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惠忠
A組
題目1
觀念變遷
改革開放三十年,是中國各種觀念快速變遷的階段,各種觀念的變遷成為推動中國社會發(fā)展、變化的重要力量。
研究顯示,觀念變遷表現(xiàn)在下列這些方面:價值觀念,消費觀念,就業(yè)觀念,教育觀念,道德觀念,環(huán)保觀念,時間觀念,等等。
對于中國的這些觀念變遷,你有什么所見所聞、所思所感?請以“觀念變遷”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選;3.不必面面俱到;4.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審題立意】
所謂“觀念”,指的是“思想意識”。作文時應注意:1.務必化大為小,集中寫一種“觀念”;2.題目在時間點上有限制——“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3.對某種“觀念變遷”持批評態(tài)度時,應當做辯證分析,要把握好語言表達的分寸。
題目2
后來
后來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惜你早已遠去消失在人海;
后來終于在眼淚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
……
臺灣女歌手劉若英的這首《后來》被很多人喜歡,因為世間有很多悔不當初,但錯過的何止是愛。
請以“后來”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選;3.不必面面俱到;4.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審題立意】
“后來”是相對于“以前”“以往”而言的,為此,理應在作文中展示出“先前”認識上的淺薄、粗疏之處,例如不懂得珍惜,沒有把握好機會等。
題目3
這只是一個笑話/
這不只是一個笑話
從下列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要求自選文體,自定立意,不少于600字。
題目:這只是一個笑話/這不只是一個笑話
【審題立意】
題目中的“笑話”是個名詞,即笑料、笑柄,“能引人發(fā)笑的談話或故事”,無須認真對待的事情。這個“笑話”可以是寓言、童話、網絡或社會上的人與事,其性質是可笑的、荒誕的、戲謔的。
寫作時須注意:1.寫“這只是一個笑話”的,應展現(xiàn)“笑話”的“可笑、荒誕”之處,以“無須認真對待”或“無須相信”的態(tài)度去評論“笑話”;2.寫“這不只是一個笑話”的,應揭示“笑話”的“可笑、荒誕”之處,進而分析它背后隱藏的內涵,例如折射出的社會問題、思想觀念等。
題目4
生于“獨生”年代
這是一個“獨生”年代。獨處,獨行,獨享,獨立……是這一代獨生子女的獨特之處。
請在理解材料的基礎上,以“生于‘獨生年代”為標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2.除詩歌外,文體不限;3.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審題立意】
對于“獨處,獨行,獨享,獨立”等詞語中的某一概念,構思立意時可褒可貶,也可辯證剖析。應注意寫作對象當是“這一代獨生子女”。
題目5
經典臺詞
法國電影《天堂電影院》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If you dont walk out,you will think that this is the whole world.”(如果你不出去走走,你就會以為這就是全世界。)
對這句話你是否認同?它引發(fā)了你怎樣的思考?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審題立意】
“對這句話你是否認同”——一般應予以認同。具體可寫“跳出個人生活的小圈子,以免坐井觀天”“開闊視野、勇于開拓、突破極限”“擺脫慣性思維與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有著豐富的內在聯(lián)系”,等等。
題目6
一品百姓
古往今來,立志做“一品大員”“一品高官”的比比皆是,而立志要做“一品百姓”的卻寥若晨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了天下第一人。半個多世紀前,陶行知從提高全民族素質的高度出發(fā),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號。他畢生以此自勉,認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學老百姓”則光彩照人、彪炳史冊,比那些一品大員、一品高官都要高大得多。
請以“一品百姓”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選;3.不必面面俱到;4.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審題立意】
“一品百姓”無位無階、無權無勢,卻懂得助人為樂、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yè)奉獻、孝老愛親,把平凡事做得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做到極致,做成精品,是百姓中具有高尚品德的那些人。
題目7
人生的紗線
莎士比亞說:“人生就像是一匹用善與惡兩種紗線交錯織成的布。要不是有過失的鞭撻,我們要得意忘形了;要不是有善行的庇護,我們又要完全絕望了。”
請以“人生的紗線”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立意自定;2.角度自選;3.不必面面俱到;4.除詩歌外,文體自選。
【審題立意】
提示語由兩句話構成,一句是觀點,一句是解釋。莎士比亞的話包含兩方面意思:一是講善行與惡行(過失)在人生中是共存的、難于避免的;二是講善行和惡行都有其積極意義和人生價值的。題目“人生的紗線”,是一個比喻性說法,實際是以“紗線”比喻構成人生諸多矛盾的對立面,如善惡、美丑、真?zhèn)?、成敗等?/p>
兩點說明:1.關于切題。題目中心詞為“紗線”,但不可就“紗線”談“紗線”,要把它放在“人生”的背景下思考,談出“紗線”的比喻、象征意義。布匹是由多經多緯構成的,“人生的紗線”也應該包含多種元素,不可孤立地單寫一個方面。脫離導語,任意泛化、引申“紗線”的內涵,視為不切題。2.關于立意。命題有引導學生對人生做辯證思考的意圖。提示語中僅涉及善與惡,但考生也可以由此對人生中的美與丑、真與偽、成與敗等方面做辯證思考,以求對人生有更加全面的認識和深刻的把握。例如,談人生的善與惡,善行固然可以感召我們活得有意義、有尊嚴、有希望,而惡行(過失)也可以警示、督責我們學會反思、改過,并由此使得人生不斷完善和深刻。再如,善與惡相輔相成、互相襯托,才是我們真實的人生圖景。說惡行難以避免,并非為人生中的惡德、惡行開脫,而要警醒自己抑惡揚善,并以對善的不懈追求不斷去戰(zhàn)勝惡,使“人生的紗線”變得純美。
B組
題目1
打開緊閉的窗扉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打開緊閉的窗扉,你會看見美麗的蝴蝶在翩翩起舞。
請根據你的閱讀感悟,選擇合適的角度,聯(lián)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審題立意】
本題可以寫實,也可以比喻引申;可以寫個人,也可以寫群體、民族。
構思引導:1.開啟一扇窗,意味著走出封閉,打破隔閡;2.從狹小的空間里拓展視野,便會感受到美好;3.外面的世界很美好,應該走出去擁抱它;4.走出封閉狹窄的空間,意味著走向開闊美麗的世界;5.打開心扉,走出封閉的自我,就能擁有美麗人生。
題目2
父子對話
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個男孩兒蹲在那里,專注地注視著一顆露出地面的種子,種子已開始發(fā)芽?!鞍职?,芽苞是種子的傷疤嗎?”孩子問站在旁邊的父親。
父親認真地想了想,說:“孩子,種子在發(fā)芽時,確實會留下傷口,但那傷口處開出的是希望,是生命之花。孩子,你看這芽苞,是不是更像一朵美麗的花呢?”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這是一段飽含寓意的父子對話。男孩兒看到的是自然現(xiàn)象,提出的是童稚的疑問,父親回答的是深邃的哲理。面對材料中的“芽苞”“傷疤”“傷口”,我們可以做諸多的思辨:1.它們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也是人生的一個過程,甚至是人生的一筆財富;2.人生中遭遇“芽苞”“傷疤”“傷口”,我們應該有“向前看”的眼光——它們不只是傷害,也可以化作“養(yǎng)料”。如“教訓后的見識”“淚水后的汗水”“潛力、潛能的激發(fā)”“知恥而后勇的一搏”等,從而培育出生命之花、人生之花、事業(yè)之花……
題目3
沒什么秘訣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從前有個出色的雕塑家,他的手藝遠近聞名。一天,一個雕像愛好者向他請教秘訣,雕塑家毫不隱瞞地說:“沒什么秘訣,只要做到以下兩點就行了:一是把鼻子雕大一點兒,二是把眼睛雕小一點兒。鼻子大了,還可以往小里修改;眼睛小了,還可以擴大。如果一開始鼻子就小了,就再也無法加大了;眼睛一開始雕大了,也就沒辦法改小了。”雕像愛好者聽后茅塞頓開。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為人處世,一定要為自己和他人留下回旋的余地。話不可說滿,事不可做絕,只有這樣,你才能行動自如,別人也才會更加自在。
題目4
大起大落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古時候有個很有才能的人在朝里做官。一天,他接到皇帝旨意,安排他去放牛。這個人并不覺得委屈,而是一心一意地放養(yǎng)牛群。他早起晚睡,把牛喂得頭頭體格健碩,毛色順亮?;实垡娝挥嫷檬?,不圖名利,把養(yǎng)牛這樣的小事都做得如此好,于是委以重任,讓他擔任宰相。一下子從一個放牛的變?yōu)槿f人之上一人之下的重臣,這個人依然全心為公,為人謙遜,一點兒架子也沒有。他還常常深入民眾,了解民間疾苦,深得百姓愛戴,政績非凡。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講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币粋€人要想建功立業(yè),需要從一件件平平常常、實實在在的小事做起。那種視善小而不為,認為做小事屬“小兒科”與“低層次”的眼高手低的人,那種長明燈前懶伸手、老弱病殘不愿幫的“不拘小節(jié)”的人,要成就大業(yè)也難矣。肯以辦大事的心態(tài)做小事,并且以偉大的志向從事卑微的工作,這就是成功者得以成功的秘訣。
題目5
跳蚤的教訓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個喜歡昆蟲的人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將跳蚤放進敞口的瓶子里,它立刻便跳了出來。當他把瓶子蓋上時,跳蚤還是會竭力往上跳,不停地撞擊著瓶蓋的內側。一個多小時后,它還那樣跳著。差不多三個小時后,它依然在跳,只是它不再撞著瓶蓋,此時它跳的高度離瓶蓋大約1厘米,而且每次都是如此。這時,蓋子被拿掉了,但跳蚤并沒有跳出瓶口,它依然保持著有瓶蓋時的高度,再也跳不出瓶口。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生活其實就是一個沒有蓋兒的瓶子,你可以“跳”得很高,但是真正“跳出瓶口”的人并不多,因為他們一直以為上方“蓋著蓋子”。
不要為自己設下種種限制,解除思想上的束縛,我們將不再為“瓶蓋”而煩惱。
題目6
小和尚買油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小和尚去買油,大和尚厲聲警告:“別把油晃到碗外。”小和尚買了油,小心翼翼地端著裝滿油的大碗,絲毫不敢左顧右盼。可是快到廟門口時,踩到了一個洞,灑掉了三分之一的油。大和尚指著小和尚大罵:“你這個笨蛋!”小和尚難過而大哭。老和尚聞聲而來,溫和地對小和尚說:“我派你再去買一次油。別在乎油灑掉沒有,多看看沿途的風景!”小和尚高興而去。奇怪的是,當小和尚把油交給老和尚時,碗里的油竟然裝得滿滿的。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審題立意】
1.態(tài)度決定結果;2.有壓力未必有動力;3.輕輕松松地享受生活的美好;4.減輕學生壓力,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