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帆
摘 ? 要:興起于19世紀初的浪漫主義畫派,以席里柯為先驅(qū)。主張擺脫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束縛,提倡批判繼承古代繪畫傳統(tǒng)、發(fā)揮畫家的想象與創(chuàng)作激情,畫面風格多絢麗多彩。而德國畫家弗里德里希筆下的浪漫主義則是另一種景象,他的浪漫主義給予觀者的是一種神秘感,而非一般意義上的浪漫主義,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很多,本文僅從弗里德里希的民族,即所謂的民族性的角度著手,對德意志民族以及佛里德里希的浪漫主義進行解讀與探究。
關鍵詞:民族性;浪漫主義;德國;弗里德里希
中圖分類號: J213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9-0157-02
一、德國人的民族性
所謂“民族性”指具有共同語言、共同地域、共同經(jīng)濟生活及共同文化上的共同體相較于另一個共同體所特有的性質(zhì)。理查德·希爾曾講過這樣一個笑話:天堂里應該是英國人當警察,法國人當廚師,德國人當機械師,意大利人做情侶,瑞士人做總管;而地獄里則是德國人當警察,英國人做大廚,法國人做機械師,意大利人做總管。這個笑話直接道出里歐洲各民族之間的差異,至今仍為歐洲人所津津樂道。而至于德國人的民族性,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康德是這樣描述德意志民族的:“德國人身上有這么一種氣質(zhì),即冷靜思考,堅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目標,同時又忍受隨之而來的艱辛,德國人有正確知性和深刻反思的理性的天賦”①。德國人擅于嚴謹?shù)乃伎?,所以他們中產(chǎn)生了像康德,黑格爾,馬克思,歌德,尼采等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他們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最嚴謹?shù)恼Z言——德語。而著名美術史家丹納對德意志民族的認識更是具體到位:“博大,自由,有時又飄飄渺渺,最能表達幽微的夢境和深切的感情,抒寫嚴肅的心靈在煩悶與孤獨的摸索中間,窺測到宇宙的無窮與‘他世界時的說不出的意境”②“毫無疑問,德國是歐洲最有學問的國家……法國有些青年只想在俱樂部或是咖啡館露頭角,一二十歲的德國人可不是這樣,他念念不忘要對人類,世界,自然,超自然,還有許多別的東西,有一個總括的概念,想有一套包羅萬象的哲學。對于高級的抽象的理論的愛好,專心,容易了解,沒有一個國家的人及得上德國人。德國是一個創(chuàng)立形而上學和各種主義的國家”③而“德國那些最大的畫家只是迷失在繪畫中的哲學家,他們所擅長的是向理性說話而不是向眼睛說話,他們的工具應該是寫字的筆而非畫畫的筆”④。弗里德里希就是一個典型的代表。
二、弗里德里希及其筆下的浪漫主義
弗里德里希是德國最偉大的浪漫主義畫家,出生在德國格雷夫斯瓦德港市,早年在哥本哈根美術學院學習,性格憂傷而內(nèi)省,喜歡畫高山與大海等風景畫,不同于同時期其他歐洲畫家寫實精細的風景畫風。弗里德里希畫中似乎有著深邃的思考,正如弗里德里希本人描述的那樣“當你閉上肉體的眼睛,你就第一次能夠用心靈眼睛觀察你的繪畫”⑤。他的風景畫沒有明亮的色調(diào),色調(diào)均呈現(xiàn)出一種灰暗的狀態(tài),其繪畫所描述的時間也多為清晨或黃昏,營造出一種深沉的環(huán)境。像《橡樹林中的修道院》,畫面以黑灰色調(diào)為主,枯枝的橡樹,斷壁殘垣般的修道院,散落于其中的零零散散的墓碑,黑衣的修士,像死靈一般,面中滿是怪誕。弗里德里希所追求的情感是一種思考,一種內(nèi)在的要人琢磨的情感。
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義繪畫是冷靜的,因為冷靜才有了思考,因為思考而更顯的神秘。如《兩個望月的男人》,畫中兩個身著“古德意志”裝的男人站在一座小丘上,背對觀眾,面向半空升起的明月,畫面疏影朦朧,畫中現(xiàn)實的人與自然的關系顯然具有明顯的“思考”在里面,有著德國神秘主義的特點。沃爾夫·蒂特·杜伯談到,“要一個德國人創(chuàng)造‘純藝術是很困難的。形式與內(nèi)容的和諧與平衡,或理想中純藝術的繪畫成就都會被稍有分量的哲學觀念所干擾?!毖┚?,海邊,山頂,都是弗里德里希深愛的題材。
同時弗里德里希畫面中的人物幾乎全是背對著觀眾的,看不見人物的形象,頎長的人影似乎是一種符號,只是負責引出你思考的靈魂。德國的浪漫主義繪畫始終在理性與非理性間徘徊,無論是宗教畫還是風景畫都承載著一定的邏輯思考,用弗里德里希自己的話說:“閉上你的肉體之眼,讓精神之眼首先注視著你的圖畫,發(fā)掘你在黑暗中看到的東西,這一切有助于你由表及里的觀察事物?!雹薅鴮τ谧诮填}材,弗里德里希的處理方式則更是凸顯出德意志民族的深邃,既不是早期略顯呆滯的偶像崇拜,也不是后來被賦予人性的神像。代表作《山中祭壇》,弗里德里希對其的象征意義的解釋為:被釘上十字架的耶穌基督轉(zhuǎn)身憂嘆而去面向落日的回光返照,那便是充滿生機的圣父形象。圣父直接漫游于大地時刻,古老世界的智慧和耶穌一起死去了,太陽西沉,世界再也無法理解這訣別遠行之光,耶穌殉難的金色十字架,純潔而又高貴的金屬上閃耀著黃昏之光,又把它溫柔的光輝反射到大地。挺立于巖石上的十字架,巍然不動,穩(wěn)如泰山,恰如我們對耶穌基督的忠信。環(huán)繞十字架而立的長春木,經(jīng)過時令輪回而生氣不衰,恰如人類對他——十字架上死而無怨——的信仰直到永恒。其筆下的作品化身為一種思考展現(xiàn)在世人的面前,可以說就是宗教本身。
三、結語
正如弗里德里希所說:“閉上你的肉體之眼,讓精神之眼首先注視著你的圖畫,發(fā)掘你在黑暗中看到的東西,這一切有助于你由表及里的觀察事物”,德意志民族更注意事物的本質(zhì),注意真相?!八麄兊谋灸苁顾麄儾皇芡獗碚T惑,去揭露與挖出隱藏的東西,不怕難堪,不怕凄慘,一點細節(jié)都不刪除,不掩飾,哪怕是粗俗的丑惡的?!雹吒ダ锏吕锵5睦L畫由于其獨一無二的民族性而顯得神秘與浪漫并存,對于德國人而言,藝術的最終任務就是表現(xiàn)那些隱藏于事物背后的超越塵世的存在,只有包含“思考”的作品才是好作品,能夠引發(fā)“思考”的浪漫主義才是德國的浪漫主義,才是弗里德里希的浪漫主義。
注釋:
①李瑜青.康德經(jīng)典文存[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2:83.
②丹納.藝術哲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78.
③丹納.藝術哲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94-95.
④丹納.藝術哲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95.
⑤樓正國.對德國浪漫主義的反思[J].美術,2011(05).
⑥胡繼華.猶豫的面紗籠罩憔悴的渴念—早期德國浪漫主義繪畫中一道靈的風景[J].藝術評論,2009(12).
⑦丹納.藝術哲學[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