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 鄧 杰
?
微塵之光(選二)
湖南鄧 杰
一個偉大的人,從一個積淀深厚的峽谷中,耕食
他那信念的哲學(xué)。
一枚不屈的老齒,從穿腸而過的欲望中,耕食
它那時光的故鄉(xiāng)。
一縷月華和白發(fā),從山寒水瘦的悲憫中,耕食
它那心靈的神殿。
大地回春,春水湯湯。
一粒粒樸實的種子,被春水描述出綿綿謙卑。
大地回春,春光湯湯。
一叢叢鵝黃的火焰,被春光描述出勃勃生機(jī)。
大地回春,春風(fēng)湯湯。
一陣陣新嬰的啼哭,被春風(fēng)描述出多血質(zhì)的高亢……
這是一種怎樣連綿的啼哭?!又一篇詩意的江南在喜慶的春宴中呈現(xiàn)……
這是一種怎樣跌宕的啼哭?!又一個美麗的詩歌王子在湘中紅丘陵上呱呱落地。
謹(jǐn)以此文獻(xiàn)給一位躬耕于耕食文化的耕食家
——題記
您以一枝沖動的筆尖劈柴,劈出一方耕食的天地,劈出一條源自古老東方智慧的飲食生態(tài)文明的路徑,一段在現(xiàn)代的洪荒中重新尋找并耕種食物的歷史記載;
您以一堆白銀的火焰,燃燒一種對大地的鐘愛;您的熱情傾注于一個從菜地直接到餐桌的最低食物里程模式,傾注于一個試圖回到“自耕自種”、“耕食禪修”的都市夢想;
您以一種五谷的舞蹈,虔誠地記載一場“在地、生態(tài)、簡約”的生活運動,記載一次“回歸鄉(xiāng)土、回歸自然”的身心之旅;
您以一種大地恒年回春的堅守,不懈于一場改變個人飲食生活習(xí)慣開始的環(huán)保實踐,不懈于對食物的珍惜、專注和信仰!
您以一支智慧的筆尖劈柴,劈出一種吐故納新的耕食學(xué)說,劈出一個民族的耕食的新城,劈出一座巍峨的世界的書……
他們活在詞語與糧食一樣匱乏的年代,他們耕耘的節(jié)律很亂,也很孱弱。
炊煙清瘦,火苗也清瘦。
他們寧愿自己餓著也不愿母親餓著,因為母親還得照料那些要死不活的莊稼。
他們活在詞語與糧食一樣貧匱的年代,他們耕耘的節(jié)律很亂,也很孱弱。
天下大旱。水塘無魚。薯地?zé)o薯,更無詩意可覓。
他們早起。他們晚睡。陰影是他們的面包。風(fēng)是水。呼喚母親回家是他們生存的
全部的火焰。
對于農(nóng)耕生活,農(nóng)耕的始創(chuàng)者是我們崇拜的炎帝。
炎帝持耒而耕的背景,注定成為中國最早綠色革命的里程碑,因為他從白嫩的竹筍尖上所獲得的植物蛋白,
遠(yuǎn)遠(yuǎn)超過了打獵而獲得的動物蛋白……
對于詩歌生活,詩人作為鄉(xiāng)愁的抱甕者雖被詩歌本身所愉悅,但在農(nóng)耕時代卻是戴著鐐銬的舞蹈者,因為在揚(yáng)花的四月,詩人無法從汗水里嗅出
水稻的芳香在故土彌漫……
一個人持鍬在大地上挖掘的時候,他的理智之鍬也在他的內(nèi)心挖掘那些多余的冥思。
耕食的光輝最早照耀在掩埋種子的洞穴之上,因為隱身于泥土里的蓬勃恰是陽光興奮的目的。
太陽也是一個十分勤奮的耕耘者,從早到晚都沒有停歇過,即使被烏云遮住,但是它依舊在云層中挖掘洞穴,
挖掘時空里的食物存在的意義。
這時候,泥土里的種子探出頭來,
它告訴人們:挖掘的結(jié)果擴(kuò)大了洞穴的遼闊,更是擴(kuò)大了
人類生存的空間。
時間停歇于一粒薯籽,霜的洗禮被泥土隔斷,一些卓越的收成在地心的呵護(hù)里呈現(xiàn)生長的艱辛和美德。
(寶慶人,我愛您的勤勞而耿直的青銅)。
耕食是一種舒展的燭光,燭光照亮著紅潤的泥土養(yǎng)育了我們棱角分明的思想。
(寶慶人,我看到您在中午時分與烈日接吻)。
我們是吃紅薯長大的紅丘陵人,不要在無理的時候糾纏我們的耕之耒耘之鋤,否則我們的肝膽相照會傷及糾纏者的骨骼!
(寶慶人,我看到您在忍無可忍的時候咬破舌尖,然后用血水修改自己的憔悴和脾氣)!
一只冬鳥撲閃著周身的精華,為的是在田間找到一些農(nóng)耕的余韻。
可是狂風(fēng)比掃帚尖刻百倍,
可是幾乎沒有攫取的念頭,劃過黎明的瓦當(dāng)。
干脆飛離這塊其實并不膏腴的紅丘陵,冬鳥的思緒已經(jīng)出神入化,它要讓墾荒者的腳步停在這里掃盲。
掃盲! 只有認(rèn)識族譜上圖案的走向,
炎帝的后裔們才能從稗草的抽穗中,抽出了一串咸咸的目光,
一串串鑰匙般的箴言。
結(jié)籽是因為此前的傳粉,風(fēng)為媒;
懷孕是因為此前的交媾,情為媒。
農(nóng)耕之事,就是湘中丘陵人將歲歲年華注入蔬菜和五谷的根部,
注入自己的命運。
結(jié)籽是因為此前的傳粉,風(fēng)為媒;
懷孕是因為此前的交媾,情為媒。
最和諧的動作是日出耕田耕得嘩啦啦地響,
日落耕床亦耕得嘩啦啦地響……
繁殖的韻律寫在泥土每一次的翻動里,痛苦的霹靂寫在土地每一次祭祀的牛角的嘶吼里……
阿門,讓那些有水的松軟的地方覆蓋蔬菜和五谷的芳香唄!讓樸實的體液升騰起
一個族譜上不朽的榮光!
谷糠的火焰,硬逼著一群水稻
與野稗決斗。最終野稗在農(nóng)耕簿上
只有影子而沒有結(jié)果。
青菜極易泛黃,最后修改耕者的憔悴。腌壇極易沉淀,最終盛下祖父們煽情的山歌……
一根帶有汗水之咸味的米粉,牽動食者走進(jìn)五月蓬勃的內(nèi)部,
耕者欣然有其田。
夢者欣然有其夢。
上百縷清瘦的炊煙,在耕者的召喚里
快快地牽著土豆和南瓜回家,
快快地牽著五谷回到倉廩……
一簞食,一瓢飲,在《論語》的陋巷不堪其憂,但其合謀而生的力量在湘中紅丘陵大地上
布滿了低垂的谷穗。
為了一簞食,耕食者忘我地耕于歲月的艱澀中;
為了一瓢飲,耕食者從不裹足而畏縮……簡單的快樂,為幾千年的中國農(nóng)耕文化
注入了自給自足的基因。
一簞身,一飄飲——多么閑適而乏力的自給自足,從此讓中國農(nóng)耕者的精神圍成了一面懶怠的墻。
一簞身,一飄飲——多么恣意而慣性的自給自足,從此讓中國農(nóng)耕的歷史
沒有了仰望的高度。
只要一走進(jìn)春分過后的田野,播種
便成為一種最親切的姿勢,切入我的視角。
我們深知這種姿勢最終以陽光的重量
使谷穗深沉地低下頭來,
使糧倉有希望在秋天高傲地抬起頭來!
翻開族譜,我們看到我們世代的祖宗用這種姿勢撫摸古老的田土,
我們看到我們世代的祖宗在這種姿勢里陶醉和徜徉……而每一場暴風(fēng)雨在修正這種姿勢的時候,又讓我們的祖宗變得無比的堅強(qiáng)!
耕食的光輝,使播種的方式
成為一種大農(nóng)業(yè)的扉頁,
成為整個世界在大快朵頤后嬗變出一種永恒的寧靜和祥和。
我的文字越來越與耕食者的汗味相投,一個家族的圖騰最早是從汗味中找到無數(shù)挫折和沉浮的興衰史,然后
在一些原初的動字里默默地世紀(jì)地堅守,
最終在驚嘆號里找到隱藏至深的啟示……
血繭。血腥的故事。就這樣,耕食的光輝在鐮刀和鋤頭上閃爍財富最初的影子;
冰雹毀稻。山洪滅村。就這樣,一個民族的崛起,
從來就是需要大地提供足夠的災(zāi)難樣本,
以支付那些閱歷的成本。
以支付那些漫漫時光的成本。
地主是一地之主,是每年一度的耕食運動的締造者。
當(dāng)短、長工在沃野里耕田耘泥的時候,地主在他的算盤中撥弄形而上的收成。
然而,封建主義的耕食文化與野稗一樣,極為艱辛地生長著,因此只有癟谷在年末為耕耘者簽名,
只有少部分糧食跟短、長工疲憊的夢想回家……因此整個時代的耕食沒有文化,沒有光輝,
只有點點瘦月的微芒照耀著莊稼人的腳印延入
一個個化石一般的沙漏……
一方山水,養(yǎng)亮一縷耕食的信念,養(yǎng)活一方民俗的青銅。
民俗的青銅緊握于手中,
使時光的炊煙振興而升,
使族譜上那些逝者的名字們享受一種榮耀。
逝者,永遠(yuǎn)是生者的祖先。
永遠(yuǎn)是清明節(jié)墳頭上高高飄揚(yáng)的白幡,
永遠(yuǎn)是白幡上干涸的部落之爭的漩渦。
民俗的噩夢泥石流一樣掩蓋習(xí)慣的真相,而其水漬,縈繞在耕與食的形而上,
總是浸泡著長著生骨鮮肉的青銅。
總是啟迪著青銅再生的里程。
青銅的鋒利,定會擋得住千軍萬馬的突襲,但是必須有山水相依!
在紛紛揚(yáng)揚(yáng)的汗水里,稻種滑入萌芽的泥床,旁邊是耕者不斷搗鼓春季的耕器,
是耕者不斷地向大地的探問。
耕者對一粒種子一生的負(fù)責(zé),演繹出一個父親對自己的兒子的終身操勞的慣性,于是,
大地才如期轉(zhuǎn)綠,如期結(jié)出沉甸甸的果實!于是,
家族的榮耀才不斷融化塵埃,才不斷擎舉旺盛的燈盞!
燈盞的微芒正是耕食的光輝,它照亮炎帝背后不斷延伸不斷增寬的疆土,不斷綻放一簇簇精神的蓮花,
直到一個民族的目光邈遠(yuǎn)成大地?zé)o限之廣,
邈遠(yuǎn)成歷史無限之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