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曉輝
為什么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
詞:林奕華
曲:黃建為
唱:張碧晨
心跳好像鬧鐘
為什么
總在不該的時候放縱
兩個人不過萍水相逢
何須 何必 何來 沖動
我是不是讓他覺得這一切都很朦朧
為什么 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
你的沉默是在對我說什么嗎
問號走進了花叢
為什么
相知的太多使我臉紅
緣何 因何 為何觸動
他讓我覺得這一切 如同迷宮
你本來就這樣安靜嗎?
你的鞋帶都這樣綁嗎?
我像是一本你會讀的書嗎?
我們會一起遇見鯨魚嗎?
我們是在聊天嗎?
你的沉默是在對我說什么嗎?
為什么你看來那么孤單?
難道快樂都是短暫的嗎?
我們會有多少時間
開場白打開了明天
明天又答應了明年
我們將不需要多余的前言
我覺得這一切都很純粹
我想告訴他
我想告訴他
我是誰
為什么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
靈感忽如泉涌
為什么
白天也可以肆意做夢
狂想 超想 好想畫風
他為什么讓我覺得這一切
難以形容
為什么 我想告訴他我是誰
對于選秀歌手而言,比賽結束步入歌壇,怎樣從“選手”過渡到“歌手”是必經(jīng)的課題。
這個過程急不得,為了趕人氣而操之過急,往往造成自我認知的不充分,匆忙出作品,搞不好容易把一直以來積累的特質給顛覆,功虧一簣。這個過程也不能太步履蹣跚,否則在快節(jié)奏的娛樂圈,歌手很容易被觀眾所遺忘,從而錯失機遇期。
因而節(jié)奏的把握,實際上要比唱功實力更考驗一個選秀歌手的生存能力。從這個層面上講,張碧晨是一個生存本領很高的歌手。
她從來都不疾不徐。從2014年斬獲《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年度冠軍來,張碧晨一直沒有急著出自己的個人專輯,而是以唱影視劇歌曲的方式,不斷地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
其實,對于張碧晨這種具有超強實力和優(yōu)秀口碑的歌手,如果想隨便出一張專輯,絕非難事。但我們顯然能看出她對于自己理想的專輯的要求是高的,所以她先用一首首單曲的形式,辟出樂壇之路,同時慢慢積累好的作品,為自己將來的首張專輯做準備。
《花千骨》插曲、《楊貴妃》宣傳曲、《從天兒降》插曲……用這種余音繞梁的方式,張碧晨不斷塑造自己的歌路和形象。這種不疾不徐的心態(tài),就像她不疾不徐的演繹方式,給自己以清晰的定位。
最新的單曲作品,也是電影《謊言西西里》的主題曲——《為什么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繼續(xù)延續(xù)她緩緩道來的歌路。但其實這首歌并非新作,而是由林奕華作詞、黃建為作曲,最初在林奕華《梁祝的繼承者們》舞臺劇出現(xiàn)的插曲。
從舞臺劇唱段到電影主題曲,這期間必然要做一些改變。但《為什么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的鋼琴編曲沒有變,變的是舞臺劇中的口白,被張碧晨改成了正常演唱的歌詞,整體上更加符合一首單獨作品的統(tǒng)一感。
情緒上,張碧晨也盡可能做了統(tǒng)一。配合歌詞,整首作品安靜而真誠。張碧晨用平實的唱腔處理,并沒有刻意用諸如氣聲、轉音等的技巧,演繹方式一直都維持在一個均等的表現(xiàn)區(qū)間。同時,情緒強烈但隱忍,盡管一直重復“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但或許因為電影劇情需要,張碧晨在歌中所扮演的角色“忍住了”,反倒是用情緒的隱忍為故事留下了許多懸念。
歌詞方面,或許是因為林奕華原本只為舞臺劇而作的緣故,有一些橋段其實并不好被聽眾所理解,如“你本來就這樣安靜嗎/你的鞋帶都這樣綁嗎/我像是一本你會讀的書嗎/我們會一起遇見鯨魚嗎”。因而張碧晨用平實的方式去演繹,不突出不夸張,反而有利于聽眾從整體上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調(diào)。
黃建為的曲子有著一貫的優(yōu)美,鋼琴更是他一直以來最擅長的創(chuàng)作工具,如給徐佳瑩創(chuàng)作的《尋人啟事》等,都是近些年極為優(yōu)秀走心的作品?;蛟S經(jīng)由這次張碧晨演唱黃建為的作品,可以促成兩人將來的合作。畢竟,走心的創(chuàng)作人的走心作品,值得走心的歌者去演繹。
走心但無太多野心,無功利心更無貪心,張碧晨是少有的能把自己歌路節(jié)奏把握得很好的歌手。她一步一個腳印地演繹作品,就像《為什么我好想告訴他我是誰》中所表現(xiàn)的,她有所克制地向聽眾介紹出一個能唱但會唱、有實力但懂得恰到好處地用、對音樂高要求但又不疾不徐的張碧晨。這樣的歌手,才更容易行穩(wěn)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