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宇
《十二公民》直擊人情法理
◎方正宇
國家/地區(qū):中國
上映:2015年
導演:徐昂
主演:何冰韓童生
作者介紹
方正宇,執(zhí)業(yè)律師,時事評論員,編著《中小企業(yè)維權之道》《勞務派遣》《法碟啟蒙》等書,在網(wǎng)易、鳳凰網(wǎng)等多家媒體開設專欄,并擔任上海新聞綜合、五星體育、法治天地等電視頻道特邀嘉賓。
在去年熱映的電影《十二公民》里,政法大學一批未通過英美法課程期末考試的學生參加補考,他們分別擔任法官、律師、檢察官等角色,來組成模擬西方的法庭,審理一樁當時在社會上飽受爭議的“富二代弒父”案。12位學生的家長則組成了陪審團。在聽取學生的模擬法庭審理后,這些家長將以陪審員身份做出“判決”,而且必須就有罪或者無罪的結論達成一致意見方能結案。結果在第一輪表決中,就有11人認定富二代有罪,睢獨一名家長提出了質疑。于是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這些原本互不相識的“陪審員”為得出結論而備抒己見。家長們來自于不同的社會階層,包括醫(yī)生、房地產商、保安、教授、保險推銷員等多種職業(yè)。他們相互之間曾經產生過激烈沖突,但最終還是共同致力于分析案件中存在的種種疑點。
顯而易見的是,上映于2015年的《十二公民》,翻拍自美國經典影片《十二怒漢》。前作以高超藝術手法展現(xiàn)了“無罪推定”的法治理念,無論在電影界還是法律界,它都被視為經典,并且在全世界范圍內出現(xiàn)了多種版本的翻拍作品。比如日本在1991年將其翻拍為《十二個溫柔的日本人》,針對原作劇情進行了極為夸張的顛覆。又比如俄羅斯2007年翻拍的《十二怒漢》,則在原有劇情基礎上又添加了“車臣沖突”的歷史背景。
與以上幾部翻拍作品相比,《十二公民》最大限度地復制了原版《十二怒漢》的劇情走向,只是在局部添加了諸如“富二代”、“北京的哥”之類的新元素。但與原版相比,《十二公民》存在著一個先天的劣勢,那就是中國并沒有類似英美國家的陪審團制度,而這又恰恰是劇情得以展開的基礎,所以《十二公民》只能“模擬審判”,缺少了原版那種“現(xiàn)場討論直接決定嫌疑人生死”的緊張感。
然而這點遺憾的存在,并不能改變《十二公民》是一部優(yōu)秀電影作品的事實,更不會削弱影片在中國法治進程中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妒瘛返膬r值,遠不止是向中國觀眾介紹英美陪審團制度的運作。更為重要的是,通過影片所反映出的種種戲劇沖突,展現(xiàn)了法治社會中必不可少的一種思維方式,那就是在不受情緒和立場左右的前提下,獨立而冷靜地進行思考和判斷。
在影片剛開始的時候,12位陪審員中有11位都認為嫌疑人有罪,但他們真的都那么有把握嗎?顯然未必。其中有些人存在先入為主的觀念,覺得只要是出現(xiàn)在被告席上的人員自然就有罪;而在另一些人看來,既然其他人都做出了有罪的判斷,自己只能選擇隨大流;有些人則完全出于私心,只希望快點做出決定可以早點回家。以上種種選擇,其判斷的方法和依據(jù)備不相同,卻都沒有真正從案情本身出發(fā),只是基于模糊認識就給出了自己的結論。
而在現(xiàn)實社會中,我們雖然沒有機會扮演陪審員的角色,但在針對諸多社會問題尤其是法律事件進行評判時,是否多少也都存在著這些思維誤區(qū)?近年來有很多法律事件往往在形成一邊倒的輿論氛圍之后,卻出現(xiàn)了令人大跌眼鏡的反轉劇情。對此除了感嘆于世事難料之外,人們或許也可以反思一下,那就是此前在缺乏全面了解情況下就做出評判是否太過草率?
還有些時候,人們對于法律事件的判斷,容易受到自身立場的影響。比如韓童生在影片中所飾演的“北京的哥”,始終堅持對于“有罪”的認定。究其原因,已經不再是基于他對這起“弒父案”案情本身的判斷,而是因為他自己曾經歷與兒子之間的嚴重矛盾,因此先天性地排斥與父親有矛盾的嫌疑人,并且將這種情緒帶入整個陪審過程。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對于法律問題的判斷,往往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自身情況的影響,甚至由此做出非理性的判斷。比如在執(zhí)法者處理諸如闖紅燈、逃票之類的輕微違法行為時,旁觀者經常會形成何必較真的輿論。這是因為他們不懂法嗎?應該不是,有時只是因為不希望自身類似行為同樣受到追究而已。
所以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背景下,《十二公民》是一部出現(xiàn)得非常及時的電影。相比陪審團制度本身,影片中對于公民法治觀念的展現(xiàn)和解析,才是最值得學習思考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