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金海
摘要:高中新課程理念要求高中教育要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堅持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原則,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極引入新型教育手段與理念,全面提升高中教育整體質量。在這樣的指導下,高中體育教師應該充分借助先進的信息技術、多媒體設備,同時結合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豐富高中體育課堂內容,拓寬體育教學的外延,強健學生體魄以及人文修養(yǎng)。
關鍵詞:高中體育;有效性;信息技術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3-0332-02
高中體育的有效性教學是整個教學的核心,每一位體育教育工作者都應該確立這個根本目標,堅持不懈的追求更加科學的教學方法,并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從現階段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的情況來看,教學有效性的落實還存在一些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高中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要懂得利用先進的教學技術,調整教學策略,全面提升課程教學有效性,促進體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1.實現動態(tài)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
體育學科與其他學科不同,它本身就是動態(tài)化的過程,需要大量的動作講解和指導,這些教學內容,僅僅依靠傳統(tǒng)的口頭傳授,學生很難理解和消化,教師講解一個復雜的動作,學生憑借聽力和聯想,很難準確的在頭腦中組織處動作的正確做法,因此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效率低下。但是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fā)展和普及,多媒體技術被引入教育領域,借助多媒體設備,能夠輕松實現教學動態(tài)化要求,教師將動作要領和過程制作成動畫,直接播放給學生觀看,教學更加直觀、生動,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大大提升了學生學習的效率。
比如:在進行挺身式跳遠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到一邊講解、一邊示范動作,但是這種教學內容要求講解與動作示范同時進行,這樣才可以減少學生理解的困難,避免出現動作誤區(qū),由于傳統(tǒng)教學中無法做到同步解說,更不可能示范慢動作與空中定格、旋轉,因此體育教學受到極大制約。而多媒體技術的應用,有效解決了以上的問題,在圖形與動畫的同步解說、移動、定格和旋轉的方面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體育教學也因此有了巨大發(fā)展。
2.創(chuàng)建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習熱情
視頻、音頻以及圖片等素材是體育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資源,教師通過整合這些資源,制作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課件,然后再將這些課件融入到實際教學中,創(chuàng)建生動的教學情景,將體育技術動作和技巧更加直觀的展現給學生,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比如:在進行籃球戰(zhàn)術理論講解的時候,教師將CBA和NBA的比賽視頻播放給學生,讓學生從視頻觀察相關的戰(zhàn)術變化,教師反復進行視頻播放,學生反復進行研究分析,看清楚隊員的跑動路線、起動的時間等等。通過這種直觀的教學方式,學生對于籃球技術的理解會更加深刻,掌握會更加牢固,從而有效促進現代體育教學的開展。
要想培養(yǎng)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需要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教學中如果只是采取一種方法且保持不變,無論一開始有多大的吸引力,長久不更換方法也會讓學生失去興趣。例如,在"耐久跑"教學時,體育教師如果只是簡單地讓學生常圍著操場一圈一圈單調乏味地跑,幾個來回下來,學生就會產生厭煩心理,導致對耐久跑失去興趣?;诖?,在耐久跑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穿插圖形跑的方式進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越野跑、走跑交替",如果有條件的話,還可以采用"定向運動的方式"進行耐久跑練習等。在實際教學中,常變換方法,讓學生始終保持興趣,而且還對學習內容表現出意猶未盡之意。另外,在體育教學中,游戲與比賽也是經常被采用的應用面廣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在"快速跑"教學中,如果讓學生反復進行30米跑、50米跑、100米跑等,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參與精神,反過來,如果穿插游戲進來,比如"抓尾巴""背向聽哨聲追逐跑"或者用接力跑比賽等,便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主動性和積極性。
3.引入競爭機制,促進學生參與
好勝心是每個人都具有的心理,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這個方面表現的更加突出,尤其是在課業(yè)壓力巨大的高中生活中,他們需要一個良好的平臺釋放壓力、排解情緒,體育教師從學生的這些特點出發(fā),在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學生參與比賽,并制動獎勵規(guī)則,獲得勝利的學生或者小組得到獎勵。這樣學生們的參與熱情會很高,在比賽的過程中會全力付出,不僅強健了體魄,促進了合作,在揮灑汗水的同時,很多不良情緒會得到釋放,是非常有效的教學手段。在推迸體育課合作教學模式的時候,需要堅持的第一個原則是要使得師生共同發(fā)展、進步,第二個原則是對學生要獎懲分明。因為體育這門課程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容易通過一些比賽展開競爭,比如籃球賽、接力賽等。要為高中體育課程建立起較為完善的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加強各小組之問的互動、合作。合作教學側重點是把學生的團體成績當作衡量的標準。在實踐教學中,可以采取兩組互相監(jiān)督的方式開展教學,互相檢查體育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在合作學習期間,小組成員的紀律、表現以及進步快慢等都可以納入考察的范圍之內,使小組之間形成互相對抗、互相學習、互相激勵的氛圍。教師需要定期組織各小組開展投票選舉,選出最佳小組,給予必要的獎勵。另外,教師需要把握小組間的競爭強度。體育中很多項目都是可以由競技比賽來完成的,比如籃球的學習,可以通過對抗比賽來實現,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有效引導學生在競賽中發(fā)揮"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精神,不能讓學生因為過分看重成績忽視了參加競賽的初衷。反之,如果小組之間的競爭演變成為一種以提高成績?yōu)槲ㄒ荒康牡母偁帲@樣的小組合作學習也就偏離了當初推行合作學習的初衷了。
教學有效性是教學的基礎,是實現教學目前的前提。為了能夠全面提升現階段我國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必須要積極創(chuàng)新,勇于挑戰(zhàn)。從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成長發(fā)育特點入手,堅持"因材施教、以生為本",綜合運用新型教學方法和技術,最終達到提升體育質量和效率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甘勝.淺析競技體育教育模式在高中體育足球選項課中的應用[J].亞太教育.2016(04)
[2] 程俊.高中體育專項化改革的實踐與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
[3] 王珂.高中體育教學改革與思考[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