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勒·克萊齊奧
在悖論的森林里(2)——勒·克萊齊奧在瑞典文學(xué)院的演講
[法國]勒·克萊齊奧
孤獨,是作家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一直都是這樣。孩提時,他是一個脆弱、憂慮而領(lǐng)悟力極強的孩子;或者像柯萊特描寫的那個小姑娘,當(dāng)她的父母廝打在一起時,她只能無助地看著。她黑色的大眼睛里滿是痛苦的專注。孤獨尤其青睞作家。然而,正是在孤獨的陪伴下,他們才找到幸福的精髓。這是一種充滿矛盾的幸福,混合著痛苦和喜悅,是一種虛幻的勝利,是無言的、無所不在的折磨,是繞梁不絕的小調(diào)。作家,比其他任何人都更加了解,如何去培育那充滿生機的有毒植物。這植物只有在作家無能為力的土壤里才能夠生長。作家希望為每個人、每個時代發(fā)言。他,或者她,孤零零地坐在房間里,面對著鏡子般的空白紙張,在燈罩下提取它那神秘的光芒?;蛘咦谝鄣碾娔X顯示屏前,聆聽自己的手指敲打鍵盤的聲音。這,就是作家的森林。每位作家都非常熟稔森林里的每一條道路。如果時不時有什么東西逃脫的話,比如說拂曉時狗兒驚飛了一只鳥,那時作家就會在旁邊驚奇地看著——這只會偶爾發(fā)生,這并不是他的本意。
然而,我的原意并不想大加否定。文學(xué)——這也是我一直所指的——并不是什么古董遺物,也不應(yīng)該被一些視聽藝術(shù),尤其是電影所替代。文學(xué)是一條復(fù)雜的、艱難的路徑。但是我認為它在今天甚至比拜倫時代或者維克多·雨果時代更具必要性。
文學(xué)的必要性有兩個原因:
首先,文學(xué)是由語言所構(gòu)成。語言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發(fā)明,是先于其他事物的。有了語言,對一切事物的分享才成為可能。沒有語言,就不會有科學(xué),不會有技術(shù)、法律、藝術(shù),也不會有愛。但是,如果沒有與之作用的另外一個人,這種發(fā)明就會變得虛幻,它就會萎縮、變小,最后消失。作家,從某種意義上說,是語言的護衛(wèi)者。當(dāng)作家寫小說、作詩或者編戲劇時,他們保持了語言的活力。他們并不只是在使用文字——相反,是在為語言服務(wù)。他們頌揚它,打磨它,改造它。語言通過他們、因為他們而生存。它陪伴了作家們所在時代的所有社會和經(jīng)濟變革。
我們生活在互聯(lián)網(wǎng)與虛擬通訊的時代。這當(dāng)然是好事情。但是如果沒有書面語言和書籍所起到的教育作用,這些令人感嘆的發(fā)明又有什么價值呢?讓這個星球上幾乎每個人都擁有一臺液晶顯示器顯然只是烏托邦式的理想,既然這樣,那么我們是不是正在培養(yǎng)一批新的精英,或者在世界上劃分一道新的分界線,一側(cè)的人能夠得到知識和信息,而另一側(cè)的人卻與此無緣呢?一些偉大民族、偉大文化的消失,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意識到可能會發(fā)生這種情況。固然,有些少數(shù)民族的偉大文化之所以能夠維系到今天,還多虧了對知識和神話的口頭傳播。承認這些文化對世界做出的貢獻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不管喜歡與否,即便做不到完全現(xiàn)實,我們也已不再生活在神話的時代。除非每個孩子都能夠受益于寫作,否則不太可能建立起平等的基礎(chǔ)和對他人的尊重。
如今,在非殖民主義之后的這個時代,文學(xué)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表達個性、主張言論權(quán)利、讓世界聽到自己獨特聲音的一種方式了。如果沒有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呼喚,我們將生活在寂靜的世界里。
從全球范圍來看,文化關(guān)乎我們每個人。但是,讀者能力有限,換句話說,這是出版商的責(zé)任。固然,對于加拿大北部的一個印第安人來說,如果他希望自己的聲音被世界聽到,卻只能用征服者的語言寫出來——用法語或英語,這很不公平。當(dāng)然,要指望毛里求斯或西印度群島的克利奧爾語像當(dāng)今世界主宰媒體的那五六種語言一樣容易被世界傾聽,也只是一種幻想。但是,如果通過翻譯,讓世界聽到他們的心聲,就會發(fā)生一些新變化,這是一件好事情。正如我所說的,文化屬于我們每一個人,屬于全人類。但要實現(xiàn)這一點,每個人都要有平等的機會接觸文化。書籍盡管老式,卻是理想的工具。它實用、便攜、經(jīng)濟,不需要任何特別的科技加以輔助,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都能夠得以完好保存。它唯一的缺陷——這也是我尤其想對出版商說的——就是在相當(dāng)數(shù)量的國家里,人們?nèi)匀缓茈y獲得書籍。在毛里求斯,買一本小說或者一本詩集的花費,能占到一個家庭預(yù)算相當(dāng)大的一部分。在非洲、東南亞、墨西哥或者南太平洋諸島,書籍仍然是很難獲得的奢侈品。不過,仍然有一些補救措施,例如與發(fā)展中國家聯(lián)合出版,為租賃圖書館或者流動圖書館設(shè)立基金。另外更重要的是,對所謂的少數(shù)民族語言的要求及其作品施以更多的重視——顯然,這里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做——會促使文學(xué)繼續(xù)成為一個美妙的工具,來幫助人們獲得自知,了解他人,傾聽人類那主題豐富、抑揚頓挫的協(xié)奏曲。
關(guān)于森林,我還想多說幾句。無疑,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斯蒂格·達格曼那句話仍然回響在我的耳邊;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希望一遍又一遍地去讀它,讓這句話充斥我的腦海。他的話里帶有絕望的語氣,但與此同時,又有著勝利的色彩。因為正是在這種辛酸中,才能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一直在尋找的真理的痕跡。小時候,我就夢想那森林。它讓我恐懼,但又讓我著迷。我想,當(dāng)大拇指湯姆和漢斯在森林深處,四周環(huán)繞著危險和奇跡的時候,一定也是這種感覺。森林是一個沒有地標的世界,在密林和濃厚的黑暗中,很容易迷路。在沙漠或者大洋中也是如此,翻過一個沙丘,又是一個完全相同的沙丘;一個波浪打過去,又是一個一模一樣的波浪。我還記得文學(xué)第一次給我的震撼——那是杰克·倫敦的小說《野性的呼喚》。確切地說,當(dāng)里面的一個人物在雪中迷路的時候,寒氣刺骨,而一群狼正圍著他步步緊逼。他看著自己那早已麻木的手,試圖一根手指一根手指地活動。作為一個孩子,這描寫對我似乎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魔力。這被稱作自我意識。
成年后,森林仍然給了我文學(xué)情感的主要動力。大約30年前,連接兩個美洲的泛美高速公路(從阿拉斯加到火地島)在中美洲的達連地塹地區(qū)有個中斷,我想現(xiàn)在情況可能也沒有改變。在巴拿馬地峽的這個區(qū)域,熱帶雨林尤其濃密,到達那里的唯一方式就是乘獨木舟逆流而上。雨林中生活著兩群土著人,安巴拉人和烏納安人。我到那里純屬偶然,結(jié)果那里的人們讓我如此著迷,以至在那里待了相當(dāng)長的時間,總共大約有三年多。那段時間,我整天無所事事地從一座房子溜達到另一座房子——因為那時候,這些人拒絕住在村子里——并且學(xué)會了按照一種對我來說全新的節(jié)奏來生活。像所有真正的森林一樣,這里的森林遍布危險,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潛在危險以及相應(yīng)的求生方式列出一個單子??傮w上,我得說安巴拉人對我非常寬容,我的笨手笨腳讓他們覺著很滑稽。我想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用這種娛樂來回報他們與我分享的智慧。那時我并沒有寫很多東西,雨林不是寫作的理想環(huán)境。那里的潮氣能浸濕紙張,而酷熱又能烤干所有的圓珠筆,凡是用電的東西都用不長久。到那里的時候,我就抱著這樣一個想法:寫作是一種特權(quán),為了解決生存問題,我需要求助于它。從某種意義上說,寫作也是一種保護,是我在躲避風(fēng)雨時的一個虛擬窗口。
當(dāng)我完全了解到美國印第安人所奉行的原始共產(chǎn)主義精神,以及他們對權(quán)勢的厭惡、對自然無政府主義的喜好后,我開始明白,藝術(shù),作為一種個性化的表達方式,在森林里并沒有其角色地位。另外,這里的人們并沒有類似我們消費社會所稱之為藝術(shù)的東西。不像我們把畫掛在墻上,這里的男人和女人會彩繪他們的身體,而且總的來說,不愿意創(chuàng)造任何永恒的東西。后來,我有機會接觸了他們的神話。在我們這個充滿了書籍的世界里,當(dāng)談到神話的時候,所指的東西似乎非常遙遠,不管是時間概念還是空間概念。我本人也相信這種距離的存在。而現(xiàn)在,對我來說似乎每天晚上都聽得到神話故事。在他們的房子里,三塊石頭壘起了爐膛。在爐火邊,在蚊蛾的舞蹈中,說故事的人——男人抑或女人,開始講起故事、神話、傳說,就好像在敘述每天都在發(fā)生的事情。說故事的人一邊拍打著胸膛,一邊尖聲高歌。他模仿著故事中人物的表情,有激情,有恐懼。似乎這本應(yīng)來自小說,而不是神話。但是有天晚上,來了一位年輕的女人,她的名字叫作埃爾韋拉。因為她特別會講故事,所以居住在森林里的安巴拉人都知道她。她是個女冒險家,沒有男人,也沒有孩子——人們說她多少是個酒鬼,是個蕩婦,但是我一點也不相信——她挨家挨戶地唱歌,以換得一頓飯或一瓶酒,有的時候是幾枚硬幣。盡管除了通過翻譯之外,我別無他途聽懂她的故事——安巴拉語言比我們的日常用語要復(fù)雜得多——但我很快就意識到她是一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是一位真正意義上的藝術(shù)家。她的嗓音,她雙手拍打胸膛、拍打著她那厚重的銀幣項鏈的節(jié)奏,還有那著迷陶醉的神色,映亮了她的整個臉龐和雙眼,那是一種詩意般的出神。所有這些,都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在她講述的神話框架之上——煙草的發(fā)明,第一對原始孿生子,宇宙啟蒙時人和神的故事——她加入了自己的故事,她的流浪生活,她的愛情,背叛和磨難,嫉妒的刺痛,以及她對變老和死亡的恐懼。她是活著的詩集,古老的戲院,與此同時,又是最現(xiàn)代的小說。在森林的黑暗中,在昆蟲和蟾蜍的合唱聲中,在蝙蝠群卷來的旋風(fēng)中,她代表了故事中的火與暴力。這種震撼,除了用美這個詞外,沒有其他的詞匯可以形容。她的歌聲似乎傳遞了自然的真正力量,這的確是最大的悖論:在這與世隔絕的地方,在森林里,在文學(xué)思維可以觸摸到的最遙遠角落,卻是藝術(shù)能夠找到它最強烈、最真實表達方式的地方。
后來,我離開了那個地區(qū),再也沒有見過埃爾韋拉,也沒見到達連森林其他說故事的人。但是,那里留給我的卻不僅僅是懷舊——而是一種信念,那就是即便文學(xué)被傳統(tǒng)或者妥協(xié)磨退了色,即便作家無法改變這個世界,文學(xué)仍然能夠生存。有一種偉大而神奇的力量能夠超越作家,有時能夠給他們活力,美化他們,并重建與自然的和諧。這種力量是嶄新的,與此同時又是非常古老的,像風(fēng)一樣無形,像云一樣縹緲,像海一樣浩瀚。這種力量在魯米的詩集中搖曳,在伊曼紐爾·斯韋登伯格如夢如幻的建筑中蕩漾,是當(dāng)讀到人類最美麗的文字時所感受到的顫抖,就像斯蒂爾斯酋長在19世紀中葉放棄他的土地時對美國總統(tǒng)所說的話:“畢竟,我們也許會成為兄弟……”
這種力量單純而又真實,存在于語言當(dāng)中。是魔咒,有時又是詭計,是喧囂的舞蹈,是長時間的寂靜。嘲笑的語言,感嘆的語言,詛咒的語言,緊接著,是天堂的語言。
盡管斯蒂格·達格曼很悲觀,但他提到的作家面對的根本悖論——即作家無法與那些肚子和頭腦都饑餓的人交流——揭示了最重要的真理。文化和與饑餓做斗爭是緊密相關(guān)的,是相互依賴的。失去了前者,后者永遠無法成功。二者都需要我們,實際上,是迫切要求我們?nèi)バ袆?。所以,在這個剛剛開始的新千年,在我們共享的星球上,無論其是何性別,使用哪種語言,奉行哪種宗教,任何孩子都不應(yīng)該被遺棄在饑餓和無知中,或被盛宴所拒絕。這個孩子帶給我們的是人類的未來。借用希臘哲學(xué)家赫拉克利特的話來說,很久很久以前,這個王國是屬于一個孩子的。
(選自2009年第7期《散文選刊》,本刊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