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白鹿原》,讓陳忠實先生突兀的站在了高山頂上。
二十多年前,《白鹿原》的出版,是中國文學(xué)史發(fā)展上一件壯麗的大事。當(dāng)時,我捧讀了一遍《白鹿原》后,不能自禁的又連讀了兩遍,每一遍閱讀的時候,還要忍不住把讀過的部分,再翻過來重讀,有幾個晚上,到我極為不舍的合上書準備睡去時,卻發(fā)現(xiàn)窗戶上已透出亮白的曙色……我追憶我的閱讀經(jīng)歷,沒有哪一部作品,能如《白鹿原》一樣吸引我,讓我徹夜不眠,不讀透不能釋手。
也把文學(xué)創(chuàng)作放在心上的我,就這么不講理由的敬仰上了《白鹿原》,同時更敬仰上了《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但我知道,這不是開始,也不是結(jié)束,這將是我熱愛文學(xué)的心,要始終堅持的事。在《白鹿原》之前,我就興沖沖的讀到過陳忠實的《信任》、《康家小院》、《初夏》等不少中短篇小說。說實話,我不是個好讀書的人,而且我的時間也不允許我把能拿到手的書都讀一遍,我是有選擇的,選擇我喜歡的作家,發(fā)現(xiàn)或是聽說了他的作品,就一定要找來捧在手上讀他一個透。陳忠實無疑是我喜歡的一個作家,所以我就特別喜歡閱讀他。那么,我為什么喜歡他?并為什么喜歡閱讀他?到我靜下心來寫這篇短文時,梳理了一下,好像有千萬條理由,但要讓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我又一條理由說不出來。這叫我氣餒,惱自己不是一個文學(xué)評論家,不過我知道,熱戀的情人,一個愛著一個,為什么愛?他們一定如我喜歡閱讀陳忠實一樣,也說不出他們愛的理由的。好像是,世間能說明確的喜歡,就不是喜歡了,同樣的道理,世間能說明確的愛,也就不是愛了。喜歡是糊涂的喜歡,愛是糊涂的愛,因為糊涂,所以珍貴。
我如此詮釋我喜歡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可能沒多少人贊同,因為連我自己,就特別不能茍同,但我經(jīng)歷了一次文學(xué)活動,十幾個來自不同省份不同領(lǐng)域的作家朋友,在貴州一個叫貞豐的縣里采風(fēng),晚上在一起吃西瓜聊天,不知是誰扯起的話頭,論說起了百年中國的文學(xué),要大家說出各自心里最有分量的一部長篇小說,結(jié)果是,所有的人,都說了《白鹿原》的名字;下來又報第二部長篇小說,分歧就來了,不過還較集中,是四川籍作家阿來的《塵埃落定》;下來再報第三部長篇小說,各人報的名字各不相同,完全評不到一塊兒。這個聊天式的評選,是不是我喜歡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的理由呢?我想一定是了。
然而,僅有這一條理由夠嗎?我知道是不夠的,我們從他的身上,應(yīng)該還能找到喜歡他、熱愛他的一些理由,譬如他的質(zhì)樸,他的真誠,他的執(zhí)著,他的倔強等,這許多特質(zhì),在他人的身上也許都存在著,但我認為,都不及陳忠實來得徹底,來得通透。
回想我和他交往三十余年,酒是喝過一些的,但大多時候,都是會議上的酒,很少私人間的杯來盞去。我這么說,不是想要借陳忠實的大名,為自己張目,而是要說我和他的情誼,僅限于我對他的喜歡和熱愛上。有一件事我一直記著,一次作協(xié)會議,討論一位作家的作品,我就坐在陳忠實的對面,他介紹起別人來,名字脫口而出,不打一點磕碰,輪到介紹我了,他撓著頭記不起來,旁邊的人提醒他,他哦了一聲,再介紹時還是介紹錯了我。這件事過后一天,他給我打了電話,問我有沒有時間,他要請我吃一餐酒。我當(dāng)時確實有事,就委婉的推辭了??墒?,沒過兩天,他又給我打電話了,在電話里他說聽人說了,說我攢了些老西鳳,他喝酒只喝老西鳳,不知我可舍得一瓶,讓他飽一飽口福?這么在電話里一說,我便有事,也不能再推了。于是,我懷抱一瓶墨瓶的西鳳酒,參加了先生的酒席。
去的路上,我猜可能還會有人作陪的,可我到了后,卻只有先生一人,坐在一個圓桌的一邊,笑笑的讓我坐在了另一邊。這也就是說,這一餐酒,沒有別人,就只我們倆人。
我把抱來的墨瓶西鳳酒交給服務(wù)生,要服務(wù)生打開的時候,先生從他的腿邊拿起一瓶比墨瓶西鳳更老的老西鳳,向我揚了揚,說咱們喝這瓶怎么樣?我是好酒的,而且最好存得有些年份的老酒,所以我不能強調(diào)我?guī)淼哪课鼬P,應(yīng)和著先生的意趣,來喝他帶來的老西鳳了。不過,至此我還不知先生何以請我吃這一頓酒?還好,三杯酒下肚,先生自己說出來了,說他設(shè)宴是為向我致歉的。他何歉之有?我恍惚起來,聽他怎么說。他說了,在那么一個會議上,他叫不出我的名字,讓我丟了面子,他是必須要給我當(dāng)面道歉的。我是個什么人呢?值得先生如此記掛!值得先生如此抬舉!我被感動了,自己呢,也敬先生,連著灌下喉嚨六杯酒。
那個時候,我在《西安日報》主持工作,因了那一餐酒,報紙有對先生的需求,我便打電話給他,而他有求必應(yīng),趕著點兒,會把報紙需要的文章傳過來。要知道,那都是些應(yīng)景的文章,像他那樣受人敬重的大作家,一般是不會寫的,可他沒有不高興,沒有不愉快,認認真真的都寫了。特別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賽,我們在報紙上給先生開了專欄,每天一篇文章,從開賽的頭一天起。一直到落幕的那一天,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他不斷頭的寫,而所有的寫作,都基于他晚上觀看足球比賽的體會和感受,連續(xù)幾屆,儼然成為我們西安日報最為忠實的撰稿人。因為是他的觀感,閱讀者自然上心,為我們西安日報的市場表現(xiàn),添了不少彩,加了不少分。
二00七年的時候,我離開了西安日報,專心于我的文學(xué)夢想,從此我與先生的交往多了起來,特別是近些年,隔上三兩個月,不是我請先生出來坐,就是先生打電話請我到外邊坐。這時候的先生,雖然還愛著他專愛的老西鳳酒,但他還是堅決的戒掉了,我們坐在一起,我還喝我愛喝的老西鳳,而他改喝了喜力啤酒,我們東拉西扯,文學(xué)是要說的,而生活則成了我們拉扯得最多的話題。不論談文學(xué),不論談生活,我聽得出來,先生對我寫作是很在意的,他希望我能有所成就。我感激他對我的關(guān)心,到我們的聚談結(jié)束時,我是要主動埋單的,但卻不能,先生非得自己埋單不可,我如果堅持,先生還會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發(fā)起脾氣來,沒辦法,我就只好妥協(xié),依先生的脾性而為了。
我白吃了先生多少次酒飯?現(xiàn)在是說不清了。不過,我勸過他,讓他少抽一點煙,可他哪里能夠少抽,四棱棒棒的雪茄,抓在他的手上,像他須臾不能離手的鋼筆,他放不下著書立說的筆,自然也放不下云蒸霞尉的雪茄,此之兩物,如他生命一般,是要與他共生死了。
今晨,驚聞先生仙逝,特以此文為祭。在高山頂上——致祭陳忠實先生
吳克敬
一部《白鹿原》,讓陳忠實先生突兀的站在了高山頂上。
二十多年前,《白鹿原》的出版,是中國文學(xué)史發(fā)展上一件壯麗的大事。當(dāng)時,我捧讀了一遍《白鹿原》后,不能自禁的又連讀了兩遍,每一遍閱讀的時候,還要忍不住把讀過的部分,再翻過來重讀,有幾個晚上,到我極為不舍的合上書準備睡去時,卻發(fā)現(xiàn)窗戶上已透出亮白的曙色……我追憶我的閱讀經(jīng)歷,沒有哪一部作品,能如《白鹿原》一樣吸引我,讓我徹夜不眠,不讀透不能釋手。
也把文學(xué)創(chuàng)作放在心上的我,就這么不講理由的敬仰上了《白鹿原》,同時更敬仰上了《白鹿原》的作者陳忠實。但我知道,這不是開始,也不是結(jié)束,這將是我熱愛文學(xué)的心,要始終堅持的事。在《白鹿原》之前,我就興沖沖的讀到過陳忠實的《信任》、《康家小院》、《初夏》等不少中短篇小說。說實話,我不是個好讀書的人,而且我的時間也不允許我把能拿到手的書都讀一遍,我是有選擇的,選擇我喜歡的作家,發(fā)現(xiàn)或是聽說了他的作品,就一定要找來捧在手上讀他一個透。陳忠實無疑是我喜歡的一個作家,所以我就特別喜歡閱讀他。那么,我為什么喜歡他?并為什么喜歡閱讀他?到我靜下心來寫這篇短文時,梳理了一下,好像有千萬條理由,但要讓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出來,我又一條理由說不出來。這叫我氣餒,惱自己不是一個文學(xué)評論家,不過我知道,熱戀的情人,一個愛著一個,為什么愛?他們一定如我喜歡閱讀陳忠實一樣,也說不出他們愛的理由的。好像是,世間能說明確的喜歡,就不是喜歡了,同樣的道理,世間能說明確的愛,也就不是愛了。喜歡是糊涂的喜歡,愛是糊涂的愛,因為糊涂,所以珍貴。
我如此詮釋我喜歡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可能沒多少人贊同,因為連我自己,就特別不能茍同,但我經(jīng)歷了一次文學(xué)活動,十幾個來自不同省份不同領(lǐng)域的作家朋友,在貴州一個叫貞豐的縣里采風(fēng),晚上在一起吃西瓜聊天,不知是誰扯起的話頭,論說起了百年中國的文學(xué),要大家說出各自心里最有分量的一部長篇小說,結(jié)果是,所有的人,都說了《白鹿原》的名字;下來又報第二部長篇小說,分歧就來了,不過還較集中,是四川籍作家阿來的《塵埃落定》;下來再報第三部長篇小說,各人報的名字各不相同,完全評不到一塊兒。這個聊天式的評選,是不是我喜歡陳忠實和他的《白鹿原》的理由呢?我想一定是了。
然而,僅有這一條理由夠嗎?我知道是不夠的,我們從他的身上,應(yīng)該還能找到喜歡他、熱愛他的一些理由,譬如他的質(zhì)樸,他的真誠,他的執(zhí)著,他的倔強等,這許多特質(zhì),在他人的身上也許都存在著,但我認為,都不及陳忠實來得徹底,來得通透。
回想我和他交往三十余年,酒是喝過一些的,但大多時候,都是會議上的酒,很少私人間的杯來盞去。我這么說,不是想要借陳忠實的大名,為自己張目,而是要說我和他的情誼,僅限于我對他的喜歡和熱愛上。有一件事我一直記著,一次作協(xié)會議,討論一位作家的作品,我就坐在陳忠實的對面,他介紹起別人來,名字脫口而出,不打一點磕碰,輪到介紹我了,他撓著頭記不起來,旁邊的人提醒他,他哦了一聲,再介紹時還是介紹錯了我。這件事過后一天,他給我打了電話,問我有沒有時間,他要請我吃一餐酒。我當(dāng)時確實有事,就委婉的推辭了??墒?,沒過兩天,他又給我打電話了,在電話里他說聽人說了,說我攢了些老西鳳,他喝酒只喝老西鳳,不知我可舍得一瓶,讓他飽一飽口福?這么在電話里一說,我便有事,也不能再推了。于是,我懷抱一瓶墨瓶的西鳳酒,參加了先生的酒席。
去的路上,我猜可能還會有人作陪的,可我到了后,卻只有先生一人,坐在一個圓桌的一邊,笑笑的讓我坐在了另一邊。這也就是說,這一餐酒,沒有別人,就只我們倆人。
我把抱來的墨瓶西鳳酒交給服務(wù)生,要服務(wù)生打開的時候,先生從他的腿邊拿起一瓶比墨瓶西鳳更老的老西鳳,向我揚了揚,說咱們喝這瓶怎么樣?我是好酒的,而且最好存得有些年份的老酒,所以我不能強調(diào)我?guī)淼哪课鼬P,應(yīng)和著先生的意趣,來喝他帶來的老西鳳了。不過,至此我還不知先生何以請我吃這一頓酒?還好,三杯酒下肚,先生自己說出來了,說他設(shè)宴是為向我致歉的。他何歉之有?我恍惚起來,聽他怎么說。他說了,在那么一個會議上,他叫不出我的名字,讓我丟了面子,他是必須要給我當(dāng)面道歉的。我是個什么人呢?值得先生如此記掛!值得先生如此抬舉!我被感動了,自己呢,也敬先生,連著灌下喉嚨六杯酒。
那個時候,我在《西安日報》主持工作,因了那一餐酒,報紙有對先生的需求,我便打電話給他,而他有求必應(yīng),趕著點兒,會把報紙需要的文章傳過來。要知道,那都是些應(yīng)景的文章,像他那樣受人敬重的大作家,一般是不會寫的,可他沒有不高興,沒有不愉快,認認真真的都寫了。特別是四年一度的世界杯足球賽,我們在報紙上給先生開了專欄,每天一篇文章,從開賽的頭一天起。一直到落幕的那一天,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他不斷頭的寫,而所有的寫作,都基于他晚上觀看足球比賽的體會和感受,連續(xù)幾屆,儼然成為我們西安日報最為忠實的撰稿人。因為是他的觀感,閱讀者自然上心,為我們西安日報的市場表現(xiàn),添了不少彩,加了不少分。
二00七年的時候,我離開了西安日報,專心于我的文學(xué)夢想,從此我與先生的交往多了起來,特別是近些年,隔上三兩個月,不是我請先生出來坐,就是先生打電話請我到外邊坐。這時候的先生,雖然還愛著他專愛的老西鳳酒,但他還是堅決的戒掉了,我們坐在一起,我還喝我愛喝的老西鳳,而他改喝了喜力啤酒,我們東拉西扯,文學(xué)是要說的,而生活則成了我們拉扯得最多的話題。不論談文學(xué),不論談生活,我聽得出來,先生對我寫作是很在意的,他希望我能有所成就。我感激他對我的關(guān)心,到我們的聚談結(jié)束時,我是要主動埋單的,但卻不能,先生非得自己埋單不可,我如果堅持,先生還會鼻子不是鼻子,臉不是臉的發(fā)起脾氣來,沒辦法,我就只好妥協(xié),依先生的脾性而為了。
我白吃了先生多少次酒飯?現(xiàn)在是說不清了。不過,我勸過他,讓他少抽一點煙,可他哪里能夠少抽,四棱棒棒的雪茄,抓在他的手上,像他須臾不能離手的鋼筆,他放不下著書立說的筆,自然也放不下云蒸霞尉的雪茄,此之兩物,如他生命一般,是要與他共生死了。
今晨,驚聞先生仙逝,特以此文為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