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丹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逐步推廣,針對師范類音樂生怎樣建立起正確的歌唱基礎,這對培養(yǎng)師范類音樂生具備重要作用。本文通過自己在聲樂教學過程中實踐的積累,針對怎樣建立正確的唱歌基礎提出自己的認識與見解,也對剛走入師范院校,可是在畢業(yè)之后教授別人唱歌的師范類音樂生談下自己的點滴體會和總結,因此本文所進行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鑒效果。
[關鍵詞]師范類;音樂生;歌唱基礎
當藝術風以強勁地勢頭刮過我國各地時,音樂之花在全國各地生根開花,到處有聲樂班、唱歌班,老師們紛紛開始教授著聲樂課,有的是在學校,有的是琴行,也有的在自己家中。每年有成千上萬的學生加入到學習聲樂的行列中。作為剛走入師范院校的音樂生來說,怎樣建立正確的歌唱基礎,以便更好的進行歌唱,這是擺在當前急需解決的一個問題,本文通過對這一問題進行簡要分析,針對性的談下自己的點滴體會和總結,希望可以為師范類音樂生正確歌唱基礎的建立起到一定借鑒作用。
一、辨識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
現(xiàn)在的聲樂老師分為兩種,一種是能唱會教的,自己本身已掌握了一定的歌唱技能,不管是從理論還是實踐都是能結合起來的,另一種教師是不能唱會教的,不能唱不是不會唱,只是歌唱技能沒滲透自己,但憑借自身對歌唱理論的理解,然后教給學生,學生也可通過自身的練習,有所感悟。
以上所說的不管屬于哪一種,作為師范類的音樂生,將來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歌唱的老師,那就應該擁有一雙偽認音“正偽”的耳朵,即擁有辨認聲音狀態(tài)與否的能力,尤其是對于一個初學唱歌的學生來講,如能有一個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在今后的學習路上要少走彎路。而反之,教唱者如無法辨認學生聲音狀態(tài),比如有的學生會認為厚重寬廣大音量的聲音就是正確的,常常從壓喉頭的方式達到寬厚的聲音效果,長期下來把這種不良的歌唱狀態(tài)變成了自己的習慣發(fā)聲狀態(tài),那么最終既不能掌握正確的歌唱狀態(tài),歌曲音域越來越窄,還會影響將來唱歌的發(fā)展之路,更嚴重的是,長期的問題狀態(tài)還會傷害聲帶,導致終生無法前行。因此,擁有一雙能辨識正確狀態(tài)的耳朵對于歌唱教師來說顯得尤為重要。
二、建立正確歌唱姿勢
由于建立正確唱歌狀態(tài)這密切聯(lián)系著歌唱姿勢,在進行歌唱聯(lián)系過程中,率先必須進行正確歌唱姿勢掌握,當出現(xiàn)不正確的姿勢,勢必會對發(fā)聲、呼吸與歌唱表現(xiàn)造成影響。歌唱學習邁出的第一步就是掌握正確良好姿勢,歌唱姿勢這也是聯(lián)系好發(fā)聲與歌唱的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可以將其當成是歌唱發(fā)聲的基礎。人體歌唱器官這并不獨立存在的,而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只有姿勢正確,這樣才可以讓歌唱器官各個組成部分相互之間配合與動作協(xié)調,得到正確歌唱發(fā)聲。筆者在進行聲樂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就了解到,往往受到不正確姿勢導致學生出現(xiàn)部分歌唱發(fā)聲毛病,比如聽者肚子唱歌會對呼吸造成影響,讓憋著聲音唱不出來;將脖子伸著就會用不上呼吸,聲音就是喊叫。正確的歌唱,不但應該通過歌聲將歌曲的思想感情表達出來,而且在這一過程當中,還必須借助動作與形體進行人物形象的塑造,從而可以具備完美動人的歌唱表演,形體與動作表演這離不開端正姿勢。
在唱歌的時候,正確的姿勢就是保持著自然直立的身體與飽滿的精神,頭與眼睛平視前方,稍微將小腹收起來,兩個肩膀稍微靠后,絕對不應該手或者腳進行打拍子,也不允許點頭打拍子,臉部保持自然姿態(tài),按照歌曲當中的內容進行相應表情,兩只腳分開站立,保持平穩(wěn)的重心,當應該加入相應的動作,這就應該大方、利落、簡練。演唱的姿態(tài)應該保持生機勃勃與振奮精神。當出現(xiàn)不正確姿勢肯定回影響歌唱者的音量、形象、銀色、音質等,針對這樣的情況,要想很好的歌唱,這就必須在學習的時候就開始養(yǎng)成良好歌唱姿勢。
三、建立正確的呼吸狀態(tài)
由于歌聲的動力就是氣息,聲樂學習當中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就是正確用戶技巧與呼吸方法的掌握。從相關實踐結果來看,最為科學、符合藝術要求、最為適宜的歌唱呼吸就是胸腹式聯(lián)合呼吸法。
人體的呼吸氛圍呼氣與吸氣。那么在呼氣的過程當中,氣息必須吸在胸腔下部,必須平穩(wěn)柔和,深了淺了都不行,應該是嘴與鼻共同吸氣,這種力量絕對不是強制性的,當吸氣僅僅是使用鼻,那么就比較容易出現(xiàn)鼻音,在吸氣的時候也并不能過于飽滿,這就會讓聲音失去彈性,要保持適度。決定吸進多數(shù)氣這主要是看音的高低、樂句長短、藝術表現(xiàn)、力度大小等。還必須學會吸氣保持沒有聲音,如果在吸氣的時候出現(xiàn)不必要聲音也會對歌唱表現(xiàn)造成影響。為了對吸氣感覺進行體會,在這里可以通過“聞花”。氣在聞花過程當中通常吸的是深入、柔和、自然,這與歌唱呼吸要求相符。吸氣這是屬于歌唱準備,歌唱必須吸著唱,這樣才可以唱得好。為了更好歌唱,這就必須進行正確吸氣狀態(tài)掌握,歌唱的一項最為基本的狀態(tài)就是保持吸氣狀態(tài)。
與人們日常生活當中的呼氣進行比較,歌唱過程當中的呼氣存在特別大的差別,這主要是受到歌唱藝術要求的影響。歌唱技術的基礎就是流暢歌唱,歌唱者只有存在有節(jié)制、平穩(wěn)、持續(xù)的控制呼吸能力,這樣才可以掌握優(yōu)美、均勻、持久的長音發(fā)生技巧。歌唱者在呼氣的過程當中,必須保持吸氣狀態(tài),有效預防出現(xiàn)一下就全部泄出氣息。還應該適度的將呼氣力度控制,如果保持太大力量,這樣就會壓住氣,不能流暢呼出氣息,而反之如果保持太小的力量,那就不能保持住呼吸,很快用盡氣,也并不可以擁有洪亮的聲音。
不管是在呼氣還是在吸氣都不能顯得僵硬,必須按照音樂要求靈活的變化控制。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大歌唱家,還有就是從事教學的專家教授在進行呼吸問題的探討過程中,即便各自都擁有至理名言,可是他們都會強調歌唱必須借助深呼吸支持,這也就是所謂的“氣走丹田”。呼吸服務音樂內容,這也是一個表現(xiàn)音樂的手段,這還是屬于一種藝術。
四、保持著“打哈欠”狀態(tài)
由于在聲樂訓練過程當中,“打哈欠”這屬于一種一舉多得的有效訓練方法。那么在進行正確的歌唱過程當中,喉嚨則是屬于一種“沒有喉嚨”的狀態(tài)。根據(jù)著名的歌手克雷什蒂尼就曾經說到過:“唱歌所蘊含的藝術就是主要在于脖子的松弛與在氣息上面唱。”這也就是說,在唱歌發(fā)聲過程當中不管是脖子還是喉外肌的全部部位都必須保持著放松狀態(tài)。“打哈欠”能夠比較多的利用睡之前的哈欠予以深刻的體會,另外在這一過程當中,由于隨著“打哈欠”發(fā)出的比較輕微的“啊”這樣的聲音,導致發(fā)出的氣息達到深而松弛,以便可以最大限度的擴張人體的咽腔,還能夠打開鼻腔,在發(fā)聲過程當中帶入“打哈欠”這樣的感覺。在此基礎上,再實施閉口進行“打哈欠”的練習。往往在唱歌過程當中只有打好“閉嘴哈欠”,只有做到這點才可以實施哼鳴練習。貫穿始終的“打哈欠”練習能很快獲得喉外部肌肉放松感覺和呼吸支持感。換句話說,“打哈欠”聯(lián)系則是將聲樂訓練的整個過程予以濃縮,這是屬于一種行之有效、通俗易懂、易行簡便的方法。
綜上所述,要想建立起良好的歌唱狀態(tài),這就應該做到以上所提到的幾點,這些都是相輔相成的,只有將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協(xié)調掌握,才可以打好良好的歌唱基礎。師范類音樂生更應該建立一個正確的歌唱基礎狀態(tài),將來走上音樂教育崗位才能靈活運用,不至于誤人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