支持,就有了堅強的后盾。在擔任秘書長之前,潘基文是韓國的外交通商部長。該國政府認為,競選聯(lián)合國秘書長事關國家榮譽,所以鼎力支持。如今潘基文即將任滿,攜秘書長資歷和聲望,在韓國下屆總統(tǒng)候選人中支持率穩(wěn)居榜首—32.7%的支持率,高出排名第二的共同民主黨前任黨代表文在寅近一半。這對國際社會也是一種正反饋。
小國雖弱,聯(lián)合起來卻很有分量?!爸С峙猿蔀橄乱蝗温?lián)合國秘書長小組”便是如此。在強大的國際輿論抗爭下,大國的博弈操作,也并非易如反掌。
一沙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歷次聯(lián)合國秘書長的遴選,宛如一幕峰回路轉的“權力的游戲”,上下騰挪,成敗之間,夾雜著國際政治的交鋒,放大著地緣政治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