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愛瓊
【摘要】小學語文教師需合理運用差異化教學,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形式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整體學生共同發(fā)展個性。文章分析了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現(xiàn)狀,提出了相關策略,以提高學生語文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 語文 差異教學
引言
差異化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是民主教育和生本理念的具體體現(xiàn),也是尊重和發(fā)展學生個性特點的有效手段,更是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實施差異化教學策略,不僅可充分體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能夠有效調動他們學習語文知識的主動性和熱情,充分體現(xiàn)出因人而宜的教育理念,這對于提升小學語文整體教學質量來說具有積極意義。
1小學語文差異教學的現(xiàn)狀
1.1對差異教學的理解不足
部分小學語文教師通常將精力集中在教學上面,對相關教學理論并不了解,沒有深入了解差異教學的真正內涵。差異教學的重點在于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來挖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可按照自己獨特的方式朝著良好方向發(fā)展。但是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則直接根據(jù)學生的成績好壞來實施針對性的教學,如對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對成績較差的學生提出一般要求等。這種教學方式可能會使成績不理想的學生愈加放松,導致學生的成績得不到改善。不僅如此,部分小學教師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認為學生差異是客觀存在的,且認為針對學生個性特點的差異教學在實踐教學中實施的難度較大,尤其在語文教學計劃設計過程中,各種教學環(huán)節(jié)不可能滿足所有學生的個性需求。這些語文教師對差異教學的理解比較片面,與真正的差異教學理念存在偏差,最終使得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失位。
1.2人數(shù)的限制導致對差異性了解不全面
老師的備課不僅是對于教材知識的準備也是對學生的了解。但是由于現(xiàn)實中班級人數(shù)的限制,使得教師對于學生的差異性了解不夠全面,同時增加了教師的教學任務。同時,由于教師教學時間有限,教師只能在課堂上對于學生進行差異性了解,并不能全面的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情況。教師只能根據(jù)學生的成績進行粗略的分類,把學生等級化,這種方法雖然方便于老師進行管理,但是從根本并沒有讓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樂觀化,從而也導致學生學習有壓力,教師教學有負擔。
2小學語文差異教學實施策略
2.1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和認識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用差異教學原則,為提升教學活動的有效性,首先應不斷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和認識,認真觀察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態(tài)度和狀態(tài),觀察他們是否真正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對教師所提出的問題是否在積極思考和探究。小學語文教師通過對學生在課堂中學習狀態(tài)的觀察,能夠更加真實、全面地了解他們之間的差異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找到重點,運用針對性和目的性較強的教學行為。因為學生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教師需要時刻關注他們在課堂學習中的感受和體會。同時,教師要想更好地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就需要加強與他們的交流和溝通,不能只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也應適當了解學生的生活情況,加強對他們的認識和了解。另外,教師還應根據(jù)學生提出的看法或意見,對語文知識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進行科學改進。
2.2實施分層次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由于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促使所有學生都能夠成長和發(fā)展,可以實施分層教學模式,并對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小學語文教師在運用差異教學原則時,分層教學模式可以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jù)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開展分層教學,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問題設計可以按照學生的情況,設置為難、中、易三個層次,幫助所有學生學習和掌握語文知識,不斷進步。同時,在課堂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應對教學效果進行深刻反思,發(fā)現(xiàn)自己在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問題,并及時改善和糾正。另外,在小學語文課堂差異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面對的學生存在差異性,學生面對同一事物的想法也不同,教師可能會出現(xiàn)遺漏,因此通過有效的教學反思,可以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能力。
2.3挖掘學生的個性
小學語文教學在運用差異教學原則時,必須要充分正視和認識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不能將這種差異當作教學負擔和消極因素。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個性差異開展教學活動,促使他們在差異教學中使自己的個性得以發(fā)展,以此提高整體教學質量,實現(xiàn)小學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為保證差異教學原則的順利實施,小學語文教師應以學生的個性差異為基礎,為他們設計新型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充分利用差異,同時,需要平等民主地對待每一位學生,不能只重視學習成績優(yōu)秀者。
例如,在學習《司馬光》這篇課文時,當教師講到“司馬光沒有慌,他舉起一塊石頭,使勁砸那口缸,幾下子就把缸砸破了”,可以針對學生的差異性設計問題:同學們,除了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方法之外?你們還能想到其它方法嗎?讓他們積極思考、敢于創(chuàng)新,讓語文課堂散發(fā)無限生機與活力。小學生的答案可能千奇百怪,諸如: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推到水缸,用盆子把缸里的水舀出來,如果人多的話可以都跳進去將水溢出來,如果有人會游泳的話可以跳入水缸中救人等。通過學生的自由想象和個性展示,可以得出在解決問題時可以有多種方法,只要能夠最終處理好問題都是好方法。
2.4給予學生自主學習空間
想要培養(yǎng)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就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慢慢讓其養(yǎng)成良好地學習習慣,尤其是在實行差異化教學時,老師更要自己的教學節(jié)奏和課堂把控,要適當給與學生思考的時間,不要一味的詳講、細講,更不要直接給出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要引導學生自己去思考,讓其可以發(fā)表出自己的觀點,從而達到高效教學的目標。
結束語
在小學語文教學活動中運用差異化教學,是對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實施,可將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做到有機統(tǒng)一。老師要正確認識差異化教學的重要作用,積極調整自身的教學方式,切實提升學生們的語文學習能力,為其日后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冬梅.淺論語文差異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4(05).
[2]周紅梅.注重差異教學 提高教學成果[J].現(xiàn)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2(06).
[3]賀玲.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學習(上).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