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菊
摘 ? 要:自安妮·賴斯的吸血鬼叢書問世以來,當代的流行文化無疑受到強烈的影響。她顛覆了傳統(tǒng)吸血鬼的形象。安妮·賴斯的吸血鬼小說,以生動描寫恐怖情節(jié)而著稱,小說的主題大部分是歷史背景下人的離群索居及對自我的追求,小說中的人物總是現(xiàn)實社會或非現(xiàn)實社會中孤立的群體。本文主要分析賴斯《夜訪吸血鬼》這一小說中的路易斯的旅程的隱喻意義。
關鍵詞:賴斯;吸血鬼;路易斯的旅程;隱喻意義
中圖分類號:I106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073-01
安妮·賴斯是美國當代最受歡迎的小說家之一。她以盛行的有關愛,死亡,永生,存在哲學和人類境況等主題著稱。特別是她的《吸血鬼紀年》叢書。賴斯的第一本小說《夜訪吸血鬼》(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的完成只花了她六周時間,但卻很成功。
在《夜訪吸血鬼》中,路易斯的尋求旅程,就是少數群體的掙扎之旅。吸血鬼其實就是對社會處境不利的少數群體的隱喻,而路易斯旅程就是處于社會不利地位的少數群體在道德,疾病,信仰沖突,性別特征以及種族身份方面努力掙扎的旅程。
一、少數群體的范疇
這里的少數群體一般就是指同性戀,艾滋病患者以及有色人種。
在《夜訪吸血鬼》的開始,路易斯在圣福朗西斯科同性戀街區(qū)的一個房間會見了一名記者。這一幕是對同性戀誘惑的直接戲仿。賴斯的小說中吸血鬼挑選的犧牲者總是和自己同一性別。阿爾芒與萊斯特競爭路易斯形成了性愛三角的關系。“吸血鬼劇院”是對同性戀聯(lián)盟的隱喻。賴斯的吸血鬼展示了美國文化的對男同性戀的隱秘的欲望與恐懼。
有色人種是北美的委婉說法,主要是指黑人。美國歷史上,一部分白人一直通過各種手段不斷地打擊黑人,約翰·奧利佛·吉林斯在《祖國面前的黑人作家》中寫道:“將近四百年來,剝奪黑人的人格、摧毀他的自尊心的企圖一直沒有停止過。從他帶著鐐銬被運到這塊土地上來的時候起,他不斷地聽到這樣的最后通牒:‘要么放棄人格,要么丟掉性命。”種族歧視和壓迫在當時的美國社會是如此的廣泛和深重,黑人苦苦掙扎在美國社會的最底層。
無論是艾滋病患者,同性戀還是有色人種都是社會的棄兒,都屬于為自我認同掙扎努力的少數群體。他們承受著主流社會的排斥與歧視,掙扎于內心的彷徨、焦慮與自我認同的漩渦之中。
二、自我認同的掙扎
美國主流社會對同性戀的持否定態(tài)度,抵制力量異常強大。在這么強大的社會壓力之下,同性戀自己也認同同性戀不道德、無權和病態(tài)的觀點。舊金山同性戀活動分子于1964年5月和新教牧師進行了為期四天的面對面討論。宗教與同性戀理事會于1964年12月成立,牧師們提供了同性戀所缺乏的指控警察騷擾的合法言辭。1967年11月,紐約專題討論會上提出,同性戀應被看作道德中性,同性戀關系應該用適用于異性婚姻的同樣標準來評價。隨著同性戀亞文化在美國城市環(huán)境中的逐步繁榮,人們逐漸開始認同同性戀的存在。
在北美,黑人在非常長的一個歷史階段里,幾乎是沒有自己聲音的極弱勢群體。直到1963年 8月 28 日,馬丁· 路德· 金,著名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發(fā)表了史詩般的震撼人心的演說 I Have a Dream。無數美國人,無論是黑人還是白人,都因此深深地被觸動而感慨萬分。金夢想有一天美國不會根據其膚色、而是根據其品行來評價黑人①。美國黑人經過持續(xù)一百多年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逐步覺醒。
少數群體被認為是為自我認同掙扎努力的棄兒。他們像路易斯一樣尋求著自我。他們想歸屬于某一社會階層,特殊的社會群體或社會文化,并在此“集體”②中形成一份個人情感,和諧的存在和自我滿足。少數群體深藏在內心的與生俱來對生活、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就如路易斯一樣。這些個體在個人旅程中反對并打破他們過去的恥辱,創(chuàng)造新的規(guī)則和指導方針。他們挑釁禁忌,建立自己的傳統(tǒng),在即將到來的自己的時代做真實的自己。
注釋:
①King,Martin Luther,Jr.1963.I Have A Dream.A In Worley,Demetrice A.& Jerry Jr,Jesse.(eds. ) ,1998:319.
②在賴斯的吸血鬼叢書中的一些吸血鬼常群聚在一起,他們共同所遵守的準則表明他們屬于某一特殊群體,比如吸血鬼劇院。
參考文獻:
[1]Bartlett,Wayne., and Flavia Idriceanu. Legends of Blood: The Vampire in History and Myth. Stroud: Sutton Publishing Ltd, 2005.
[2]King,Martin Luther,Jr.1963.I Have A Dream.A In Worley,Demetrice A.& Jerry Jr.,Jesse.(eds. ) .1998.P,317—32.
[3]Rice, Anne.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92.
[4]Riley, Michael. Conversation with Anne Rice. New York: Ballantine Books, 1996.
[5]安妮 · 賴斯.姜秋霞(譯).夜訪吸血鬼[M].北京:譯林出版社,2002.
[6]蘇耕欣.吸血鬼小說——另類自我化的挑戰(zhàn)[J].外國文學評論,20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