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莉莉 王軍強 申強
摘要:參與式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參與式教學法在開展教學過程中,采用課堂討論法、頭腦風暴法、案例分析法、情境教學法、角色扮演法、集體競賽法、辯論教學法等方法,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上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關鍵詞:參與式教學法;主體地位;運用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9-0192-01
一、參與式教學法簡介
參與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按照教學目的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結合教學內容,采取多種教學方式,積極創(chuàng)造教學情景和條件,設置學生能夠參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引導和鼓勵學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通過各種教學手段,不斷活躍課堂氣氛,在師生互動中實現(xiàn)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教學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與傳統(tǒng)教學法有很大區(qū)別。參與式教學法通過設置適當?shù)慕虒W環(huán)節(jié),營造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氛圍,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改變傳統(tǒng)填鴨式教學過程中以教師為主體的授課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積極探索和思考問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方法
參與式教學法為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教學過程,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適合參與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種教學情境一般設置為一個需要解決問題的現(xiàn)實情景,讓學生集中所學的理論和背景知識,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除了傳統(tǒng)的授課法和練習法,參與式教學法的具體實施方法有很多種,簡單介紹幾種主要方法。
1.課堂討論法。課堂討論法是常見的課堂教學方法,結合教學內容,提出一個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并表述討論結果。課堂討論法可以直接進行師生互動,也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并匯報最終結果。相比而言,以小組形式的課堂討論方式更能帶動課堂氣氛,調動學生的參與性。課堂討論法要求學生討論要緊緊圍繞所提出的問題,避免天馬行空的思考。
2.頭腦風暴法。頭腦風暴法是教師提出與教學內容有關的社會現(xiàn)象或者問題,要求學生對該現(xiàn)象或者問題毫無拘束、隨心所欲的聯(lián)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解決設置的問題。在使用頭腦風暴教學法時,需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批評學生的想法,讓學生自由發(fā)言,鼓勵學生多多思考,提出多種方案,把這些想法進行記錄和分類,最后進行討論篩選。當學生出現(xiàn)思維短路時,教師可以通過提供資料等方式進行引導,鼓勵其進一步深入思考。
3.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通過對一個具體典型案例進行描述,引導學生就案例中存在的問題或者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討論,從而培養(yǎng)學生結合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其中,案例描述可以采用多種手段,但無論采取哪種描述方式,都需要具有邏輯性。案例分析法的關鍵內容是選擇合適的案例,只有這樣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情境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通過視頻、音頻、書面資料等方式,通過對社會現(xiàn)象和問題進一步加工,有目的地將學生引入到設定的場景或者氛圍中,增強學生的感官效果,引起學生的情感和態(tài)度體驗,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效率。情境教學法的關鍵是設置場景一定要具體生動,讓學生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5.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根據(jù)現(xiàn)實生活的情景,可以由教師也可以由學生編寫劇本,要求學生按照劇本扮演特定角色,目的是讓學生通過演練來解決實際問題或者展示現(xiàn)實問題,表演結束后,要分析和評價解決的方式。這種方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和肢體器官,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在游戲中掌握知識和技能。
6.集體競賽法。集體競賽法是通過競爭形式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教學形式。集體競賽法首先組織學生在課上或者課下以小組的形式完成一定的教學內容,然后進行小組匯報,最后給出競賽評比結果。這種方式能夠增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培養(yǎng)學生協(xié)調能力,提高學生的競爭意識,讓學生在競爭中完成授課內容。
7.辯論教學法。辯論教學法是通過辯論的形式開展教學,教師設定一個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辯論,這種方式能夠迅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思考意愿,增進學生對問題的理解,同時可以活躍氣氛。辯論過程中,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發(fā)表意見和看法。辯論結束后,教師應該對辯論進行總結和評價。
三、參與式教學法的實施作用
1.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轉變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參與式教學法真正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的學習熱情極大的激發(fā)出來,發(fā)揮其主觀能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增強學習欲望,達到了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轉變學習態(tài)度的預期。
2.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為了更好更快的解決問題,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大膽的表達看法,將以往積累的知識融會貫通,集中到需要解決的問題,開拓思路和視野,讓學生在互相激勵和啟發(fā)過程中不斷迸發(fā)出新的思想,提高學生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
3.運用多種教學手段,活躍課堂氣氛。參與式教學法會采用多種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例如廣播、電視、網絡等方式,生動形象的展示問題或者案例,使原本抽象的問題變得直觀形象,更貼近現(xiàn)實,使學生能夠更感官的了解,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營造了活躍的課堂氣氛。
4.課堂互動增強,提高教學效果。傳統(tǒng)的課堂以填鴨式教學為主,缺乏有效的課堂互動,影響教學效果。參與式教學法能夠改善這個問題,增強了師生之間和學生之間思想的互動,提高信息的溝通和交流,教師能更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從而有效地引導學生,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參考文獻:
[1]韓毅.參與式教學法的探索與實踐[J].吉林教育科學,1998,5(13):41-43.
[2]張尚宇.參與式教學法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0(8):30-32.
作者簡介:
徐莉莉,女,北京農學院城鄉(xiāng)發(fā)展學院,講師。
王軍強,男,北京農學院城鄉(xiāng)發(fā)展學院,講師。
申強,男,北京農學院城鄉(xiāng)發(fā)展學院,副教授。
基金項目:2016年北京農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參與式教學法在《會展策劃》課程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BUA2016JG040);2016年北京農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基于項目教學法的酒店服務與管理教學改革研究”(編號:BUA2016JG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