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峰++李舒婷++黃顯偉
【摘要】通過分析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中的“肝-胃”學術思想來源及該理論的具體聯系、治療原則與療效,認為葉天士提出的“肝-胃”理論來源主要是《黃帝內經》與《傷寒論》,其中《傷寒論》對其影響最大。葉氏在仲景“土虛木犯”和“肝病安胃”的基礎上,補充了“胃汁竭肝風動”和“制肝木益胃土”,完善了“肝-胃”學說,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并且第一次明確了肝胃兩者在臟腑系統間的聯系,對中醫(yī)臟象學說作出了拓展性貢獻。
【關鍵詞】葉天士;臨證指南醫(yī)案;“肝-胃”;胃汁竭肝風動;制肝木益胃土
【中圖分類號】R22【文獻標志碼】 A【文章編號】1007-8517(2016)19-0001-03
清代是中醫(yī)學發(fā)展鼎盛的年代,其名家輩出,著作浩瀚[1],溫病學說也是在這個時期發(fā)展起來的。創(chuàng)立衛(wèi)氣營血辨證體系的葉天士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其門人整理的《臨證指南醫(yī)案》比較系統地反映了葉氏的學術思想及其理論體系,是一部流傳較廣、影響較大的醫(yī)案專著。筆者在翻閱《臨證指南醫(yī)案》時發(fā)現葉氏多處提到“肝-胃”,查相關文獻發(fā)現,劉世榮[2]、陳國良等[3]已歸納“肝-胃”治法并運用于臨床實踐;余潔英[4]等則系統歸納總結葉天士“肝-胃”學術思想,并提出相對完整的理論,認為,“肝-胃”相關模式是肝脾相關的一個特例,豐富了五臟相關學說中肝脾相關的內容。就臟腑關系來說,多是相表里:如脾胃、肝膽;臟與臟:如肝脾、肝腎、肺脾;腑與腑:如胃腸、膽胃;而“肝-胃”屬于臟與腑。趙凡[5]認為,《指南》所載醫(yī)案無不體現出葉氏學術上承《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下及歷代各家學術,充滿著對前人學術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若讀者不熟悉《內經》及后世名家著述,便難以深刻理解葉氏著述的基本精神。筆者認為目前對葉天士“肝-胃”的研究仍不夠完善和系統,目前偏重于對“肝-胃”整體的研究,而輕“肝-胃”具體聯系以及其陰陽的研究,如肝陰、肝陽、胃陰、胃陽等。筆者發(fā)現葉氏“肝-胃”理論有其一定來源,具有理論基礎,但葉氏師古人而不泥古人,繼承并發(fā)展了“肝-胃”學說,并在臨證中廣泛使用。茲析如下,以就高明。
1學說來源
筆者認為葉氏“肝-胃”學術思想主要來源于《黃帝內經》和《傷寒論》。
11《黃帝內經》
111肝木-胃土生理上?!鹅`樞·經脈》:“肝足厥陰之脈,起于大趾叢毛之際……挾胃,屬肝,絡膽……”。解剖位置上肝胃相連。《素問·經脈別論篇》提到:“食氣入胃,散精于肝,淫精于筋”,張景岳《類經》解釋說:“精,食氣之精華也。肝主筋,故胃散谷氣于肝,則浸淫滋養(yǎng)于筋也”。 《素問·保命全形論》又提到:“土得木而達”,胃土營養(yǎng)肝木,肝木得生;肝木來疏胃土,胃氣得發(fā),二者相輔相成。
病理上?!澳?土”具有五行相克的基礎屬性,正如《素問·五運行大論》云:“氣有余,則制己所勝而侮所不勝;其不及,則己所不勝,侮而乘之,己所勝,輕而侮之。侮反受邪,侮而受邪,寡于畏也”。當相克太過成相乘,則產生了疾病,如《素問·六元正紀大論》:“木郁之發(fā),太虛?;?,云物以擾,大風乃至,屋發(fā)折木,木有變。故民病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食飲不下,甚則耳鳴眩轉,目不識人,善暴僵仆”,胃脘痛是由于木郁疏泄失常,克土太過,導致胃土發(fā)病,葉氏所說的“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便是此理。又如《素問·陽明脈解》:“黃帝問曰:足陽明之脈病,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鐘鼓不為動,聞木音而驚何也?愿聞其故。岐伯對曰:陽明者,胃脈也,胃者土也,故聞木音而驚者,土惡木也”。胃土發(fā)生疾病時,最怕再受到木氣的相克,從而加重病情??梢姡疽讓?,土易虛;土越虛,木越實,蓋無土之侮也。葉氏在《指南》多處提到“陽明脈絡空虛,內風暗動”、“胃虛,肝風內震”、“陽明胃虛,肝陽化風愈動”、“土氣衰弱,木風愈動”、“胃汁竭,肝風動”,《難經》“虛虛實實”之戒可見一斑。
疾病上?!案挝钢畾?,本又相和,一臟不和,兩臟皆病”?!端貑枴り庩杽e論》指出:“二陽一陰發(fā)病,主驚駭、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風厥”。張志聰解釋為:“二陽一陰者,陽明厥陰之為病也。東方肝木,其病發(fā)驚駭,足陽明之脈病,聞木音則惕然而驚,背為陽,厥陰主春陽肝木,故引背痛也。邪氣客于胃,厥逆從上下散,復出于胃,故為噫也,欠者,氣引而上也,胃是動病,善伸數欠,此厥陰風木厥逆之為病也,風木為病,干及胃土,故名風厥”?!鹅`樞·水脹》又提到鼓脹:“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張志聰解釋鼓脹病機明確指出:“土敗而木氣乘之”。
治療上?!鹅`樞·五邪》:“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jié),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备尾≈挝福瑑冉浽缬邢壤?。《素問·腹中論》中指出用雞矢醴治療鼓脹,而且療效不錯,“一劑知,二劑已”,張志聰解釋方義說雞矢入肝,醴乃米酒,補益中土,木土同治,故見效頗快??梢姡~天士在《指南》提出:“醒胃必先制肝”、“培土必先制木”及“制肝木,益胃土”等觀點,與《內經》是一脈相承的。
112陽明-厥陰呂英[6]認為,《素問·天元紀大論》曰:“太虛廖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其中,“幽”與“顯”指的是厥陰與陽明,厥陰、陽明同從中化、同主闔,對應著圓運動左升右降的厥陰升機與陽明降機,關系密切。葉天士也認為:“厥陰之氣上干,陽明之氣不降”,二者存在運動升降關系?!秲冉洝分^:“厥陰不治,求之陽明”,高度概括了厥陰與陽明的關系。陳修園曰:“諸驚癇者,厥陰風木之為病也;其主之者,養(yǎng)胃和中,所謂厥陰不治取之陽明是也。”《素問·痿論》:“陽明者,五臟六腑之海,主潤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機關也”。王琦[7]認為:足厥陰肝經、宗筋、陰器三者直接相連?!对鲅a病機沙篆》云:“厥陰主筋,故諸筋統屬于肝也”。肝與宗筋生理功能關系有三:一者肝氣行于筋;二者肝脈統陰器;三者肝主藏血,調節(jié)血量,宗筋受血則能興奮。陽明厥陰同主宗筋,二者共事。
113陰-陽陰陽是內經基本的理論之一,貫穿內經始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指出:“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陰陽分臟腑,臟腑又分陰陽。正是基于陰陽,葉氏從肝陽上亢看到了胃陰不足,進而發(fā)展了胃陰學說,發(fā)皇古義。
12《傷寒論》
121吳茱萸湯吳茱萸湯乃《傷寒論》113方之一,僅由吳茱萸、人參、生姜、大棗四味藥組成,其論述原文也只有三條,不足50字,卻涉及陽明、少陰、厥陰三經病變。以方測證,筆者認為汪昂湯頭歌訣吳茱萸湯篇“重用生姜溫胃好”一語道出了吳茱萸湯的真諦。吳茱萸湯由吳茱萸一升、生姜六兩、人參三兩、大棗十二枚組成,換成現代劑量就是約吳茱萸50g,生姜93g,人參47g,大棗24g,其中生姜用量最大。后世醫(yī)家認為吳茱萸辛熱有毒,仲景配伍大量的生姜是為了解吳萸烈性之毒。仲景用吳萸是湯洗七遍,即熱水洗七遍,去其燥烈之性。此番炮制,烈性已大減,仲景為何仍用大劑量生姜于吳茱萸湯中?分析發(fā)現,陽明胃土是此方落眼點?!端貑枴ぱ獨庑沃酒吩唬骸胺蛉酥怠柮鞒6鄽舛嘌保瑓擒镙菧腥藚⒀a氣、大棗補血,更參入大劑量生姜鼓舞胃陽,胃虛得補,濁陰寒凝自降。故筆者認為吳茱萸湯病機是陽明胃陽不足,厥陰肝寒上犯,胃陽虛衰在先,肝寒上犯在后,于大隊胃藥參入一味肝藥,寓“治病必求于本”、“標本兼治”也。王毛妮[8]經過研究認為,盡管歷代醫(yī)家對吳茱萸湯309條文是否屬于少陰病存在懷疑態(tài)度,但都認為吳茱萸湯證是胃氣虛寒,木來克土為主要病機,乃厥陰與陽明同病,仲景土虛肝犯學術思想了然紙上。
122小柴胡湯《傷寒論》第96條提到:“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或脅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小柴胡湯由柴胡半斤、黃芩三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炙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組成,可以看出,除了柴胡黃芩兩味肝藥,其余五味皆胃藥。后世此湯證歸納為: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四大證,其中一半癥狀涉及肝,一半癥狀涉及胃,可見仲景認為肝病每易犯及胃,治肝病重視胃的存在與影響,肝病安胃。葉氏在《指南》卷六·三消第4案治肝陽犯胃消渴病也明確指出:“肝病治胃,是仲景法”,可見葉氏深得仲景真意。
2相關理論
21胃汁竭肝風動葉天士在《內經》肝胃相關,仲景溫胃陽降肝寒的基礎上,創(chuàng)造性提出了養(yǎng)胃陰制肝陽的學術思想,極大地豐富了肝胃學說。關于這方面的論述,《指南》卷三·木乘土提及最多。如《指南》卷三·木乘土第31案治胡氏經后寒熱明確提出:“胃是陽土,以陰為用,木火無制,都系胃汁之枯”。葉天士認為肝為剛臟,“陽明胃土,獨擋木火之侵辱,所以制其沖逆之威也”;“胃土大虛,中無砥柱,俾厥陰風木之威橫沖震蕩”;“中流砥柱,斯肝木凝然,則知培植胃土乃治病法程”。木火來襲,易耗胃陰;胃陰耗,肝風動,總以胃汁先竭發(fā)病。余潔英[4]認為,葉天士在生理上更強調胃對于肝的制約作用,胃土可震懾肝木的沖逆。肝主疏泄,胃主通降,生理情況下,肝的疏泄助胃的通降,胃的通降可以防止肝疏泄太過,在氣機方向上,一升一降,升降相因。
22制肝木益胃土葉氏在仲景治肝病重視胃的作用基礎上,提出了“醒胃必先治肝”、“治木必先安土”,重視肝在治療胃病的重要作用。葉氏認為,肝為起病之源,胃為傳病之所。陽明胃土,獨擋木火之乘辱,首當其沖。治胃病不理肝,非其治也。肝疏泄太過不及、肝陽上亢、肝陽化風、肝氣郁結,木乘土位,都會引起胃土的不適、胃土的虛衰。如《指南》卷二·吐血·勞傷中氣虛第17案治“汪,肝風鴟張,胃氣必虛。酒客不喜柔膩,肌柔色嫩,質體氣弱。清明春木大旺,理必犯土。急宜培養(yǎng)中宮,中有砥柱,風陽不得上越,而血可止矣”。用人參、炒山藥、茯苓、炙草培養(yǎng)中宮,用一味炒白芍柔肝息風。可見,葉氏認為肝在肝胃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過程中起主導作用,治胃需先理肝,標本同治。
23肝胃同治七法和八法“肝-胃”關系被葉天士廣泛運用到大多數疾病的辨治,是葉天士辨證思路中的重要模式。《臨證指南醫(yī)案》包括內、外、婦、兒及五官諸科醫(yī)案,分89門,其中除肺痿、哮、遺精、陽痿、風、寒、溫熱、心痛、耳、鼻等31門未提及“肝-胃”模式外,余門均見,覆蓋全書病種近2/3[5]。通過對《臨證指南醫(yī)案》相關案例的分析與總結,劉世榮[2]總結出葉天士肝胃同治七法:①苦辛酸化陽益陰,泄肝安胃法;②辛通溫化泄?jié)?,制肝和胃法;③辛開苦泄,清肝和胃法;④咸苦甘潤,柔肝熄風養(yǎng)胃法;⑤清熱解郁,益肝扶脾和中法;⑥潛陽泄肝,熄風化痰安胃法;⑦益氣活血化瘀止痛法。陳國良[3]總結出葉天士肝胃同治八法:疏肝醒胃法、養(yǎng)胃熄風法、鎮(zhèn)陽熄風法、安胃和肝法、溫胃泄肝法、苦辛降泄法、瀉心平調法、培土御木法。這些肝胃同治的方法用之臨床都行之有效,并取得了不錯的療效,葉氏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的“肝-胃”學說經得起理論和臨床的考驗。
3討論
葉天士熟讀《內經》、《傷寒論》、《難經》等古籍,對歷代名家之書也旁搜博采,且孜孜不倦,謙遜向賢,虛懷若谷、善學他人長處。從十二歲到十八歲,他先后拜過師的名醫(yī)就有十七人[9],“師門深廣”這也為葉氏日后的醫(yī)學水平的提高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和臨床基礎?!杜R證指南醫(yī)案》是一部由葉天士門人整理其晚年日記醫(yī)案所成的醫(yī)著,比較全面地展示了葉天士的診療水平;也是得以這部醫(yī)案,后人今天才能看到葉氏高超精湛的醫(yī)術,其師古人而不泥古人的創(chuàng)新理論與精神。葉氏在《內經》肝胃陰陽相關的基礎上,繼承了仲景肝胃理論,并發(fā)展出胃陰學說,完善了肝胃學說,值得后世不斷學習、研究。
參考文獻
[1]萬芳,張燕潔.清代中醫(yī)文獻特點與醫(yī)學發(fā)展[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9,24(4):422.
[2]劉世榮.淺談葉天士肝胃同治七法[J].湖北中醫(yī)雜志,2000,22(3):22-23.
[3]陳國良.論葉天士肝胃同治八法[J].福建中醫(yī)藥,1987,17(4):45,57.
[4]余潔英,邱仕君,肖瑩.《臨證指南醫(yī)案》之“肝-胃”相關理論探析[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8,25(2):170.
[5]趙凡,林達,查宇娟,等.《臨證指南醫(yī)案》研究近況[J].遼寧中醫(yī)大學學報,2016,18(1):144.
[6]呂英,李愛武,成云水.立足氣一元論從厥陰、陽明論治晚期癌癥[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5,30(3):782-783.
[7]王琦.宗筋論[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6,21(10):579.
[8]王毛妮,周春祥.吳茱萸湯證探幽[J].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2(4):214.
[9]薛瑜峰,薛佳茜.葉天士學術思想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J].中醫(yī)學報,2013,28(1):58.
(編輯:陶希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