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人類就開始收集夢的檔案。然而夢境到底說明了什么?現代技術是否能夠幫助揭示夢的秘密?
二戰(zhàn)期間,某一天晚上,在遠離戰(zhàn)場的美國本土,36歲的霍皮族印第安男子拉爾斯(化名)正準備上床睡覺。他所居住的地方雖然遠離戰(zhàn)火,但每天晚上人們都會通過收音機了解最新戰(zhàn)況。入睡后,前線戰(zhàn)報在拉爾斯的夢中變得栩栩如生。
在夢里,拉爾斯看到了某座歐洲城市——雖然他從未去過歐洲,卻知道這座城叫巴黎。走在廢墟般的城市街道上,他突然感到毛骨悚然,因為他發(fā)現自己身處的地方似乎是個峽谷,而且距離他住的地方很近,后來,這個噩夢毫無聲息地消失了。拉爾斯醒來,又過了一些時間,戰(zhàn)爭結束。
拉爾斯早已不在人世,但我們卻清楚知道他那天晚上夢到了什么。事實上,我們能夠窺探世界各地成千上萬人的夢境,因為有人特意將霍皮印第安人和其他一些部落民族的夢境記錄下來,整理成檔案。今天,新的夢境記錄還在不斷增加,甚至出現了專門記錄夢境的智能手機APP。但類似檔案能不能告訴我們夢的意義?是誰首先開始收集夢境的?
早期檔案
從人類會說話開始可能就對夢產生了興趣。收集夢境并將其編輯整理成便于查閱的檔案的做法最早可能始于二戰(zhàn)期間,這個被普遍遺忘的“夢之檔案”由美國心理學家伯特·卡普蘭(BERT KAPLAN)收集整理。哈佛研究者麗貝卡·勒莫夫(REBECCA LEMOV)在新書《夢的數據庫:最后的人性探索》中詳細回顧了卡普蘭對夢的研究。
多年來,人類學家通過采訪世界不同部落民族,為夢境記錄做出了寶貴貢獻,這些采訪保存在檔案中,以微縮卡的形式儲存于世界各地。為了占用更少空間,記錄更多信息,卡片上全部印刷著微縮文字,有時候上百張頁面的內容被壓縮在一張卡上。
這些卡必須通過放大閱讀器才能閱讀,很快被新的技術取代?,F在的數字數據庫有著更大的儲存能量,而且數據不必經過微縮,搜索起來更方面,可以從幾乎任何地方訪問查詢。
勒莫夫用了8年時間,一家家地走訪圖書館搜尋夢境檔案。有時候這些檔案已經幾十年無人問津。有一家圖書館甚至將它們扔進了“垃圾堆”。通過找到的檔案,勒莫夫依然發(fā)現了一個有趣的夢境世界,讓人忍不住想要分析背后的含義。
比如一個患有傷寒的黎巴嫩女子夢到一個可口誘人的李子。她的父親用幾個土耳其金幣從她手中換走了李子。然后未經她的許可將這些金幣給了一個醫(yī)生,作為給她看病的酬勞。女子告訴采訪她的研究人員說,“當我從夢中醒來,發(fā)現金幣不見了,開始大叫起來。”
還有一個居住在南太平洋上的島民,夢到美軍到達后,一個部落成員突然“發(fā)瘋?!币粋€印第安女子夢到“飛進黑色云朵”,在里面遭到一位親人的質詢。
幾乎所有人都有體會,有時候我們的夢似乎很“理性”,至少我們知道為什么會做這樣的夢。但很多時候夢的細節(jié)讓人困惑,有時候則全無邏輯可循。
“夢不講邏輯,往往晦澀難懂?!崩漳蛘f,“我不認為靠技術就能解決這個問題。”
記錄夢境的APP
然而有人正嘗試通過新技術來揭示夢的意義。dEARM BOARd(夢板)和ShAdOW(影子)等APP專門用于幫助人們記錄夢境。反過來,這些APP制造商則希望從大量的夢數據中尋找相似模式和信號,從而幫助了解夢的意義,以及我們能夠從中學到什么。
然而,ShAdOW的創(chuàng)造者亨特·利·索伊克(huNTER LEE SOIK)指出,這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ShAdOW尚未對外公開發(fā)布,目前有約1萬名BETA用戶。根據已經收集到的數據,一些模式已經出現,但索伊克強調,由于用戶數量有限,缺乏確鑿證據,目前還不能蓋棺定論。
“根據我們的小范圍樣本分析,每當滿月時,人們夢中的暴力和性內容明顯增加,自從APP發(fā)布以來,每個滿月都出現了相似情況。”他說,“這是我們根據很小的數據庫分析得出的結論,目前還不敢說它一定正確。”
根據隱約可見的模式已經不難想象人們?yōu)槭裁磿Υ烁信d趣,并希望繼續(xù)探尋下去。
索伊克的APP會從用戶對夢境的描述中搜尋關鍵詞,試圖尋找超越國界和語言障礙的共通模式。它甚至可以幫助解答一些相當具體的問題,比如“昨天晚上在日本有多少人夢到了怪物哥斯拉”?
“很多人會做噩夢,而噩夢往往會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他補充說,“另外,一些人的夢境非常清晰,他們可能夢到自己飛了起來或是做其他一些有趣的事情。”
“女性夢中通常有更多的角色,夢境也更加生動,在我們看來這非常有趣?!?/p>
尋找釋夢密碼
索伊克和他的團隊搜集的信息自然引出一個問題:最終我們能否正確地解釋夢的意思?
這正是dREAMBOARd顧問——波士頓大學醫(yī)學院神經心理學家帕特里克·麥克納馬拉(PATRICK MCNAMARA)感興趣的話題。
麥克納馬拉希望找到共同的模式,比如是否有什么圖形或物體有著特定的意義,然后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釋夢密碼”。
“如果能夠掌握足夠多的釋夢密碼,或許可以一勞永逸地判斷,我們的夢究竟有沒有含義?!眲?chuàng)造更多數據庫,收集和夢相關的信息絕對有所幫助,甚至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幫助研究人員取得突破。但麥克納馬拉同時強調,目前并沒有任何人掌握釋夢密碼,甚至無法判斷它們是否真的存在。所以任何人聲稱能夠釋夢都是無稽之談。
“我并不是說夢沒有意義,我的意思說我們現在還不知道要如何解讀,”他說,“目前所謂的釋夢方法都沒有科學支持?!?/p>
夢境分析的一大問題在于,科學家們目前只能依靠做夢者的描述——而這很可能不準確或不完整。事實上,大多數人可能不愿意與別人分享最私密或最令人困擾的夢。
科學家正嘗試用其他更客觀的方式探知夢境。不久前,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發(fā)現,一款人工智能程序可以通過學習將特定的腦活動模式與具體圖像聯系起來。
據《科學》雜志解釋,通過夜晚監(jiān)控人腦活動,這一系統(tǒng)能夠正確地“猜測”人們夢到了什么。
雖然,地球上數十億人每天晚上都會做夢,作為神秘大腦的產物,夢依然是一種奇怪的神秘現象。也許因為夢境被視為窺探人類深藏的意識和欲望的窗口,讀懂它們才如此地誘人,成為人們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
至少在索伊克看來,隨著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分享關于自己的私密信息,對于夢的研究顯然是一個好現象。
“我們希望和用戶之間建立足夠的信任,以此獲得更多有用信息?!彼f,“隱藏的信息將成為永遠的秘密,相反,如果我們公開的數據越多,發(fā)現的模式也越多,最終可以幫助揭示夢的語言,或許還能幫助我們每個人了解更真實的自我。”
雖然伯特·卡普里一生的研究從未取得類似突破,但勒莫夫指出,很多的原始夢境數據庫貢獻者相信他們至少可以幫助未來的研究者明白其中的含義。“上世紀50年代參與這個項目的人大多將它視為一種媒介,”她說,“一種素材,累積到一定數量后就能發(fā)現其中隱藏的模式?!?/p>
或許未來某一天這一愿望能夠成為現實,但目前還只是一個美夢。
本刊整理自《南方都市報》