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玉芳
中圖分類號:G6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1-0131-02
“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沒有對孩子的熱愛,就沒有對孩子的教育,孩子在愛的雨露下,才感受到一個幼小生命的意義,所以“愛”是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的陽光雨露。
一、用“愛心”去啟發(fā)和引導學生的求知欲,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學會主動求知
少年兒童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不是天然有的,而是靠后天有意識地培養(yǎng)的。培養(yǎng)學生有強烈的求知欲,必須在學校這個重要的學習環(huán)境中,靠老師無私的“愛心”奉獻。在教學各個環(huán)節(jié)中,采用欣賞、夸獎、鼓勵、榜樣等方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和學習興趣。例如,學生特別愛問“為什么?”“這是怎么回事?”,面對學生千奇百怪的問題,有的人被問得張口結舌,有的則不耐煩,不愿意被問得沒完沒了。其實,這些問題恰恰是學生求知的萌芽,面對學生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我總是耐心地用通俗的語言給學生解釋,并引導學生多看課外書籍,我經常帶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讓學生對一些自然現象有感性的認識。如果學生沒有問題,我還會主動給他們講,我并不認為他們不懂而不講,其實在他們似懂非懂的時候,也能接受許多知識,因為少年兒童的大腦是非常活躍的。
曾有個學生送給我一幅自己畫的畫,我用欣賞、夸獎的方法讓學生明顯地感覺到我非常地欣賞和喜歡他的這幅畫,同時還表揚他以作畫的形式來表示對老師的喜愛,再表揚他在繪畫方面比以前有了更大的興趣和進步,之后我向他提了一點適當的建議。過了幾天他又送來了一幅畫,畫得更認真、更美了。之所以會有如此的效果,我想是因為我很好地扮演了權威評價者的角色,極大地鼓勵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做得好時,我總是適時表揚,給予充分肯定;當學生做得不對或者失敗時,我總是發(fā)現他們有創(chuàng)造性的一面,以此為重點給予鼓勵,使學生樹立起自信。
二、用“愛心”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使他們自由健康地成長
每個學生都有其獨特的個性。我常用贊賞的目光觀望學生,同時為學生鼓掌,以賦予他們成功的“光環(huán)”,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發(fā)展他們的個性。例如:我班一學生,因為一直以來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經常犯錯誤,誤傷別人,不守紀律,不認真聽講,講過幾遍的題都不會做,經常是別人在認真做練習題,而他一個勁地叫:“老師太難了,我很笨,我不會”,一邊說還一邊拍打自己的小腦袋。這時,我總是走過去先小聲地與他說話,啟發(fā)他,鼓勵他,“誰說你笨,我們班沒有笨的學生,只有不專心的,你是不是不專心學習?”“不是”“你愿不愿做不專心學習的學生?”“不愿意”“對,你是個懂道理的好學生,我再教你一遍,你認真聽。”于是我耐心地教,他認真地學,當他獨立做出一道題時,我馬上夸獎他:“你真聰明,一認真做題,就做對了,真棒!”對待學生只有及時給予鼓勵、夸獎,才能充分培養(yǎng)他們的自覺性,發(fā)揮他們的潛智,使他們自由健康地成長。
三、用“愛心”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逐步克服他們的依賴性
兒童有點依賴性是很自然的,無可非議。但依賴性不逐步克服,獨立性不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依賴就會變成軟弱,軟弱就會變成不自信,不自信就會變成無所作為。在教育學生中,我逐步通過生活與學習中的一件件小事,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性,克服依賴性,放手讓學生嘗試獨立做事。例如:我在科學學科的教學中,經常會讓學生利用所學過的理論知識,用身邊的材料自己動手驗證、推理結論。有時候,學生面對眼前的材料做實驗會感到困難重重,不知如何下手,總是想依賴老師來操作。這時我會耐心地引導和鼓勵學生,及時給予一些必要的提示,堅持讓學生自己動手完成實驗過程。在我充滿鼓勵和期待的目光中,學生們重新振作起來,積極地通過反復實驗,最終獲得成功。這時,我和他們共同分享成功的快樂。而當學生出現知識性或操作原理上的差錯時,我不采取有差錯就指責、批評,因為我深深地知道批評、指責容易使學生喪失信心,有礙兒童的健康成長,這自然更不是愛學生的表現。我更深深懂得學生的能力不是教出來的,而是在獨立活動中逐步培養(yǎng)出來的。只有讓學生在獨立的學習和生活中不斷戰(zhàn)勝差錯,才能逐步取得成功,并充分體會成功的快樂。
四、用“愛心”去尊重學生,做學生的榜樣,讓學生同樣學會尊重、理解、寬容別人
在育人中,我將“愛心”給予學生,尊重學生,不壓抑和諷刺學生,同時讓學生在教師的言傳身教中能學會以教師為榜樣,尊重、理解、寬容別人。當學生對講過多遍的題仍不會做時,當學生重復犯同樣的錯誤時,我一次次采取表揚表現好的學生同時正反典型進行比較的方法,讓他們明確錯誤,使他們找到自己不對的地方或與別人的差距,然后個別談話,提出希望,使他們既能夠認識自己的錯誤,又能積極改正。這樣教師的言傳身教就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學會以教師為榜樣,尊重、理解、寬容別人。
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愛心的體現是多方面的。作為教師,應該學會和善于把“愛心”給予他們,讓少年兒童在愛的懷抱中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