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金春
摘 要:保爾·柯文提出“中國中心觀”一詞后,近年學界紛紛對此書展開論證,眾說紛紜,引用、質疑、批評和反思的文章迭出,該觀點作為指導和反思史學研究,是有學術價值的。該觀點取向本是針對西方(特別是美國)的中國研究,不一定特別適合于中國大陸的學情。該觀點批駁“沖擊——回應”模式,反對宏觀敘事,我們對此應在不失中國學術傳統(tǒng)之本身的基礎上,對其辯證吸收與運用。
關鍵詞:柯文;沖擊——回應;傳統(tǒng)——現(xiàn)代;帝國主義
[中圖分類號]:K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30--01
一、中國中心觀
該書的主旨以二戰(zhàn)以來美國研究中國近世史的某些主要取向進行批判性的估量,這些主要取向指在美國先后興起的史觀或是分析框架:及“中國中心觀”的四大特點:沖擊——回應,側重政治方面;傳統(tǒng)——現(xiàn)代,側重思想方面;帝國主義,側重經濟方面。全書介紹美國研究中國史的方法、成果、趨向,為我們提供了情報價值。同時我們也面臨幾個問題。其一,學術研究的最新趨勢與初學者所得到的中國史畫卷之間存在著一個差距。其二,在以上三種觀點的影響下,容易被人忘記的事實是“西方”僅僅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沒有“東方”或“非西方”和它比較,西方根本就不存在。這一動態(tài)觀點,它強調歷史發(fā)展中,對立事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現(xiàn)象。在對中國歷史的研究方面,存在一定的主觀性,不能做到完全的客觀。
二、沖擊——回應
在“中國中心觀”提出之前,人們提到中國,就是一種近乎固有的反應,西方沖擊下的中國,那么“中國對西方之回應”的癥結何在?當中國人在談到“全盤西化”時,在他們心目中實際上也并不是用西方的社會與文化來機械地代替中國的社會與文化,而是按照經過精選的、他們心目中的西方形象來改造這一國家。概念不像人,不能對環(huán)境的變化做出積極的回應,但是概念的含義,部分是由環(huán)境所決定的,因為概念只有在人的大腦中才產生了意義,而某一概念對某一人的含意是受表達這一概念時各種環(huán)境條件所深刻制約的。
十九世紀的中國,在西方的沖擊下,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并開始要求進步,這也說明中國的發(fā)展也是有其自身的內部因素所在。
三、傳統(tǒng)——現(xiàn)代
“傳統(tǒng)一近代”。 近代化的理論,作為分析社會的一整套學說,是在二戰(zhàn)后開始定型的,而這個“近代化”是按照西方的歷史經驗來理解的。
傳統(tǒng)——近代在分法上,本身就存在著一些問題:問題之一,是這種兩分法迫使我們對現(xiàn)實只能嚴格地按兩極來劃分,排除任何中間的可能;問題之二,是歷史能量守恒的假設,即認為在一特定的社會中,花費在成對的,兩極因素身上的,能量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社會能量向一極流動,就要求相應減少向他極流動之能量;問題之三,是它采用整齊勻稱的概念,來描繪和解釋根本上不勻稱的現(xiàn)實。
四、帝國主義
該模式認為,中國在近代史上的種種變化是因帝國主義,中國社會自身的崩解以及民族的災難,是中國社會自身無法發(fā)展、前進的禍根。而柯文認為這種帝國主義模式與之前的兩種模式沒有本質上的差別,同屬于“西方中心模式”。
墨子刻也認為,西方進入了這個世界,并不像費正清、李文森和許多其他學者反復宣稱的那樣,預告了災難的到來;相反,它帶來了解放。佩克(激進派的代表):這些專家高談闊論的,是美國的國際責任和全球作用,而不是美利堅帝國。這一派別的觀點,象征著美國的中國研究領域,發(fā)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轉折點,開始雖然是給了人們很大的希望,結果卻是默認了,從十九世紀西方流傳下來的“停滯——西方沖擊——轉變”的變化模式。沒有新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來講,這與帝國主義的“種族主義”,也是息息相關的,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帝國主義的“文化進攻”,也我們自身的落后。
五、思考
(一)該書專業(yè)術語很多,對史學界的專業(yè)研究人員來說,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起來,還是存在一定困難的,那么對文化普及的對象——大眾人群,來說難度就更大了一些。書中后面的一些部分,思維跳躍很大,框架也很模糊,脈絡不是很清楚。
(二) 除與西方有直接接觸的方面,如政治、經濟等,我們也應重視與西方沒有直接接觸的歷史問題,如儒學的發(fā)展、人口壓力及與之相應而生的,人地關系等等。
(三)隨著西方史學不斷的進入我們的視野,我們?yōu)槠湫路f的觀點所吸引,或是帝國主義有意無意的,利用文化的“引領”下,我們變得越來越盲目。我們不應被遮蔽視野,不管是看待西方的,還是看待自身的。我們應正視西方學術的最初面貌與目的,還有中國自身的學術傳統(tǒng)中的優(yōu)劣,認真發(fā)掘西方理論“舶來品”在中國本土發(fā)展的真正價值,并善于運用其精華,利用其理論方法。
青年文學家2016年3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