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慧媛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22-0145-01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而興趣是點燃學生智慧的火花,也是學生克服困難的一種內(nèi)在的心理因素,是學習知識的動力。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才有自覺性和積極性,它是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的源泉,是全面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前提。因此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濃厚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在能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做學習的主人。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nèi)绾卧谡Z文教學中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有了興趣,才能使學生有足夠強烈的學習欲望,自主的進行學習。在語文教學實踐中,都盡量使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內(nèi)容感興趣,這樣才能學得輕松,才能享受學習的樂趣,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我先在課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種鳥的圖片,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了故事導入法,告訴學生今天老師給他們請來了一群可愛的鳥朋友,然后出示鳥的圖片,把它們貼在黑板上,學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被激起。在此基礎上,揭示課題。這樣的教學,學生就會容易入情入境,展開想像,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巧設懸念,激發(fā)興趣
教學活動是師生的雙邊活動。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巧設問題,引導學生,點撥學生的思路,學生要通過自己的活動,獲取知識。如在教學時,揭示課題后,我先讓學生圍繞課題提出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課文,把找到的問題答案用直線劃出,不明白的地方用問號標出。自學時要求學生做到邊讀邊想邊動手。通過這樣動手、動口、動腦訓練學生,能促使他們在最大限度里發(fā)揮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在自主學習中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三、放飛思維,激發(fā)興趣
在語文教學中,構建語義的理解、體會,要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的各抒己見。如在教學《群鳥學藝》一文時,我問學生:“學了這個故事你們明白了什么道理?”大部分學生都回答了只有耐心、虛心、認真地學習,才能學到真本領。可有一個學生卻回答的不同,他說是鳳凰老師教搭窩的方法不好,才使有的鳥沒有學會搭窩。他的回答激起千層浪,學生們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并列舉了一些好的教學方法。最后,我在學生們討論的基礎上作了全面的總結,使他們對課文的寓意有了比較正確的理解。這樣做,保護了學生獨立思考的積極性,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里得到了充分的張揚。
四、多樣化朗讀,激發(fā)興趣
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反復朗讀,像朗讀比賽,組織讀書會、朗誦會,寫讀后感等,以發(fā)掘每個學生的智慧潛能,發(fā)揮學生的一技之長。在朗讀過程中,理解內(nèi)容,積累詞句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如:我在教學《群鳥學藝》一課時,讓學生在閱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各種鳥的語言進行反復誦讀,以悟出它們內(nèi)心的想法和學藝的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在感悟的基礎上,自編自演了課本劇,他們那逼真的形象、豐富生動的話語、獨特的表演手法,體現(xiàn)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讓學生選擇自己閱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評中進一步得到升華。
五、運用游戲,激發(fā)興趣
游戲教學是學生最容易接受和最樂于參與的一種教育手段,在游戲中學習能把緊張沉悶的課堂氣氛變的輕松活躍,使學生能在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中主動去學習,對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會加大,從而實現(xiàn)“寓教于樂”的學習概念。游戲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學生樂學易懂,使語文學習樂趣無窮。
六、運用多媒體課件,強化興趣
多媒體技術是現(xiàn)代教育技術中最常見,應用最廣泛的一種技術,它使我們傳統(tǒng)的用“一張嘴巴”干巴巴的說教變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變得具體、形象;使看不見的變得看得見;使“靜”的變成“動”的,這就使我們有可能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盡可能真實的情景,讓知識變得生動、有趣;喜聞樂見,充滿魅力,更加符合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因此,在教學中綜合運用多媒體課件,不僅可以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喚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能化難為易,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總之,要使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充滿活力,主要是要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作為小學語文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的同時,更要重視培養(yǎng)和保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這樣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使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