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娜娜
摘要:選擇一部有教學價值的紀錄片在民族學專業(yè)教學的課堂中應用,必須注重教師本身對紀錄片的闡釋和提煉。以紀錄片《相約未知地帶——貴州篇》為例,可以在播放前設計“文化差異與文化相對論”“苗族文化體系”等專業(yè)知識的介紹與陳述,并在播放結束后組織就“苗族文化在法國的傳播”及“‘他者與‘當?shù)厝说年P系”等問題的討論與交流等后續(xù)教學活動,如此方能使紀錄片的播放成功服務于教學。
關鍵詞:紀錄片;教學;《相約未知地帶》
中圖分類號:G42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6)07-0096-01
有關人文學科專業(yè)教學中紀錄片的應用問題,筆者在前兩篇論文中已經分別討論了紀錄片在民族學專業(yè)教學中的應用價值,以及在民族學專業(yè)教學中應用紀錄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本文將在此前兩篇論文的理論探討基礎上,進一步以近期風靡的《相約未知地帶——貴州篇》為例(以下簡稱《相約》),探討民族文化紀錄片在民族學專業(yè)教學中的運用。
確切而言,《相約》是法國的一檔真人秀紀實節(jié)目,主持人每期帶一名法國知名人士前往一個陌生的地域,記錄明星們與當?shù)厝送酝⊥瑒趧拥恼鎸崍鼍?。之前欄目組已經走過了諸如玻利維亞、秘魯、印度等13個國家的“未知地帶”,2015年欄目組第一次走進中國、走進貴州,記錄了法國喜劇演員克洛維斯·科爾尼亞克在貴州某苗族村寨與苗族村民們共同生活20多天的點點滴滴。由于該紀錄片真實呈現(xiàn)了苗族村寨的生產、生活及民俗活動,因此,它可以成為民族學專業(yè)課程教學中一個較好的紀錄片播放的選擇對象。但是,如何讓這部紀錄片的播放更好地與專業(yè)教學相結合,而不是流于跟普通觀眾一樣娛樂休閑性的觀賞節(jié)目,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播放此紀錄片之前,針對影片的具體內容深入思考,預先做好知識點梳理及教學方案的設計。播放前的引言中可以包含至少以下兩個關鍵詞,提醒學生在觀看紀錄片時有意識地留意此方面內容:
1.“文化差異與文化相對論”
在民族學的認知系統(tǒng)中,每一個族群基于其獨特的歷史、地理等環(huán)境形成了各自的道德、觀念、習俗等物質、精神及社會體系,也就是各自獨特的民族文化體系。而每種不同的文化體系之間,對同一事物或現(xiàn)象的觀念及行為存在著巨大差異,對于某一個民族而言值得欣賞和正確的事,到了另一個民族卻可能被認為是不可想象的甚至是邪惡的事,例如在《相約》中,很多對于苗族群眾來說習以為常的基本技能在法國喜劇演員的眼里卻是非常神奇的。那么,影片能反映苗族與法國人之間所存在的哪些具體文化差異?這些具體的小細節(jié)分別對應了文化體系中的哪些層面?在對待文化差異的問題上,影片中的苗族人和法國人老科分別是怎樣的態(tài)度?相應地,在民族學理論中,文化相對論的觀點如何形成的?如何看待不同文化間的文化差異?
2.“苗族文化體系”
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體系都是一套完整的復雜的綜合體,根據(jù)人類學泰斗泰勒所做的定義,文化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俗以及作為一個社會成員的人所習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習慣。在《相約》中,真實的生活及勞動場景的記錄,讓觀眾從視覺上感受到了苗族文化的一些表象,那么在此表象之下,苗族文化的體系包含哪些內容?苗族文化體系中各部分之間如何關聯(lián)?
播放結束之后,教師對《相約未知地帶》再做總結和回顧介紹,此時學生已經對影片的內容有基本的了解,因此教師可以跳出影片本身涉及的內容,引導學生把視野擴大到影片背后及整個拍攝行為所涉內容的思考,諸如:
1. 苗族文化的世界傳播,尤其是苗族文化在法國的傳播
《相約》欄目在法國歷來有較高的收視率和大量的固定觀眾,而在2016年4月13日播出這一期貴州篇時,當天更一舉創(chuàng)下21.9%的收視率,引起了很大反響。法國為什么會對苗寨、對苗文化感興趣?在這部紀錄片的背后所隱含的苗族文化隨著苗族向全世界的遷移而向世界傳播的過程,尤其是苗族文化在法國的傳播過程是怎樣的?
2.“他者”與“當?shù)厝恕钡年P系
在《相約》中,主持人與主角影星老科在苗族村寨的生活勞動場景構成影片的主體內容,而兩名法國人與苗族同吃同住同勞動的過程恰恰和民族學中的學者田野調查過程如出一轍,他們兩者之間構成典型的“他者”與“當?shù)厝恕钡年P系。由此可以引出的思考,不僅僅在于追問在當?shù)厣盍?0多天的兩名法國人及其拍攝過程對當?shù)孛缱逡馕吨裁矗梢杂纱朔此迹骸八摺睂τ凇爱數(shù)厝恕倍砸馕吨裁??能帶來什么?能改變什么?該持怎樣的態(tài)度?
以上的諸多問題,一則可以成為教師在紀錄片播放結束之后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的中心問題;二則可以成為教師布置學生在課后進一步查閱資料、梳理解答、撰寫論文的問題;此外,教師也可從以上問題中選擇一個做專題沙龍,將相關的理論背景、研究現(xiàn)狀及結合《相約》的個人思考等問題向學生系統(tǒng)陳述,并引導學生參與思考和交流??傊?,通過《相約》的播放及后續(xù)的教學活動,使學生對上述專業(yè)知識點的理論及應用問題產生興趣、深化認識,則該紀錄片的應用于民族學專業(yè)教學課堂方為成功。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