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wèi)瓊
摘 要:近年來,全國各地掀起了漢服熱,那么漢服的內(nèi)涵是什么呢?本文將從衣裳的來歷與文治談起,到漢服與漢朝的政治制度的關系,再到現(xiàn)今大眾對漢服的態(tài)度,來認識漢服的真正內(nèi)涵。
關鍵字:衣裳;漢服;制度
1 衣裳與文治
在我們的眼中,服飾似乎只是裹體以遮羞、御風寒,似乎只是身體之外的表象。印度耆那教中有“天衣派”亦稱“空衣派”,即終年赤身裸體,示外緣放下而專注內(nèi)心之修行,以期合道。而中國不是如此——上古已無信無證,則不必考慮,自有史以來——《尚書·武成》曰:
“諄信明義,崇德報功,垂拱而天下治?!?/p>
古注家多曰上古圣王垂衣拱手而天下自治理,“無為而治”自是不差,卻并非如此簡單。這一“垂衣”與一“拱手”之間,道理極深,切不可就此滑過。《易·系辭下》亦曰:
“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蓋取諸乾坤?!?/p>
此段文字已將“垂衣拱手”所隱藏的東西道出——“取諸乾坤”,《周易》并建乾、坤以為始,《彖辭》謂“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tǒng)天?!币郧槌跏剂x,蓋衣裳之制亦從人文之初始處來,亦可謂有衣裳之制則有人文。 “乾” 又有“元”、“亨”、“利”、“貞”四德,故船山《周易內(nèi)傳》曰:
乾本有此四德,而功即于此效焉。以其資萬物之始,則物之性情皆受其條理,而無不可通……而要與以分之所宜,故其利者皆其正;而唯其正萬物之性命,正萬世之紀綱,則抑以正而利也。
蓋衣裳之制,亦有此四德。據(jù)傳,黃帝令嫘祖養(yǎng)蠶制衣而人禽始別。于是可以這樣說,人之為人,乃人之有衣裳。人與物之別,人與人之差等,皆因衣裳之制度而得有所安置。且衣服之制非全因人約,亦因自然,圣人效天地萬物之性情條理而有衣服之制度。衣裳意味著一種差異、區(qū)別,《禮記》曰“禮以別異”,于中國傳統(tǒng)而言,衣裳之制正是禮的最好體現(xiàn)。中國為禮制國家,故后人為中國之制乃為 “衣冠之治”,中國則被稱之“衣冠之國”。
《禮記》謂“禮者,天地之序也。”民國蔚芝先生曰:“禮者,天命秩序之原,民彝物則之要,人心世道,惟斯大?!倍律芽梢哉f是禮的最好的一種表征,《論語·憲問》記孔子之言,曰:
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賜。微管仲,吾其披發(fā)左衽矣!
彼時,中原——華夏地域之禮為束發(fā)右衽,而夷狄則多披發(fā)左衽。管仲雖不仁,然卻維續(xù)綱紀——禮不墮于地,使華夏不淪為夷狄,此管仲之大業(yè),故孔子深贊之。由衣冠而有華夏夷狄之判,此禮之大者。
又禮通過衣冠之制,而很有效的溶于百姓日常之生活中,故可以不教而教,無為而治,故曰“百姓日用而不知”。
《論語·鄉(xiāng)黨》中,記孔子之跡,以征禮即生活,衣冠亦其中一大制度,曰:
君子不以紺諏飾,紅紫不以為褻服。當暑,診浠裕,必表而出之。緇衣羔裘,素衣霓裘,黃衣狐裘。褻裘長,短右抉。必有寢衣,長一身有半。狐貉之厚以居。去喪無所不佩。非帷裳,必殺之。羔裘玄冠不以吊。吉月,必朝服而朝。
又:
齊,必有明衣。
又:
東首,加朝服拖紳。
禮,衣冠之制,由此可見一斑。
特別是西晉之時五胡亂華,異族入侵,有志之士為保禮而不墮,然又不得太過忤逆夷狄,更大之意是望改造夷狄。故,紛紛與《禮記》中之《喪禮》多有所發(fā)明,以喪服之建制來維護整個華夏禮制。
衣裳制義之大,可知矣。小小一套服裝,干系著整個國家制度、禮樂文明。衣裳雖小,而不小矣。
2 漢服與漢制
五霸七雄之后,朝綱解墮,王學散落民間。經(jīng)長期爭戰(zhàn),又有秦火、咸陽之火等,學術式微。漢雖興起,文物制度——禮——其雖間或有傳,然亦“文獻不足”難續(xù)上古之大統(tǒng)。當年漢王劉邦統(tǒng)一天下,于定陶被諸侯尊為皇帝,下令廢除秦法而以簡單之規(guī)范代之。卻又厭煩于君臣之間松散無禮節(jié),以至君不君,臣不臣。某次宴席之上,大臣們醉酒爭功,狂呼亂叫,甚至拔劍擊柱,無奇不有,劉邦大厭。于是,叔孫通自薦而為漢制禮作儀,采之古禮參之秦法,與儒生商議、協(xié)定,并召弟子百余人于郊外習之。高祖七年,長樂宮成,諸侯、大臣依禮而行,井然有序,高祖大悅。即,至叔孫通而西漢之制稍有可觀。于禮之文獻方面,亦是篳路藍縷,劉師培曰:
“秦政焚書,《禮經(jīng)》缺壞。西漢之初,高堂生傳《士禮》十七篇……景帝之時,河間獻王得《古禮》……鄭玄注集其大成。”[1]
禮制建設,蓋于鄭玄之時方算完備。
以上,乃漢代禮制建設之大概。漢代之禮制,走的自然不是清代那樣的繁瑣、復雜之風格,而是簡樸、大氣,亦效法天地于人世。
補充一句,因于鄒衍陰陽一派“五德始終說”——此或?qū)偕瞎胖枷耄庩柤页兄貙偎?,?jù)理漢當土德,然高祖劉邦卻自認為水德,其神在玄帝,尚黑色,故漢初之朝服多以黑色。漢武帝之時,始順受其命而改為土德,故由“黑色世界便成黃色世界”[2],“服色尚黃;數(shù)用五?!盵3]其后王莽在劉歆等的鼓動之下封漢為火德,東漢劉秀起而承王莽而又為火德。此漢代政治之大概。
作家龍應臺先生曾于其文章中寫道:“儉樸的農(nóng)家婦女也許坐在門坎上織毛線、撿豆子,穿著家居的粗布褲,但是一見鄰居來訪,即使是極為熟悉的街坊鄰居,她也必先進屋里去,將裙子換上,再出來和客人說話。穿裙或穿褲代表什么符號會因時代而變,但是認為“禮”是重要的——也就是一種對自己和對他人的尊重,在農(nóng)婦身上顯現(xiàn)的其實是一種文化的底蘊?!?/p>
人,于是在服飾中找到一片詩意的棲居地。
雖然,中國朝代更替頻繁,然建制之時,服飾之樣式必在考慮之中,且亦只是有所損益,未曾有絕對之變化。只是近當代以來,因千古未曾有之大遭遇,境況似乎有所改變。
3 當前格局中的漢服與秩序重建
中國,這個四大文明中僅剩的碩果,這個物質(zhì)與文化建設曾震驚世界的古老國度,卻在鴉片戰(zhàn)爭以來,遭遇兩千年來未曾有之大變革,歷經(jīng)苦難,幸萬千國人為這個國家、民族,橫刀向天。在這樣的一種救亡——啟蒙二重奏的自我的反省與批判之中,于是,似乎整個中華民族的精氣,前所未有的調(diào)動起來,以應對此巨大之變化,或因此否定傳統(tǒng)以“全盤西化”,或改造傳統(tǒng)曰之“中體西用”。
此間,與民族服裝,雖間或有人討論,但精神畢竟不在于此。
抗日戰(zhàn)爭其間,毛澤東曾賦詩曰:“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雖是戰(zhàn)爭,然外在之著裝亦是內(nèi)在精神之反應。
當前社會,西方各類文化涌入,我們似乎面臨喪失自身的根基危險。然恰國力強盛,人們開始返回自身以重新思考民族、國家之秩序等問題。在此機緣之下,一些人士,提倡漢服、讀經(jīng)等運動,以期回到自身之根本。但這里有個問題,是需要澄清一下。
即在我們當前的社會主義國家的狀況之中,特別是中國從來都是一個多民族、文化多元化的國家,在這樣一種經(jīng)濟一體化的世界格局之下,我們重提漢服的意義在哪里?穿穿漢服果真就能有自己的根基嗎?
劇百度百科中,關于“漢服”的詞條,謂:
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tǒng)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qū),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qū)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tǒng)服裝和配飾體系……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過漢朝依據(jù)四書五經(jīng)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后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包S帝、堯、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益取自乾坤”,是說上衣下裳的形制是取天意而定,是神圣的。漢服還通過華夏法系影響了整個漢文化圈,亞洲各國的部分民族如日本、朝鮮、越南、蒙古、不丹等等服飾均具有或借鑒漢服特征。[4]
漢代之后,始有漢民族之說。百度詞條以漢民族之服裝指稱漢服,不可謂其非也。然我們當今之世,特別是做為一個多民族融合的國家,過分的強調(diào)漢民族之創(chuàng)造,雖亦屬歷史事實,卻不利于當前民族社會之建設。且,服飾,在其本身歷史的損益當中也要考慮當前社會的制度、內(nèi)涵,如此方有可觀,不然只是博物館中的展覽品,或是素隱行怪之另類行徑。《禮記·儒行》中,有孔子和魯哀公關于何謂“儒服”之對話記錄: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夫子之服,其儒服與?”孔子對曰:“丘少居魯,衣逢掖之衣,長居宋,冠章甫之冠。丘聞之也:君子之學也博,其服也鄉(xiāng);丘不知儒服?!?/p>
即關鍵之處仍在于內(nèi)在的思想核心,在于行動,而外在之裝飾,則“隨緣而轉(zhuǎn)”。當然我們亦并非說,服飾完全無用。如當前之中國人,卻是無衣服的,我們雖然不是裸露著軀體,但我們沒有衣服。故當前社會,男女之士,衣服之花式似乎是越來越多,然皆以凸顯肉體——軀體之美而為美。于是就有三亞裸露日光浴之爭議,于是有裸體的行為藝術,裸體的公益活動……于是,我們古人曾經(jīng)耗盡心力給我們一層一層加上的衣服被我們一件一件的脫下;因此,我們提倡漢服,自有其必要性,而具體能做到那個程度,則盼來人。
參考文獻
[1]劉師培經(jīng)學教科書
[2]顧頡剛《漢代受命改制的鼓吹于實現(xiàn)》
[3]同上
[4]http://baike.baidu.com/link?url=5FBd1yWe6zv9gijTgqbZJmk3HNDpkhgFbvja47roEbUGzkrO6a6tB2Xm6u4jnBNCdfdiAkHwS1lbpRl_Qn8C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