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摘要】目的 觀察參松養(yǎng)心膠囊治療氣陰兩虛型心痛(心絞痛)的療效。方法 選取本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氣陰兩虛型心痛患者90例,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5例,兩組均勻常規(guī)治療:硝酸酯類藥物、抗血小板聚集等西藥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上加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4粒/次,3次/d,2周后觀察心電圖機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結果 治療組使氣陰兩虛型心痛的患者心痛、心悸、少寐、氣短、乏力等癥狀減輕,心電圖改善上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P<0.05)。結論 參松養(yǎng)心膠囊治療治療氣陰兩虛型心痛療效明顯。
【關鍵詞】參松養(yǎng)心膠囊;氣陰兩虛型心痛;心絞痛
【中圖分類號】R256.2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6.17.0.02
Clinical observation of Shensongyangxin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90 cases of deficiency of Qi and Yin.
LI Nan
(Department of medicine,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hospital,Jilin Changchun 130024,China)
心痛又名厥心痛,《內經》—《靈樞》中記載:“邪在心,則病心痛“,是由于正氣虧虛,痰濁、瘀血、氣滯、寒凝等病理產物阻于心脈,多以左側胸部發(fā)作性的憋悶、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病癥。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相當于西醫(yī)學的缺血性心臟病—心絞痛。其中氣陰兩虛型主癥: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兼次癥:心悸、心煩、疲乏、氣短、頭暈、失眠、胸憋悶而刺痛等。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內科收治的氣陰兩虛型心痛患者9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45例,男62例,女28例,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8歲,病程6~30年,平均病程16年。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冠脈循環(huán)等常規(guī)治療,藥物:阿司匹林腸溶片100 mg,1次/d,單硝酸異山梨酯片20 mg,1次/d;治療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加用參松養(yǎng)心膠囊(石家莊以嶺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
0.4 g/粒),4粒/次,3次/d。2周后評估病情變化。
1.3 療效評定標準
1.3.1 療效評定標準[1]
顯效: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及硝酸甘油消耗量要減少80%以上;有效:治療后,心絞痛發(fā)作次數(shù)及硝酸甘油消耗量要減少50%~80%;無效:癥狀無改善或加重。
1.3.2 心電圖評定標準顯效
治療后靜息心電圖較原有缺血性ST段恢復0.01mV或ST段恢復正常;有效:治療后ST回升<0.05 mV以上,但仍未達到正常水平;無效:治療后靜息心電圖無改善。
1.4 統(tǒng)計學的方法
采用SPSS 13.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療效對比見表1、表2。
2.2 其他實驗室指標
治療前、治療后,入組患者的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肝功、腎功、血糖、血脂、心肌酶等無明顯變化。
3 討 論
心痛日久,則以氣陰兩虛,兼心絡瘀阻證最為常見[2],氣陰兩虛致脈虛不榮、脈絡瘀阻。[3]氣虛無以運血,陰虛則絡脈不利,均可導致血行不暢,氣血瘀滯,不通則痛,癥見胸悶隱痛,時作時止。偏于氣虛則可見氣短、疲乏、頭暈;偏于陰虛,則心悸、心煩、失眠、手足心熱。如兼有血瘀,則胸悶而刺痛。治療以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為主。古時選用生脈散和人參養(yǎng)營湯為治。參松養(yǎng)心膠囊以生脈散為主方,治其本,具有益氣養(yǎng)陰,活血通絡;添加清心安神之藥,治其標[4]。全方由人參、麥冬、五味子、山茱萸、丹參、酸棗仁、甘松、赤芍、土鱉蟲、黃連、龍骨、桑寄生等藥物組成,補、通、清、斂四法合參,補而不滯,通而不瀉,清而不寒,斂而不澀。全方以補虛為本,以養(yǎng)心氣、通血脈、使心之氣血充沛、陰平養(yǎng)秘,脈絡通暢。其中人參補氣生津,安神益智;麥冬、五味子有益氣養(yǎng)陰之效。山茱萸、酸棗仁可養(yǎng)心陰、益肝血;桑寄生能補胸中大氣,以治其本;丹參、赤芍、土鱉蟲、甘松有疏通脈絡,活血理氣之功效,龍骨重鎮(zhèn)安神,黃連清心安神,以治其標;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指出:人參、五味子麥冬、可以明顯改善心肌細胞代謝,降低心肌細胞的自律性,抑制細胞膜Na+--K+--ATP酶活性,調節(jié)心肌細胞的代謝功能,改善植物神經功能;丹參能有效擴張冠狀動脈,明顯增加冠狀動脈內的血流量,減輕因缺血而致的心肌損傷程度,有利于心肌缺血改善和損傷的修復;還可以室受損的血管內皮細胞得到修復,因其類肝素樣作用,能提高纖溶酶活性,延長出,凝血時間,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本觀察表明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組在臨床癥狀及心電圖改善方面的總有效率及顯效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表明參松養(yǎng)心膠囊對于氣陰兩虛型心痛(心絞痛)有很好的療效,能改善心肌供血,調節(jié)心肌細胞代謝;減少心肌缺血,改善睡眠,消除疲勞,具有保護心臟的作用,可且無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診斷與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
[2] 吳以嶺,脈絡論[J].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0:679.
[3] 王彥芳,鄭曉輝,郝增光.參松養(yǎng)心膠囊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療效臨床觀察[J].疑難病雜志,2006,5(6):124-125。
[4] 許國根,繆 群,高 越,等.丹參注射液減輕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血管內皮細胞損傷的臨床研究[J].浙江臨床醫(yī)學,2001,11(3)98-799.
本文編輯:徐 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