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崇升
有人漸漸發(fā)現(xiàn),電話打得越多、聯(lián)系的事越多,自己越對電話“發(fā)怵”,害怕給人打電話或聽到電話響。特別是在需要給陌生人或不太熟悉的人打電話時,常常一拖再拖,不到萬不得已不打電話;撥號前要反復(fù)思想斗爭、遲疑很久;哪怕電話接通了,心里還是忐忑不安,甚至說話都沒有平時那么利索了。人們將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話恐懼癥”。
一般的“電話恐懼”,其實情有可原。面對面交流,除了聲音,還有面部表情、身體姿態(tài)、環(huán)境等可以幫助你判斷,而打電話時情況不明、可控因素變少,面對“未知”,多數(shù)人都會有些焦慮。此外,如果當(dāng)事人性格謹(jǐn)小慎微又追求完美,平時對自己的言談舉止就很在意,時間一長,打電話自然成了一件很累很艱難的事。
長時間的“電話恐懼”,也是一種“社交焦慮”。要想克服這種情況,首先要提醒自己,不要被以往的“陰影”所束縛。過去雖然有過不愉快,但不代表這次打電話也會不順利。其次,打電話之前可以在心里“預(yù)演”一個愉快的通話過程,給自己一些積極的心理暗示。最后,在真正打電話時,聲音要盡量洪亮清晰,語氣也要盡量平靜,隨和一些。同時,臉上一定要有微笑,對方盡管看不到你的笑臉,但是你的表情卻會通過你的聲音傳遞給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